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2015-01-03 08:51赵吉华
关键词:心内膜炎瓣膜感染性

赵吉华

(山东省长岛县71887部队医院,山东 烟台 265800)

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赵吉华

(山东省长岛县71887部队医院,山东 烟台 265800)

目的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时机选择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B组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赘生物、被破坏的瓣膜,同时切除瓣环周围坏死的组织细胞。术后给予强心、利尿等护理措施,同时应用抗生素4~6周。结果AB两组患者死亡共3例,其中血培养阳性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组死亡1例,血培养阴性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组死亡2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给与足够量长时间的广谱抗生素治疗,能够迅速控制病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外科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心内膜炎的一种,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是临床十分常见,且发病率和总病死率均相对较高。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重新发作,有相关临床表明,外科手术治疗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较好,但是对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疗效存在争议。本文作者随机选取100例我院治疗失禁性皮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B组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A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48.0 5.0)岁;B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48 4.6)岁;10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赘生物、被破坏的瓣膜,同时切除瓣环周围坏死的组织细胞。术后给予强心、利尿等护理措施,同时应用抗生素4~6周。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采用Duke大学提出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包括4个主要标准+6个次要标准。主要标准:1、心内脓肿;2、心内膜赘生物;3、多次血培养阳性;4、新出现的瓣膜关闭不全或人造瓣膜断裂。次要标准:1、体温≥38℃;2、有相关病史或用药史;3、血管球性肾炎,风湿;4、血管病损指皮肤瘀点、Janeway结节、Osler结节和Roth点;5、感染性血清学检测结果;6、通过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可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征象。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在中度低温(26~28℃)下进行全身麻醉。术中见55例患者有赘生物,彻底清除赘生物,同时切除瓣环周围坏死的组织细胞,被破坏的瓣膜,清除20例瓣膜周围脓肿。与此同时,二尖瓣手术有34例,三尖瓣手术11例,主动脉瓣手术3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手术18例。术后给予利尿、强心、对症治疗,同时应用抗生素4-6周。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选取10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0例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检查过程中发现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检出赘生物,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有30例检出赘生物,两组实验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基础心脏病患病情况分布以及感染部位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发现:B组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发热更常见;白细胞计数较高;并发症脓肿更易出现;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者中入院前有15%的患者使用过抗生素治疗;A组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者中入院前有40%的患者使用过抗生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一般资料 血培养阴性(n=50) 血培养阳性(n=50)年龄 48.0f 5.0 48f 4.6性别男24 25女26 25感染部位二尖瓣 18 16主动脉瓣 15 16三尖瓣 5 6二尖瓣、主动脉瓣 8 10肺动脉瓣 2 1临床表现发热(>38.5) 40 30梗塞 15 10充血性心力衰竭 10 25心脏杂音 35 36心脏外表现 5 4白细胞计数(×109/L) 16.5f 4.4 10.2f 2.4血红蛋白(g/L) 108.9f 16.8 115.6f 27.7并发症瓣周脓肿 15 5瓣膜穿孔/破裂 5 20瓣膜脱垂 4 5确诊时间(d) 4.2f 1.3 3.9f 1.3入院前抗生素应用 40 15赘生物检出 25 30手术时间(d) 16.4f 5.1 17.7f 5.2院内死亡率 2 1

AB两组患者死亡共3例,其中血培养阳性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组死亡1例,血培养阴性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组死亡2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均随访6~3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2个月),患者预后均好,生活质量高。

3 讨论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赘生物、被破坏的瓣膜,切除瓣环附近的一些坏死组织,与此同时,给予相应的手术。术后给予强心、利尿等护理措施,抗生素应用4~6周。两组患者共死亡3例,其中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死亡1例,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组死亡2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97里感染性心内膜炎组患者均康复出院。

[1]刘 方,武迎宏,安有仲.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与控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77-879.

[2]刘东华.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3):604-605.

[3]邬武斌,张 丹,陆曹杰.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99-403.

[4]杨建国,宋来春,陶 凉,陈绪发.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6):669-672.

[5]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本文编辑:王 琦

R654.2

B

ISSN.2095-6681.2015.33.053.02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瓣膜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7》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烂”在心里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