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探究

2015-01-05 05:18姜英赵艺皓王帅衷敬柏0008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0069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0009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慢性病医务人员

姜英 赵艺皓 王帅 衷敬柏0008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0069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0009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探究

姜英1赵艺皓2王帅1衷敬柏3
100038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3

目的:对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社区管理”问卷调查,探究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方法: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探讨慢性病社区管理的最佳组织模式。结果:调查显示,社区慢性病管理组织形式以社区居委会和医院组织为佳。结论: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组织形式,形成以社区中医师为主、三级医院中医专家为后盾,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中医防治一体化的中医社区干预管理模式。

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主要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是我国和世界目前主要的致死原因[1]。目前,社区管理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了缓解我国社区慢性病控制率低,社区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境,建立新的有效的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刻不容缓。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疗效确切、特色优势明显,但目前在慢性病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并未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很好地吸纳应用开展起来。本研究分别对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医务人员与居民两类群体角度探讨适合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以期在实际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资料与方法

从北京市16个区县随机抽查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102名,从5个社区随机抽查居民81名。医务人员为承担基本医疗、慢病管理、中医科管理、预防保健工作的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社区居民男15人,女65人,平均年龄46.32岁。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7录入数据,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社区医务人员承担工作与慢病管理常规组织形式、活动形式、影响社区居民积极性与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多项应答频率统计;分别对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分组及健康状况与居民感兴趣的慢病管理内容、承担活动工作的意愿、慢病社区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项应答频率统计;对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分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与居民参加活动的意愿、社区健康活动的组织方式及最佳组织频率之间的差异分别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医务人员调查问卷分析:社区慢病管理常规组织形式: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受访医务人员在社区承担何种工作,其开展社区慢病管理时均以社区居委会和单位组织为主,且由社区居委会和单位组织活动最容易成功、居民依从性最高,而自行组织活动最难成功且居民依从性不高。见表1。

社区慢病管理常用的活动形式: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医务人员在组织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时,最常用的活动形式为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其次为小组座谈、集体锻炼或活动。医务人员承担的工作对其组织活动的形式基本没有影响。见表2。

表1 社区慢病管理常规组织形式[例(%)]

表2 社区慢病管理常用活动形式[例(%)]

影响社区居民积极性与依从性的因素:社区医务人员认为开展慢病中医社区管理时,影响居民积极性与依从性的首要因素是中医专家团队,其次是活动形式。其中,承担基本医疗的医务人员认为干预效果是首要因素,承担中医科管理的医务人员认为活动形式是首要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社区居民积极性与依从性的因素[例(%)]

应增加的社区慢病管理活动: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认为社区慢病常规管理中应增加以下活动:①健康咨询/小组座谈/心理干预;②健康活动:烹饪/家保/集体锻炼/社工/竞赛/个性化/药膳/保健操;③政策培训/中医基础/免费用药;④高危人群筛查/免费体检。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分析:居民参加社区健康活动的意愿:经χ2检验,社区居民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年龄分组与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教活动的意愿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调查结果看,居民对于参加社区健康活动的意愿比较强烈,举办社区健康活动是有意义的。愿意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教活动的居民有60人,占被调查居民总数的74.1%,选择性参加活动的居民有10人,占被调查居民总数的12.3%。

社区健康活动的组织形式及频率:经χ2检验,社区居民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年龄分组与社区健康活动的组织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最期望的社区健康活动组织是社区居委会,占55.6%,其次是医院,占32.1%。可能是由于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关系最为直接、亲密,社区居委会是老年活动中心及社区居民日常文体活动的场所,在此开展活动易于吸引各类患者参与[2]。而医院是一个比较权威的机构,因此居民对这两个机构最为依赖与信赖。经χ2检验,社区居民的性别、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与社区健康活动的最佳组织频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与社区健康活动组织的理想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认为组织社区健康活动的频率最好为每月1次的51人(63%),最好为每季度1次的14人(17.3%)。其中,认为应每月组织1次的居民集中在51~65岁年龄段(35.3%),认为应每季度组织1次的居民集中在21~35岁年龄段(57.1%),可能由于与年龄较大的居民相比,年轻居民的空余时间较少,因此二者之间在社区健康活动的举办频次方面的期望有所差距。

社区慢病管理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区慢病管理活动最为感兴趣的内容为健康讲座(50人),其次分别是义诊活动(43人)、中医专家团队服务(43人)以及集体锻炼或活动(42人)。其中,从性别上看,男性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与中医专家团队服务,女性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从年龄上看,21~35岁年龄段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集体锻炼活动、中医专家团队服务与义诊活动,36~50岁年龄段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与集体锻炼活动、中医专家团队服务,51~65岁年龄段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中医专家团队服务,>65岁年龄段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与健康宣教材料、义诊活动、中医专家团队服务。从居民健康状况上看,健康状况良好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教育、集体锻炼或活动、义诊活动及中医专家团队服务,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健康讲座及中医专家团队服务。见表4。

表4 居民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例(%)]

居民承担活动工作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愿意承担的工作均集中在协助小组活动(49人)与填写问卷、档案资料(49人)。其中,居民的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对其承担活动工作的意愿的影响不大。见表5。

慢病社区管理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认为影响慢病社区管理的前3位因素分别是活动内容(44人)、活动形式(38人)、激励措施(31人)。居民的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对其承担活动工作的意愿的影响不大。见表6。

表6 慢病社区管理的影响因素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的慢性病中医社区管理组织模式较容易组织成功,且贴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组织模式:调查结果显示,由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医院组织,可以保证活动的成功率及社区居民良好的依从性。因此,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医院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活动小组为基本单元,由社区中医健康团队组织管理、三级中医院专家技术支持,中医防治一体化的中医社区慢性病干预管理,行成中医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组织模式,可在社区中推行应用。

管理方法:综合调查结果,可设计每个社区活动小组产生组长1名,由组长定期联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环链。社区中医团队及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咨询义诊等活动,提供药膳指导、引导养生、穴位按压以及体质辨识个体化中医药健康干预指导等服务,把中医药预防方法、中医药养生知识运用到居民的实际生活中,同时建立社区活动小组激励措施,增加社区居民兴趣和积极性,使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形式: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活动内容的关注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健康讲座的方式,还应有义诊咨询、中医团队服务以及集体锻炼活动等,且不同性别、年龄段及健康状况的人群对慢病健康活动的内容要求略有差距。因此,我们在组织慢病健康活动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拓宽慢性病健康活动的形式,以提高社区居民的依从性。活动组织的频率,使希望每月1次至每季度1次频率的居民最为容易接受。

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衷敬柏主任等专家团队对本调查问卷设计及统计分析的技术指导。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Globalstatus reportonnoncommunicablediseases2010 [Z].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1.

[2]高圆圆,谢波,孙子林,等.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慢病管理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2624-2626.

表5 居民承担活动工作的意愿

广东:边远村卫生站可聘医学中专生

近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在边远贫困地区,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劳动合同制聘用医学专业正规中专学历农村毕业生到村卫生站,按规定程序注册,发放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省财政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卫生站,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保证乡村医生收入不降低。《方案》要求,建立在岗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机制,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医生不予继续聘用。建立符合乡村医生特点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采取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以及由乡镇卫生院统一按一定比例提取医疗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乡村医生的执业风险。

(据www.news.cn)

StudyonthepatternofcommunitymanagementorganizationmodeofChinesemedicineinchronicdiseases

JiangYing1,ZhaoYihao2,WangShuai1,ZhongJingbai3
Th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Yangfangdian,HaidianDistrict,BeijingCity1000381
TheGraduateSchoo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1000692
XiyuanHospital,Chinese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000913

Objective:ToexplorethepatternofcommunitymanagementorganizationmodeofChineseMedicineinchronic diseasesbymakinga"Chronicdiseasecommunitymanagement"questionnairesurveyonthecommunityhealthorganizationsand communityresidents.Method:Weanalyzedthequestionnairesurvey,anddiscussedthebestorganizationmodeofthecommunity managementofchronicdiseases.Results:Thesurveyshowsthatchronicdiseasemanagementorganizationsintheformof communitycommitteesandhospitalsarebetter.Conclusion:Tocarryoutcommunitychronicdiseasemanagementorganization form,andformacommunityofpractitioners,theChinesemedicineexpertsoftertiaryhospitalsasthebacking,communityresidents toactivelyparticipatei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Chinesemedicinecommunityinterventionmanagementmodel.

Chronicdiseases;CommunitymanagementorganizationmodeofChinesemedicine;Organizationpattern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9.54

科研项目 北京市“十一五”中医药51510科技工程项目;课题号:JJ2012-59

Researchproject The"EleventhFive-Year"51510project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esemedicineinBeijing;Issue number:JJ2012-59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慢性病医务人员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