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视角下工程总承包商精益采购研究

2015-01-20 00:32仲珺怡郑珂张梦薇吴安迪吴嫦娇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承包商精益工业化

仲珺怡 郑珂 张梦薇 吴安迪 吴嫦娇

摘 要:

针对工业化建筑项目中对采购环节的要求,引入了精益采购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并从战略、进度、质量和成本四个方面进行了两者的契合性分析。从工程总承包的角度介绍了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精益采购的流程,分析了如何对精益采购的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精益采购;工程总承包商;供应商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1-0060-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能耗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业化成为改变建筑业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解决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缓解资源瓶颈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国内的许多研究往往是针对建筑工业化当中的精益设计和精益施工环节,而忽视了采购管理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益采购对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实现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采购供应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成为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障。

1 建筑工业化概述

1.1 建筑工业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1974年,联合国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中定义了“建筑工业化”: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建筑工业化以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为特征,是实现建设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提升建筑产品品质和效益,实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

1.2 建筑工业化对采购的要求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工程建筑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比例也越来越高,也就意味着对采购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材料、构件的入场的准时性。工业化建筑所采用的预制件装配技术指的是从建筑基础以上开始,依次将构配件安装至永久固定的基础上,并以其他材料进行配合组装,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物。因此,在采购时必须注意材料、构件的入场时间,一方面防止施工现场的材料、构件入场过早,导致施工现场物资堆放紊乱,从而增加现场的库存管理成本、影响现场安装的实施。另一方面防止材料、构件的入场不及时,导致安装施工暂定,从而延长整个施工工期。

二是材料、构件的高质量、标准化。工业化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标准化,设计的标准化奠定了产品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实现了安装界面的无偏差,安装界面的无偏差保证了建筑物的高品质。因此,在采购时必须注意材料、构件的高质量和标准化,以防造成连接件与连接面不匹配,从而导致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降低。

综述所述,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材料与构件的采购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而精益采购作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先进的采购模式,将有益于工业化建筑的材料与构件的采购。

2 精益采购原理

2.1 精益采购的定义

精益采购是“精益思想”在建筑采购环节的应用,以彻底消除采购过程中的浪费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从而实现采购环节的成本降低和过程优化。精益采购的本质是按需采购、准时采购、避免浪费、降低成本。

2.2 精益采购的特点

(1)供应商与总承包商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总承包商选择与产品质量好、供货稳定及时、信誉高的供应商长期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双方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共享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共享联盟带来的收益,共担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2)订单驱动的采购原则。在精益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通过订单驱动的方式进行的。由项目的需求产生需求订单,需求订单进一步产生订购订单,订购订单驱动供应商进行生产。这种及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不但提高了供应商的库存周转率,还提高了总承包商的资金利用率和生产柔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浪费的消除。

(3)全面质量控制的采购原则。精益采购要求将质量管理延伸到对供应商产品的质量管控,采购方可以通过帮助供应商提高质量水平、交流各自的质量管理方式和经验等方法实现对供应商乃至二级供应商的质量管控。这种供应商关系使质量管理从采购方企业内部转到企业外部,强化了供应商管理的实质。

(4)信息共享的采购原则。订单拉动式的采购要求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的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实现按需采购、准时采购。供需双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快速反应的运转机制。

2.3 精益采购与传统采购的比较

与传统采购相比,精益采购具有按需采购、准时入场、长期合作、信息共享等特征。通过按需采购,减少采购过程中的浪费,提高采购流程的价值;通过准时入场,减少施工现场的库存,降低库存管理的费用;通过长期合作,增强企业间的信任,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通过信息共享,减少材料供应过程中的不确定,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精益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具体区别如下表1所示:

表1 精益采購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对比项采购模式精益采购传统采购

供应商关系长期合作,单源供应短期合作,多源供应

供应商协商选择标准长期合作关系,多标准并行考虑强调价格

采购批量高频率,数量较少低频率,数量众多

运输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卖方负责安排,成本较低

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平台共享信息信息专有

采购目的订单驱动,按需采购为库存而采购

3 精益采购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契合性分析

3.1 战略方面—合作联盟

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是精益采购的特点之一,供应商与总承包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结成战略联盟进行长期合作,通过技术指导、价格优惠等形式互惠互利,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而在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模式下,预制构件因其标准化而能够运用于各个项目中,为总承包商和供应商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契机。在这种情况下,总承包商采用精益采购的方法,通过对各个供应商的全面评价,选择出优秀的预制件供应商作为战略伙伴,有助于总承包商实施工业化建筑的建造施工。

3.2 进度方面—准时采购

订单驱动的采购原则也是精益采购的特点之一,按需采购和准时制入场避免了库存的积压,消除了因库存过量而引起的浪费,体现了精益的思想。而在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模式下,要求材料和预制构件按施工安装的顺序入场,避免施工现场的道路拥堵和物资堆放紊乱等问题,从而影响安装活动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总承包商采用精益采购的方法,识别安装阶段的各道工序、制定需求订单以及安排材料构件的入场时间,有效保證供应的稳步行进。

3.3 质量方面—全面控制

全面质量控制的采购原则同样是精益采购的特点之一,它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拓展延伸到对前端供应链的控制,要求供应商所供给的产品必须符合质量要求。而在建筑工业化的建造模式下,严格的安装界面低偏差要求导致了预制构件供应商所生产的预制构件必须符合设计标准,且偏差必须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总承包商采用精益采购的方法,对供应链前端的预制构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安装阶段的顺利实施。

3.4 成本方面—计件采购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计件采购,工业化建筑采用标准规范化及工厂化的构配件,使得计件制的计量模式能够在采购过程中得以实现。计件制的计量模式可以对所需物料准确地统计出构配件的真正数目,对物料需求情况在时间和数量上进行统筹掌控,提高采购效率并降低采购成本。

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以精益思想作为指导理念、实行精益采购的先进采购模式,有利于实现减少库存、消除浪费、保证质量、控制进度和降低成本。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精益采购的框架图

4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精益采购的应用

4.1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流程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采购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物资采购的具体流程及相关细节会随项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动,而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的关键环节通常不会产生过大变动。特别地,相对传统的采购流程而言,在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流程有两大特色:一是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二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流程图

4.1.1 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精益采购的基础

信息共享是实现精益采购的重要前提。为了实现采购流程中各参与成员的同步、整合和信息共享,工程总承包商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工程总承包商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物资方面的相关管理,从而实现其内部的精益化;工程总承包商根据各企业参与程度及主要任务设定权限,使得外部的项目参与方可以上传相关数据,共享整个项目流程的相关信息。信息共享平台管理者将数据进行筛选、分类、处理后发布,各节点企业根据自身权限和实际需求,从信息共享平台获取信息,从而实现采购流程的精益化。

4.1.2 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精益采购的关键

供应商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获得采购部制定的需求订单信息,签订合同后投入生产并与TPL(Third Party Logistics)制定送货安排。TPL指的是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属于供应链中的直接供需方。TPL的送货安排经由采购部发送给施工单位,并协助施工单位制定接货安排。此后,TPL将物资在指定的时间运送到指定的地点,施工单位确认收货,给予TPL确认收货凭证,同时将收货信息通知采购部,采购部核实后提交确认收货信息至信息共享平台。财务部从信息共享平台获得收货信息后通知银行将货款汇给供应商,TPL凭确认收货凭证与供应商结算相关费用。

4.2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精益采购管理

在工程项目采购过程中,流程的可变性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采购的实施。为了识别、减少这种可变性,降低它对采购过程的影响,确保采购流程的高效性,必须对采购流程进行动态系统地控制。

4.2.1 物料管理

精益采购要求小批量、准时制,而由此带来了多次运输增加成本的问题。由于材料在采购数量与周期、材料获取的难易程度、对项目质量影响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应当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在本文中引入ABC材料采购方法,将所需采购的材料大致划分为三类,如表2所示。

表2 ABC物料采购的特点

物料

对比项对项目的

影响占物料总

值的比重品种采购批量采购周期举例

A(关键物料)决定成败70%10%~20%小短预制梁板柱

B(次要物料)不可或缺20%约10%经济批量较短门、窗

C(一般物料)价值比重小10%~20%80%较大长工具、五金

A类、B类材料的采购周期短、批量小,故而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联系供应商与承包商的纽带,高效率低成本地为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供应方的压力。C类材料的价值比重小,但品种繁多且对项目实施有一定的影响,故应对其进行大批量库存的管理以减少运输次数,节省运输成本。

4.2.2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是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提供者,优秀的供应商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采购过程顺利进行、保证项目稳定性的前提。精益采购要求工程总承包商选择供应商时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因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估与反馈。

总承包商可以对供应商采用“绩效管理”的方法,定期检查供应商各项期望目标的达到情况,并对供应商及第三方物流作出评价。特别是采购过程中供应商方面出现材料质量、售后服务、价格变动等各方面的问题时,采购部门需及时反馈,总承包商采取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保证双方业务合作的稳定。

4.2.3 TPL控制

TPL通过自身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优越的物流设备、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给供应商与工程总承包方提供便利的服务,降低了总承包商的采购成本。与此同时,TPL也直接影响了工程总承包方对物流进行的控制,工程总承包方与供应商应当共同成立监督小组,对TPL的服务定时定点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TPL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本文在我国积极推行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融入精益思想对采购进行研究控制,结果表明精益采购的实施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实现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同时,有效的动态控制有利于采购供应双方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终能够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占功.基于精益理论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2.

[2]俞晓国,王要武.供应链管理下建筑业采购模型构建与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8).

[3]Kenneth,L.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England:Financial times Prentice hall,2002:3-4.

[4]Lee H L. Lean Managemen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87-92.

[5]崔星.建筑工程项目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料采购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6]龙剑雄.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7]孙伟,于水.谈对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一些认识[J].知識经济,2011,(11).

猜你喜欢
承包商精益工业化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创业从精益开始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