电子商务需理论重建

2014-12-22 02:59邢帆
中国信息化 2014年6期
关键词:要素电子商务电商

进入2014年,电子商务领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竞争态势。并购、强强联手、多业态全产业链的合并让不少电商网络了战略伙伴,各取所需。品牌化似乎已经成为电商企业树立领地,赢得市场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电商的逆势而上,不得不让人细琢磨。

正如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少海撰写的署名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在中国总体经济面临重大转变的当下,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并未消失。一方面,随着政府逐渐引导经济向消费和服务转变,国内消费将被大幅带动,推动经济增长和企业创新;电子商务的爆炸式增长,不仅催生了更大更强的互联网企业,同时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倾斜或转型……”电子商务的迅速增长不单让电商企业本身尝到了甜头,也让不少传统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准备或尝试进军电商。

实践的确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但实践的背后依然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撑。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于2013年所做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从传统经济理论出发,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是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二者的引入改变了对所有权与资源配置属性的界定,打破了对生产要素与产品的稀缺性要求,模糊了生产与交易等经济活动的边界,也重塑了传统的创新模式与内容,因此需要重建电子商务经济的理论支撑。他指出: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与信息这两个要素也是可以包含其中的。比如说,互联网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可以归到生产要素里的资本项下,信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资源,归到土地、人这样一类要素里去,甚至也可以归到资本这个项下。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里面,在讲生产要素的时候,是土地、资本、人,然后是其他所有的东西,包括熊彼得提到的创新技术等,都归到资本这个项下。但是这种归集会产生很多理论问题需要解决,有些问题是传统经济理论没有办法解释的。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在确定的经济体制下,如何将稀缺性的资源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交易成为满足最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但当加入互联网和信息这两个要素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解释经济发展和组织的许多问题产生了重大变化。这就使得现阶段已经变得常见的经济过程(电商的发展过程)遇到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挑战。例如,电商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并不遵循原来交易过程中的许多规律。同时在过程中生产和交易之间的边界很难确定,生产、服务、消费难以分割。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核心问题是创新,但是互联网和信息资源融入创新这个领域后,创新的模式以及创新带来一系列问题都会出现巨大变化等等。

可见,理论的重建能够帮助企业更深刻的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区分历史和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的不同,并依此作为依据开发更加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创新体制。这一变化不单单针对电商与传统企业,技术提供者也将共同面对新的挑战,并在不断的摸索中完成理论的重建,这一过程中的各方要素缺一不可。因此,面对新兴经济体,热情不能完成一切,慎重而严谨的研究态度永远不能丢失。

作者

邢帆:本刊记者

E-mail: xingfan@ichina.net.cn

猜你喜欢
要素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