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阿米妙收防治山核桃溃疡病试验

2015-01-21 07:12明文平吴志辉李加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米山核桃溃疡病

明文平 吴志辉 李加

摘  要:山核桃溃疡病是当前山核桃产区重要的病害之一。为验证32.5%阿米妙收对该病害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2.5%阿米妙收可以有效控制山核桃溃疡病的蔓延和危害,375倍与187.5倍浓度药剂对山核桃溃疡病的最佳持续期均达到14d以上,防治率均超过80%。

关键词:山核桃溃疡病;32.5%阿米妙收;防治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73-02

山核桃(Carya cathensis Sarg.)是我国特有坚果,经济价值很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山核桃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目前我国山核桃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大面积暴发于2002年,当年宁国市危害面积达1.1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0.035万hm2。近些年来,随着山核桃栽培面积的扩大,该病害的发生及危害也愈来愈严重,给山核桃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害植株叶小而黄,果实变小,结果量平均降低15%~30%,空籽率增加5%~12%;削弱树势,导致结果树木枝条死亡、树木早衰;受害严重的树干,病斑环绕一周,导致整株树木死亡。为切实解决山核桃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开展了32.5%阿米妙收对山核桃溃疡病的防效试验研究。

1 试验目的

32.5%阿米妙收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一种广谱的低毒杀菌剂,由20%嘧菌酯和12.5%苯醚甲环唑混配而成的悬浮剂,兼具铲除、保护和治疗活性,非常适于抗性管理和病害综合治理。此次试验目的是观察阿米妙收对山核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植物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树龄25~40a。

2.2 防治对象 山核桃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othidea)。

2.3 试验地点 位于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云山村国家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核心区内,母岩为石灰岩,中壤土,土壤深度40~60cm。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试验药剂 32.5%阿米妙收(20%嘧菌酯和12.5%苯醚甲环唑),由先正达公司提供。

3.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30株林木并标记。

表1 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试验浓度(倍)\&备注\&1\&750\&每15kg水1袋,20mL/袋\&2\&375\&每15kg水2袋,20mL/袋\&3\&187.5\&每15kg水4袋,20mL/袋\&4\&清水\&对照区(ck)\&]

3.3 小区安排 本次试验1~3个处理所选择的防治林分相邻,各种处理小区之间设20m左右的隔离带;各小区发病程度在宁国市产区均属中等发病,在产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4 施药方法 2014年4月4~5日,使用普通手动农用喷雾器在主干2.5m以下均匀喷雾至树皮湿润,每种处理重复30株。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调查时间和次数 病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共调查3次,分别是第1次(防治前):4月4日;第2次(防治后约14d):4月18~20日;第3次(病害发生第1次高峰期后):6月10~11日。

4.2 调查方法 试验林分树龄均在30~40a,已进入盛果期,属于易发病树龄阶段,发病率普遍偏高,发病盛期时一般超过50%。逐株调查每种处理30株林木发病病斑总数,病斑总数中调查老病斑复发数量,病斑愈合情况调查,如病斑干缩并开始愈合则视为有效防治。

5 结果与分析

据调查了解,2014年示范区林分最早发现山核桃溃疡病症状在3月下旬前期。由表2可知,进行第1次防治前调查时,林间病斑已较明显可见,4种处理发病率在10%~15%,病斑总数量也接近,2013年的老病斑复发率很高,达30%~50%;第2次调查,已防治的林分发病率基本稳定(16%、13%、11%),病斑总数增加很少(3种处理分别为14、9、7个),而未防治的林分发病率明显提高(10%→33%),新增病斑较多(110个),说明阿米妙收可以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3种处理防治率分别为75.4%、80.35%、84.4%,均在75%以上,处理2与处理3防治率无明显差别;防治后第2次调查时新病斑明显增多,发生率普遍上升,药剂浓度最高的处理3也到达56%,治愈病斑数增加不多,但是3种处理病斑总数(分别为183、145、136个)较对照区病斑总数(298个)仍然有所差别,而5月中下旬一般是病害发生高峰期,新病斑数量明显增加,同时也说明此时阿米妙收的持效期可能已过。

表2 不同处理防治山核桃溃疡病防效调查

[处理\&        第1次调查(防治前)        \&        第2次调查(4月4日)        \&     第3次调查(6月10~11日)     \&发病率(%)\&病斑

总数\&治愈病

斑数量 \&老病斑

复发数量\&发病率(%)\&病斑

总数\& 治愈病

斑数量 \&老病斑

复发数量\&发病率(%)\&病斑

总数\& 治愈病

斑数量 \&老病斑

复发数量\&1\&15\&61\&0\&25\&16\&33\&46\&12\&60\&183\&49\&73\&2\&13\&56\&0\&23\&13\&20\&45\&11\&52\&145\&50\&70\&3\&10\&45\&0\&15\&11\&14\&38\&9\&56\&136\&44\&65\&ck\&10\&52\&0\&22\&33\&162\&0\&72\&70\&298\&0\&153\&]

6 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32.5%阿米妙收可以有效控制山核桃溃疡病的蔓延和危害,375倍与187.5倍浓度药剂对山核桃溃疡病的最佳持续期均达到14d以上,防治率均超过80%。考虑到防治成本,建议林间预防使用375倍浓度阿米妙收。另外,阿米妙收属于低毒化学农药,可以和0.3%四霉素、47%春雷王铜等生物农药结合推广使用。

(2)山核桃溃疡病林间病原分布广泛,有潜伏侵染、孢子分散期长、老病斑易复发等的特性,需要进一步调整阿米妙收的施药时间。特别是第一次预防时间需提前到3月中旬病害活动前,在春季孢子飞散高峰期(5月上旬前)增加1次预防;同时结合其他农药对已发病斑进行治疗。

(3)山核桃溃疡病一旦未经有效防治,2~3a后发病植株便成为历史病株,十分顽固,防治困难。病斑数量较少时,彻底刮净病部后喷药为宜;对于老病斑,病害侵入木质部深达2~3cm,采用病部划道后涂药;可以采取吊水施药的方法,以延长持效期,提高防治效果。

(4)阿米妙收对该病的最佳持续期、预防最佳间隔期为多少适宜,仍需通过林间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针对潜伏侵染的特性和菌丝体在植株分布特点,是否有必要调整树干施药高度以及扩大对林分边缘林木同时进行防治也值得探讨。

(5)山核桃溃疡病的防治仍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增施有机肥,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势,逐步提高林木抗性。

参考文献

[1]吴志辉.山核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经济林研究,2009,27(4):96-99.

[2]吴志辉,明文平.山核桃溃疡病的化学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09-3412.

[3]张传清.基于侵染特性的山核桃干腐病防治技术[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3):43-4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阿米山核桃溃疡病
冬季溃疡病高发 防治须加强
山核桃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阿米想长大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根源及防控对策
北方杨树枝干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山核桃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