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的疗效观察

2015-01-21 09:41孔令玉
关键词:长径泌尿系西医

孔令玉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的疗效观察

孔令玉

(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2400)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泌尿系小结石患者136例,应用电脑系统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59%;对照组患者仅为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阶段出现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小结石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泌尿系小结石;疗效

泌尿系小结石是临床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尿路梗阻以及肾绞痛,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梗阻性肾病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临床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1]。尤其是对于结石长径在1cm以下、泌尿系统未发生狭窄、梗阻以及肾功能完好的患者选择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分组研究探讨西医与中西医联合治疗手段对于泌尿系小结石的疗效,现将方法解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泌尿系小结石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系统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29~63岁,平均你了为(44.7 6.2)岁;病在10天~6年,平均病程为(2.1 0.6)年;结石长径0.4 cm~1.2cm,平均结石长径为(0.73 0.15)cm;肾结石患者33例、膀胱结石患者2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4例。对照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27~65岁,平均你了为(45.2 6.9)岁;病程15天~6年,平均病程为(2.5 0.9)年;结石长径0.4 cm~1.1 cm,平均结石长径为(0.69 0.20)cm;肾结石患者30例、膀胱结石患者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西医治疗,给予苯三酚注射40~80 mg以及黄体酮液20 mg静脉滴注,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应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进行干预,保证患者每日尿量在2~2.5 L[2]。

观察组患者除了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之外,联合中医药进行排石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针对性的方剂治疗:例如疼痛严重的患者以清利为主要目的,选择金钱草、木通、金海砂、滑石、石韦、甘草与车前子煎服;对于长时间治疗后结石没有移动的患者以散瘀活血为治疗原则,选择金钱草、木香、莪术、乳香、没药、红花、桃仁、赤芍煎服,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多喝水,多进行跳跃运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除体外,通过影像学检查提示结石影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部分结石排出体外或者下移超过3cm,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结石缩小或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未缓解,影像学结果提示结石无改变[3]。(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愈4 3例(6 3.2 4%)、有效2 2例(32.35%)、无效3例(4.41%),总治疗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治愈36例(52.94%)、显效20例(29.41%)、无效12例(17.65%),总治疗有效率为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6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视物模糊、2例头晕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头晕恶心和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在中医学中称之为尿石症,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在于湿热蕴积、日积月累导致尿液中杂质结为砂石。临床医学证实,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血液处于黏聚的状态,主要在于结石长期存在导致气滞血瘀,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现象严重,造成管壁狭窄。无论是中医或西医,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原则均为及时排石。西医的治疗措施主要有外科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但是对于长径较小的小结石,应用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大、临床获益并不多。因此,探究科学可行的治疗措施非常关键。

有研究提示中医系联合治疗泌尿系小结石的疗效好,黄体酮注射剂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方法,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但是,单纯西药治疗的作用单一,临床成效有限。联合中药的临床价值更高,本文中应用中医治疗的原则在于清热利湿、化石通淋。本组应用的方剂中,金钱草能够清热利水;石韦与车前子降钙,从而抑制结石的形成;车前草、木通等等能够除湿、通淋,对于小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联合应用中西医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中西医联合治疗泌尿系小结石临床成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1]关祥芝.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8):3743-3744.

[2]张希丽.CP法与PBL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疗效比较[J]教育与培训,2015,9(24):272-273.

[3]丁 莉,石雨薇,占小春,毕海婷.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护生带教策略探讨[J]教学法研究,2014,7(21):4-6.

[4]林胜华.人性化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287-28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277.5

B

ISSN.2095-6681.2015.33.019.02

猜你喜欢
长径泌尿系西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高速冲击下高能发射药力学行为尺寸效应研究
刚性基础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有效长径比研究
不同纤维长径比对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