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探索中,我们一路同行

2015-01-05 07:23李建利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名师课题成员

李建利

葛庆霞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2月,设在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是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在葛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以“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为动力,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上一路前行。5年来,工作室成员在共读研讨、培训带动、合力攻关等方面走过了一段发展历程,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1.承担科研课题

工作室成立后,我们经过认真思考研究,确定把教育科研作为工作室的重点工作,力争有所突破。开始,我们确实遇到不少问题:教育科研从哪里入手、如何进行、怎样突破等。经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我们确定从中学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从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入手,以申请承担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突破口。目标确定后,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撰写教学经验总结,然后集中大家的智慧,我们申请到省级课题《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设计问题》,接着召开开题报告会,研讨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工作室成员分工合作,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经过两年的努力,课题顺利结题,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同时我们又申请承担了省级课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实践研究》,今年已申请结题。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我们在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学习理论与研究实践并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承担新的教学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开展教育科研也是我们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既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又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

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工作室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提倡全体成员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着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工作室成员人人有课题,如葛庆霞的《氯气与水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的研究》、刘风广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研究》、魏丽蕊的《元素符号记忆方法的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以总结,经验得以升华,使教学活动愈教愈新。

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摸索到一些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一些新问题,这更激发了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的热情,使我们坚定不移地同行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

二、实践磨砺,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我

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的课题研究旨在增加课堂的魅力。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你的课堂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那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我们工作室要求全体成员要用课堂积淀成长经验,用课堂陈述教育思想。在南乐一中举办的“名师1+1活动”中,工作室的主持人葛庆霞老师先行示范,执教了示范课《高三复习课——元素周期律》。她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我们展示了名师的风采,听课教师由衷感叹:“真不愧是名师!”

工作室成立之初制订的计划和目标中就包括成员每学期1~2节的示范课。做课者课前要充分准备,进行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然后再说课。工作室成员对示范课充分讨论完善,将做课者上课时的精彩小片段、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融于课堂教学中。如,在“物质的量”教学概念中,学生感到概念抽象、难以接受,丁代中老师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如果有一桶水,你怎么分给大家?学生的回答是多样的,有的用杯子分,有的用勺子舀,有的用碗量等。这时候,丁老师趁势给学生引入“微粒集体”的概念,一勺水、一杯水、一碗水都是一个微粒集体。有时候我们没办法在微观粒子的层面上进行的操作,用微粒集体就可以操作。②谁敢与我比试酒量,我让他喝一杯我就喝一锅,有人敢与我比试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想都不想就说敢。有的学生比较动脑筋,问老师:杯子有多大,锅有多大?这时丁老师开玩笑说:“你们用的是大烧杯,我用的是小坩埚,你们能比过我吗?”紧接着强调微粒集体不统一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作为主持人,葛庆霞老师提出,作为一线教师,不能只求上出一节好课,应该追求每节课都精彩。她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工作室的成员。为了做到这一点,工作室成员不断探讨改进方法,也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多人上同一节课观摩比较、取长补短;推门课活动,不需要事先打招呼,听课教师可直接进教室听课。经过反复锤炼,工作室成员取得了较大进步。

三、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成立工作室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一平台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工作室成立后,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发挥引领作用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工作室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他们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讲座展示自己,传播经验。工作室要求全体成员根据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牵手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子,组织小组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按照上级安排,2011~2012年韩学士老师到南乐县千口乡中学支教,2012年我到千口乡中学支教。我们的工作和表现,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同事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名师工作室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空间,也成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乐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了互助共进的热情,更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扎实勤奋学习,踏实求真工作,实事求是研究”,不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尽职尽责干好工作。

猜你喜欢
名师课题成员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两只挂钟
浅议"名师"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
名师读意林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