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1-21 09:41罗选斌
关键词:病患造影斑块

罗选斌

(桑植县民族中医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基研究研·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罗选斌

(桑植县民族中医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作为威胁当前社会阶段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一类,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因而在前期及早诊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碍血液流动,患症冠心病),是预防、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重中之重,但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手段存在较大的应用风险、运用相对局限,究其成因,即是辐射及造影剂量较大,对人员技术和设备提出较高的标准、要求且价格昂贵。如此情况,迫切需要运用全新、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检查、评估、诊断,伴随科技手段的迅速发展,期望逐步实现,CT冠状动脉造影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大量临床实例的调研,深入、细致分析病患的检查结果,探讨了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实用性,确认其具有准确、迅速诊断的特点,应当广泛应用、推广。

CT;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应用

众多周知,心脏是为人体保证永动不停的动力源,而冠状动脉是将血液营养动力输送至全身的必须管道路径。冠心病则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管腔阻塞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疾病。临床表现出,胸闷、胸痛、恶心、出汗、呕吐、发热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病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近几年伴随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产生大量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成为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唯有通过提前诊断、发现病情,明晰冠状动脉病变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能减少或免除冠心病的发生和恶化。CT冠状动脉造影正可以从生理与病理各方面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评估,通过对临床患者的调研、诊断,其具有的准确度高、诊断迅速等特点,不失为当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最佳的方法。

1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优势不足分析

毋庸置疑冠心病现阶段已经是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最“强”致病、致死原因,有数据说明猝死人群中有超过80%的发现具有冠状动脉病变状况,可依此合理推论多数的猝死患者均同冠心病的突发有直接或间接关联。尽早进行冠心病相关诊断、发现,并伴之以科学、合理的预防、治疗措施,是防治冠心病频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当前阶段任以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是为有创性检查,可能引起系列的并发症,存在一定的治疗诊断风险,并且相关费用高昂,大部分的病患及家属难以承受,临床使用上存在诸多不足和弊端。无创性影像学应用的研究一直热切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适时出现,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相关影像学的研究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中,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快速成像,伪影减少,相对操作简单,用时短并且费用较低。运用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快速的成像,极大的缩减了屏气的时间,方便了患者的被检查,尤其是上年纪的老年病患。心率拨动和隔肌运动导致的伪影减少明显,在进行操作扫描时,获取到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显著提高。传统情况下,为将心室率控制在每分钟60次~70次,需口服适量β受体阻滞剂,如相关禁忌症,未取适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者,心率经最快可达96次/min,运用CT冠状动脉造影,则极大的减少了造影剂的用量,依靠较高的分辫率,获取清晰图像,降低患者心率至最低程度,获取清晰的心脏图像,重建冠状动脉图像,重复对左、右冠状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全貌的检查、观测、评估,耗时较短。应用密度定量方法,既可以清晰观察、发现纤维钙化斑块,又可以直观检查较低密度软斑块呈现,保证快速成功获取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

另一方面,保证实现更薄层心脏螺旋扫描。能够获取更薄层图像,确保小分支冠状动脉更清晰显现,运用后续软件处理,多重重建冠状动脉,以各个角度进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估,实施容积重组再现,使冠状动脉立体呈现,可以清晰显现狭窄节段,运用二维曲面断层,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结构、狭窄程度处以更精确的显示,明确狭窄原因,并且对狭窄部位分布斑块CT值进行测量。较高的敏感度,同传统检查基本相同的结果,说明CT冠状动脉造影尽可以成为常规性的冠心病诊断、检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检方法。

同时,CT冠状动脉造影确有不足之处,其对左回旋支以及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远段和分支上检验上有所欠缺,对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存在不足。究其原因,可能与血管走行有关联,围绕病变部位展开分析,可能因部分患者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与其他扫描检查时间相距较长,病患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出现一定变化,导致狭窄程度不同。应用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近端狭窄的发现率与传统检查结果基本相同,但在分远段和分支血管的狭窄方面,检查相对不足,说明其在应用中确有一定的限制性,需要在操作技术上做出提高、改良。

2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检查应用

首先,确定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适应病患群体。其一,疑似冠心病患者,但不能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患。其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束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的常规复查。其三,对中老年人进行的健康体检。其四,对高危易发群体的评估、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几率或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依据检测的CT值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鉴定,通常将CT值为120亨氏单位以上的认定为硬斑块,将CT值为80亨氏单位以下的认定为软斑块,将CT值为80氏单位~120亨氏单位的认定为纤维斑块,通常情况下,前期的钙化斑块不足以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而纤维斑块及软斑块则极易造成冠状动脉狭窄。

其次,做好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其一,相关急救药品工作人员要准备齐全。其二,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率、血压等测量。确保病患心率控制在每分钟60次~70次,心率过快会影响冠状动脉影像质量问题,心率如在80次/min以上的病患,工作人员需指导其口服适量的β受体阻滞剂,以控制心率后方可实施检查,务必确保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窦性心律不齐或失代偿心功能不全等禁忌证病患排除在检查范围之外。其三,必须提前做碘过敏试验,留置输液穿刺针等事项,确保病患机体无碍,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含碘造影剂过敏等禁忌证病患排除在检查范围之外。其四,提前告知病患在接受扫描检查前的4 h之内禁止进食和饮水,向病患及家属说明检查过程和可能出现状况,告知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同意检查。其五,在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束后,告知病患留院观察半小时左右,待其无过敏等不良反应后方能准许其自由离开。

最后,对病患实施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重点训练病患的呼吸机巧和屏气能力,提前告知提醒病患注意事项,确保病患的多次扫描呼吸频率保持一致,自发控制好扫描过程中的呼吸,保证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因为病患在检查中的呼吸、体位、异物及支架等外在因素均能影响图像质量,致使图像不够清晰、细小冠状动脉分支显示不佳,所以在检查过程中,要务必减少此类因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告知病患采取仰卧体位,高举双手,比照心电图正确方法在左侧肋下缘及双侧锁骨下粘贴电极,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告知病患屏息lO s左右进行扫描工作,首先对病患胸部正位扫描,完成图像定位,设定整体扫描过程的起止位置,确保获取最佳效果成像。选用适应的非离子型造影剂,运用高压双筒注射器,以5 mL/s速度注入病患静脉,依据造影剂流入的扫描延迟时间开始进行全心脏灌装动脉的扫描工作,在心脏中心正中位确立扫描中心线,选择标准重建的重建方式,进行图像的分析与重建。待扫描完成后,将所获取的原始心脏图像数据结果传送到影像处理后工作站,以实施进一步的数据加工、分析,经专业的冠状动脉解剖CT诊断医师,以原始心脏横断CT面图像数据为基础,对数据结果采用曲面重建、多平面重组、容积重建等方法进行左、右冠状动脉影像、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及分支冠状动脉重建处理,获取心脏三维图像及冠状动脉影像的全貌图,对图像进行观察、评估,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分析,确定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钙化病变情况,打印彩色心脏血管图像,出具最终医学检查结果。

3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应用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原因

首先,影响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应为心脏搏动致使冠状动脉运动。主要在回旋支远段及其分支和右冠状动脉中段影响最为显著,其血管呈阶梯样不连续改变,边缘模糊,影响管腔的评估,在心房、心室收缩,尤其心率过快时,运动伪影愈加明显,相应的控制病患的心率,择取最佳期间重建图像,即能相应的提升图像的质量,是运动伪影减少。

其次,不当的呼吸运动也能够影响到图像的质量。经详尽的实验调研,病患在检查中的呼吸等外在因素均能影响图像质量,致使图像不够清晰、细小冠状动脉分支显示不佳,病患仅需加以注意,呼吸频率保持一致,控制好扫描过程中的呼吸运动,即可有效的减少呼吸伪影,确保图像质量。

最后,心律不齐及冠状动脉钙化也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常有因素。偶发心律不齐以及冠状动脉血管管壁钙化严重广泛的情况,会对图像结果的评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科学、合理利用分析编辑软件,通过重建多种CT图像方式,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可以获取比较满意图像结果,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估诊断。

4 结语

现阶段的冠心病临床诊疗中,CT冠状动脉造影已经逐步发展完善、成熟,作为简单、快捷、无创、安全、经济的冠心病检查、诊断方法,具有着卓越的普适性,虽然在个别方面存在着些许的欠缺,但瑕不掩瑜,其能够很好的满足特异性、敏感性等临床需求,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拥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只要对个别病患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排除,完全可以将CT冠状动脉造影拟定为冠心病的临床检查、诊断的首选方式,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内涵必将不断提升,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前景。

[1]侯瑞萍.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9:2003-2004.

[2]李 晶,赵贵明.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对比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4:39.

[3]秦会敏,孟伟建,程 华.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

[4]李永忠.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02:145-146.

[5]张 兵,杨本强,井 淼,顾效楠.冠状动脉造影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08:78-80.

本文编辑:王 琦

R541.4

B

ISSN.2095-6681.2015.33.200.03

猜你喜欢
病患造影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