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理论创新成果与大政方针的高校宣讲问题初探

2014-12-23 11:48刘长贵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3期

刘长贵

摘 要:如何用不断涌现的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来武装高校师生的头脑,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高校宣讲要精选宣讲主题,活化宣讲形式,优选宣讲主体,抓住“第一时间”,做好宣讲的领导、组织、宣传和统筹,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做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理论创新成果;大政方针;高校宣讲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3-0292-0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优良的理论创新传统的执政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理论创新都一以贯之,而且成果卓著。同时党的理论创新还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在一段时期内,以实践为源泉进行理论创新,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积若干理论观点到一定关结点而完成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据此,再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回归,及时地将理论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具体方针政策,付诸实施,改造社会。在此循环中,实现党的理论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同步实现中国社会发展层次的螺旋式上升。两个螺旋式上升交织互促,引领中国不断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何用这些不断涌现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其转化成的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来武装高校师生的头脑,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在实践中,通过精心组织的宣讲来及时传达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大政方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

为什么要针对大学生展开宣讲呢?这是因为宣讲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有其他方式不能替代的独特性。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途径和载体,例如,由思政部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院系党政与学工、团委系统承担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除了这些途径,还有校园广播、校园网、网络讨论版等载体。跟这些相比,在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宣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重要途径。与思政课相比,宣讲的方式具有迅捷性。由于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提出到进入教材需要经过教材编委会修订、出版社编辑出版、印刷等一整套程序,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宣讲的方式具有迅捷性,即它不受思政课既定教材、课时、教学进度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选定一段时期内中央的大政方针进行宣讲,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央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大政方针传递到大学生中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专题性和针对性。与学工、团委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前者侧重日常行为实践层面,而宣讲侧重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与觉悟,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用好宣讲这种方式,重点就是要探索如何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解读将中央的大政方针传播到学生中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用好宣讲这种方式,高校就能成功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与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互补,构建更为完整,覆盖面更广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宣讲的内在问题

对大学生开展党的大政方针宣讲必须要回答下列主要问题:

1.讲什么——精选宣讲的内容。宣讲的主题和内容,应该围绕一段时期内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和治国理政中的大政方针。如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历次中央全会精神、全国两会重要精神、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应以学期为单位,在每学期开学时根据半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大政方针的新动态,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精选若干最具紧迫性和代表性的宣讲主题,将主题分解给宣讲教师,由宣讲教师分工承担。

2.怎样讲——活化宣讲的形式。宣讲的形式应力求灵活、新颖、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与之相匹配,好的宣讲形式有时还能提升宣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宣讲教师要努力探索怎样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相结合,采用鲜活的形式进行宣讲,避免照本宣科、简单重复、生硬枯燥。要充分体现宣讲的灵活性、吸引力,要通过宣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最新理论观点和政策动向传递给大学生。要多用数据、图表、动画、视频、漫画、权威新闻、典型案例等素材,用鲜活的材料去论证权威的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之间水乳交融,使宣讲的效果入脑入心、水到渠成。

3.谁来讲——优选宣讲的主体。有了好的主题,还需要有好的教师来承担这些主题,将这些重要的主题和内容准确、生动地传递到学生中去。在某种程度上,宣讲教师的能力与态度决定宣讲的成败。高校应着力抓好宣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个宣讲师资库:以学校党委领导为首,以理论功底扎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部教师和党务系统干部为主体。建立动态调整的师资库,不断充实、优化和提高宣讲教师队伍。宣讲教师队伍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尤其重在联系实际,因为宣讲目的是为了传递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动向,这些新理论和新动向都来源于实际,回归于实际,所以,宣讲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必须紧扣实际,通过宣讲,让对象了解这些新理论和新动向的缘起,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党是如何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的,通过宣讲,我们又该如何实现从理论到新的实践的飞跃,把党的新理论、政策上的新动向化为学生的行动,引领和指导他们投身于新的实践。当前很多地方都客观形成了大学城,在操作上,可以在每所高校都成立一个内部的讲师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一个大学城内部各所高校实现宣讲师资的资源共建共享,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合力。

4.谁来听——是宣讲的客体。宣讲的对象选择:应以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核心,以校、系、班三级学生干部为主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普通同学扩展。这些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相对而言,他们思想更为成熟,态度积极向上,认同主流价值观,在学生群体中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如果针对他们的宣讲真的做到了入脑入心,他们对其他普通大学生还具有二次传播能力,即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正式交往或非正式交往,用自己在宣讲中的感悟与收获去影响和引领身边的其他同学,扩大宣讲的效应。endprint

5.何时讲——突出时效性,抓住“第一时间”。宣讲的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宣讲与思政课相比,具有迅捷性的优势,即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和大政方针传递给学生,就必须突出时效性,抓住“第一时间”。通常,应以宣讲的主题、内容提出之后的一个月左右为宜。第一,经过一个月的实践,理论界对于这些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大政方针已有较为权威的解读。第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让宣讲教师对主题和内容有一个消化吸收和准备的时间。第三,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对重大主题开展宣讲,能突出迅捷性和时效性。

二、宣讲的外在问题

内在问题是回答宣讲本身如何进行,外在问题则围绕如何对宣讲进行管理和服务。

1.谁领导——是宣讲的总开关。高校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宣讲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宣讲工作领导小组来总抓,由党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下设宣讲工作办公室,挂靠党委宣传部门,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落实具体的宣讲工作。

2.谁组织——是宣讲的推手。应该由党委宣传部门和有关院系分工合作,来具体组织落实。党委宣传部门负责筛选宣讲的主题、选择宣讲教师、组织宣讲教师集体备课、负责宣讲课件或讲稿的审定把关,院系负责落实宣讲时间、安排听课学生、布置宣讲场地、现场主持宣讲活动与维持秩序、宣讲的影像资料摄制留存。这样就能有效形成合力,使宣讲得以顺利实施。

3.谁宣传——如何扩大宣讲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宣讲活动凝结了党委部门的劳动、凝结了宣讲教师的心血、凝结了全体组织管理者的贡献,也是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理应对宣讲活动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报道,以更好滴发挥宣讲的示范效应和扩散效应。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台、电视台、校园BBS等媒体对宣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4.谁统筹——与思政课等如何衔接。要由党委宣传部门和思政部(马院)等部门联合做好有关的统筹工作,从内容上看,要统筹规划好每一期宣讲主题与思政课(含形势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努力实现宣讲主题上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融为一体,更好地突出宣讲的时效性与专题性。还要与学生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融合:与学校党校和各院系分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融合。

三、开展宣讲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迅捷性与准确性、权威性之间的关系。不以牺牲准确性和权威性为前提来实现迅捷性。宣讲确实可以抓住“第一时间”,突出其快捷性,但是必须同时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与权威性,决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可错误解读、谬种流传。迅捷性必须置于准确性与权威性前提之下。

2.要处理好思政课体系性与宣讲专题性的关系。思政课的各门课程内容更加注重理论本身的体系性,这是以充分的课时作为保障的,而宣讲与之相比,应更加突出其专题性,以某个专门问题为主题,不必以思政课的体系性来约束。

3.要处理好宣讲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宣讲应以确保质量和效果为前提,在确保宣讲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宣讲的数量,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推进中央理论创新成果与大政方针的高校宣讲,是一种新的尝试,只要解决好宣讲的内在问题和外在问题,就能够推动宣讲不断取得新的实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蓝志勇.从十八大的大政方针看深化中国行政改革的策略[J].中国治理评论,2013,(1).

[2] 门献敏.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以信阳师范学院“德育讲师团”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3,(3).

[3] 王柳.理论讲师团与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制度探索[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2).

[4] 朱林果.充分发挥业余讲师团作用 推进理论武装工作进基层[J].福建理论学习,2007,(5).

[5] 唐国忠.加强和改进讲师团工作 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上新台阶[J].福建理论学习,2006,(5).

[责任编辑 魏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