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利加压素联合小剂量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5-01-07 07:24张茜罗新华
贵州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特利加压素尿素氮

张茜 罗新华

(贵州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贵州 贵阳550002)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各种急慢性肝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它是在肝衰竭及门脉高压的基础之上,发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但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HRS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根据起病急缓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肝肾综合征起病急,在2周内肾功能迅速恶化,预后差[1]。探讨HRS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患者中被诊断为Ⅰ型肝肾综合征的患者58例,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46~79岁,平均(65.7±8.4)岁。HRS诊断符合2010年欧洲肝病协会(EASL)肝肾综合征的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标准。按治疗手段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年龄、腹水量(B超测量)、Child-Pugh分级、肌酐、尿素氮、尿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药费较高,充分告知患者知情同意后,自愿选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包括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组在一般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及小剂量白蛋白(10g/d),特利加压素的用法为1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6.25mL/h持续微量泵泵入。两组均治疗7~14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尿素氮、腹水量、血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11.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治疗前后量变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尿素氮、腹水量、血钠的变化 治疗组患者经特利加压素联合小剂量蛋白治疗后尿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性显著(P<0.01),肾功能(肌酐、尿素氮)也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P<0.05),腹水明显吸收,低钠血症得以纠正(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除尿量有所增加外(P<0.05),肌酐、尿素氮及腹水改善不理想(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尿素氮、腹水量、血钠的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肌酐、尿素氮、腹水量、血钠的变化(±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检测项目 治疗组(n=33)对照组(n=25)治疗前 治疗后尿量(mL)613±188 1452±454▲○590±192治疗前 治疗后847±289△肌酐(umol/L) 253.1±52.4 117.2±52.8△○ 231.5±46.9 224.2±40.6尿素氮(umol/L) 22.5±8.7 10.5±5.7△○ 21.3±7.9 19.9±7.3腹水量(cm) 9.2±3.5 4.3±4.1△○ 9.4±2.8 7.5±4.9血钠(umol/L) 120.8±12.5 135.3±16.7△○122.5±16.8 126.5±12.8

2.2 预后及转归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3例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缓解;除8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外,其余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终止治疗的情况;治疗组中全部患者的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照组中20例病情加重,肾功能进行性衰竭;4例死亡。

3 讨 论

肝肾综合征往往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其病理生理是内脏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通过压力感受器和容量感受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系统),使肾脏血管极度收缩,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水钠排泄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2]。若能有效阻断内脏血管扩张,则能遏制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

特利加压素又名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 ,源于天然的精氨酸加压素。在体可转化为具有生物的赖氨酸加压素,起到选择性收缩血管的作用。特利加压素能有效收缩内脏循环系统,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减轻肾脏血管收缩,改善肾小球滤过率。而白蛋白则能明显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肾脏血流灌注,抑制肾素活性,同时还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3],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起到缓冲作用。此外,相关研究还提示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根据实际经济情况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小剂量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发现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及对照组肾功能明显改善,尿量显著增加,腹水明显吸收,稀释性低钠血症得以纠正,考虑与特利加压素选择性收缩血管,减少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受体的刺激及白蛋白能有效补充血容量等因素相关。并且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耐受情况可,各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情进展得以延缓。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肝肾综合征效果不理想。

总之,特利加压素在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肾功能方面效果明显,联合小剂量白蛋白可有效逆转肝肾综合征,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是目前各种治疗方案中风险相对小、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确切的最佳治疗途径[5]。但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是否得到提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1] Munoz SJ.The hepatorenal syndrome[J].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8,92(4):813-837.

[2] Fisher EM.DK.Brown.Hepatorenal syndrome:beyond liver failure[J].AACN Advanced Critical Care,2010,21(2):165.

[3] 李太勇,李曙平,姜辉,等.人血白蛋白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伴低蛋白血症病人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5):405-407.

[4] Martín-LlahíM,Pépin MN,Guevara M,et al.Terlipressin and albumin vs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and hepatorenal syndrome:a randomized stud[J].Gastroenterology,2008,134(5):1352-1359.

[5] 于淙,王鲁文,龚作炯.特利加压素治疗肝肾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Meta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2):119-121.

猜你喜欢
特利加压素尿素氮
“恐惧”在生活中存在的意义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宠坏的狗熊》
多喝水也能防治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浆尾加压素Ⅱ检测及其意义
特利加压素联合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型上消化道出血48例
感染性休克后期血管加压素分泌调节异常临床观察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
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