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课题研究 引领教育教学

2015-01-05 07:22葛庆霞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濮阳市试题成员

2009年12月,濮阳市教育局挂牌成立了30个名师工作室,目的是通过“一线名师培养一线教师”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葛庆霞名师工作室”是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设在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成员来自清丰县、南乐县和濮阳市华龙区。根据工作室成员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理想、责任、使命”为宗旨,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开展工作,从而促进濮阳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摸索中成长

2011年,我有幸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郅庭瑾老师的《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陆靖老师的《化学教学与科学思维》等专题讲座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后参加西南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各种培训也为我开启一扇扇启迪心智的天窗,让我重新思考课堂教学。工作室其他成员也经历了许多这样的培训,参加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国培计划学习、学科带头人学习、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工作室成员通过交流培训感悟、阅读博客和召开培训收获汇报会等形式把一个人的收获变成集体的智慧,一人培训,全体受益。接受专家引领的另一种方式是嵌入式阅读。在工作中,我们有时对化学教学感到迷茫,于是我们读《现代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寻找答案;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我们总感到不知如何突破,《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为我们指点迷津;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师生对话等问题是长期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阅读《基于生命——课堂生活重建探索》《优秀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等书籍,让我们看到了一条通往化学高效课堂的道路。

我们工作室有8名成员,分布在3个县区,每人都有繁重的教学工作,如果仅靠集中研讨解决问题很不现实。于是,我们建立了QQ群,利用固定时间进行在线研讨;我们利用濮阳市教师教育网、工作室公共邮箱上传文章,互相学习;我们登录彼此的博客,阅读对方的博文进行跟帖;我们每月召开一次专题研讨会议,解决问题、确定方向、安排任务。

二、实践中提高

工作室成立后,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工作室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通过不断实践,打造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1.注重积累——在积累中提升能力

抓常见问题积累。从教30多年,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学生们不断提出的问题,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感觉问题的积累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专家说,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工作室成立后,我要求全体成员从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积累入手,开始我们的教育科研之路。对教学中常见问题进行挖掘、思考,进而找出问题的实质和解决对策,形成了典型的“四小研究”教研模式——发现小现象,分析小问题,找出小策略,写成小文章。这一意外的收获得到了全市同行的认可并在全市进行了推广。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对策,既优化了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工作室成员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

抓典型案例积累。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教学中的妙笔生花之处。注意典型案例的积累,对教师的成长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工作室成立后,我要求工作室成员注重积累典型案例,尤其是课堂生成性问题解决的案例,要求工作室成员每学期上传一篇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精彩教学片段,经剪辑整理后上传到名师工作室网页或QQ群,供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提高。现在,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源,为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了资料支持。

抓个案积累。个案也是我们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个案中出现的问题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但同时也会激发老师们去探究。我提醒工作室成员务必注意个案积累,积累的个案务必与其他成员交流。

抓试题积累。教学中,老师需要处理大量的试题,我要求工作室成员注意出错试题积累,这样做可以提高我们把握试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习题讲评课的质量。为此我们开展了说题活动,既探讨出错试题的问题所在与完善措施,同时也探讨试题的命题思路、考查目的、解题思路等。如关于氯气参与反应电子转移的问题研究、氯气与水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的研究、二氧化氮助燃性研究、陌生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状态的研究、理综卷选修部分有机试题的研究等。这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工作室成员把握试题的能力,尝试编制题目还可以提高命题、解题能力。

2.注重展示——在展示中完善自我

问题展示。根据工作室成员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我要求工作室成员就某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提醒其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有效性、发散性、可控性。工作室成员按安排轮流展示,网上交流。

课堂展示。工作室章程要求每人每学期上一次公开课。我要求学员上课前展示课堂教学设计、预设问题,上课后展示课堂反思与收获。第一年我把提高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作为重点,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成员承担课堂展示任务。实践证明,课堂展示有力地促进了展示者与指导者的共同进步。

成果展示。我要求工作室成员每学年都要展示自己的成果供大家分享,然后由专人负责完善、整理后上传到濮阳市教师教育网,与全市教师分享交流。我率先示范,大家积极响应。我们展示的成果有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如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的生活小实验:用鸡蛋壳自制半透膜、酯的溶解性、染发原理的研究等。也有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如有位学生,因上小学时爱表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从此以后上课不愿意回答老师提问,上初中时甚至由其父亲出面给任课老师打招呼,不让老师提问他。读高中时,班主任发现这一问题后,与其交流、沟通、引导,其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还有精彩的教学片段,如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关系的探究、元素符号的快速记忆、勒夏特列原理的精彩演示等。

三、踏上教育科研之路

教育是科学,需要求真。课程改革虽已进行很多年,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有不少灌输式课堂教学,而对于一些级别较高的公开课,又明显带有“修饰”的痕迹,徒有其表。基于此,我也产生了研究课堂教学的想法,在这种想法的引领下,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了。我们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 “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研究工作,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该成果参加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获一等奖。2009年12月工作室成立后,我要求工作室成员加入《“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的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该教学模式:“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启发性、思考性,同时问题要有恰当的反馈。其次给他们播放我的上课录像《高三复习课——元素周期律》。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进行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研究解决。通过半年的实践,工作室成员一致认为:问题的精心设计与实施激活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自己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四、发挥引领作用

为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5年多来,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先后为濮阳市高中、南乐一中、南乐县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做了《谈教师成长》《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何上好讲评课》《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等主题报告10多场,在不同场合做公开课近80节。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时刻关注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完善教学设计、进行课题研究、解决教学疑难。我响应学校号召,与南乐一中4名年轻教师结为师徒,耐心指导,悉心帮助,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工作室成员管贵元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省优秀辅导教师、濮阳市学科带头人、濮阳市优质课教师,韩学士被评为濮阳市骨干教师,李建利被评为市优质课教师、市师德标兵,王锋丽被评为市优质课教师,丁代忠被评为华龙区教学名师,刘风广被评为省优秀辅导教师等。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人才下基层活动,把南乐县元村镇中学作为我们的联系学校,定期到该校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促进了该校教学质量提升,支持了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濮阳市试题成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发现自然之美
两只挂钟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我家的新成员
河南:濮阳市食药局在全省率先启动“明厨亮灶”工程
课题组成员
濮阳市林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