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2015-01-21 07:12许海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诊断

许海英

摘  要: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随着养殖户预防水平的提高,该病多以非典型和综合症的形式出现。该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诊断,采用中西药结合辽法进行了治疗试验及疗效观察,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典型鸡新城疫;诊断;中西药结合疗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89-02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并伴有神经症状,黏膜和浆膜出血。当前,虽然广大养殖户对鸡新城疫的预防非常重视,防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往往由于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不合理,或者频繁免疫产生免疫抑制,造成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或整体下降,导致接种过疫苗的鸡群遇新城疫强毒时易发生该病,但发病后临床症状上表现的相对缓和些,不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以非典型和综合症的形式出现,在临床上往往引起误诊,延误了对症治疗时间。笔者曾尝试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非典型鸡新城疫, 疗效显著,现将该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1 发病经过

贵池区十里岗村养鸡户孙某于2013年2月25日购进草鸡雏鸡1 000只,网上育雏,笼养,分别于10日龄和28日龄进行2次Ⅱ系苗饮水免疫,10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Ⅰ系苗肌注。150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开始表现为少数鸡只精神不振、厌食、呆立笼内一角,咳嗽,个别鸡采食时甩头做吞咽动作。每天死亡3~5只,病鸡大多消瘦。5~7d后继而发展为多数鸡精神不振,采食量大幅度下降但饮水量明显增加,死亡数量上升为每天7~12只。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不愿走动,眼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鸡冠及肉髯苍白或发绀。呼吸困难,常伸头,张口呼吸,偶听见发出“咯咯”喘鸣声。倒提时从口中流出酸臭的暗灰色粘液。拉绿色或黄白色加蛋清样稀液,有的混有少量血液。少数病鸡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站立不稳,转圈运动,头颈歪斜或后仰。开产鸡产蛋量明显下降,有的产软壳蛋、沙壳蛋、小蛋和畸形蛋。

3 病理剖检

泄殖腔粘膜呈条纹状或刷状出血;直肠粘膜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呈条纹状出血。心冠脂肪表面有细小出血点;腺胃乳头水肿或溃疡。气管内有粘液,气管黏膜增厚变白,有的伴有出血;嗉囊内充满酸臭、混浊的液体,且粘膜糜烂。产蛋鸡卵泡充血或出血,伴有卵黄性腹膜炎,其它器官无明显病变。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毒的分离 无菌取病死鸡病料(脑、肝、脾、肺、喉气管)放入消毒的匀浆器内,研磨成乳剂,加入10倍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静置或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500IU/mL),置恒温箱37℃作用30~60min。然后取上清液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0.1mL/胚,再将接种后的鸡胚放入37℃恒温箱里继续孵化,且每日检查鸡胚2次,连续6日,弃除24h内死胚。若在接种后48~72h致死鸡胚即为强毒株;若在3~6d致死鸡胚即为弱毒株。收集24h后死亡鸡胚尿囊液,作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HA-HI),进行病毒检测鉴定。

4.2 病毒的鉴定 用分离收集到的鸡胚尿囊液与0.5%健康鸡的红细胞悬液做血凝试验(HA),结果鸡胚尿囊液有凝结性;再用鸡新城疫阳性血清做血凝抑制实验(HI),其凝结性能被鸡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说明该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5 治疗试验

(1)确诊是非典型鸡新城疫后,首先将病健鸡分开饲养。对假定健康鸡群肌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5mL/只,同时用4倍量新城疫Ⅳ苗滴鼻点眼进行全群紧急免疫接种。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并做好鸡舍消毒工作。

(2)将全部已感染的鸡选出隔离饲养,单独用药做治疗试验。共150只随机分成3组:1组用新城疫Ⅰ系苗肌注,2组用中西药结合疗法,3组为对照组(不治疗)。共3种方法做治疗试验,其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鸡治愈率

[组别\&治疗方法\&鸡数

(只)\&死亡数

(只)\&治愈数

(只)\&治愈率

(%)\&1\&肌注新城疫Ⅰ系苗\&50\&23\&27\&54\&2\&中西药结合疗法\&50\&5\&45\&90\&3\&对照组(不治疗)\&50\&31\&19\&38\&]

表1中,第2组的中西药结合辽法的药剂配方为:(1)西药:土霉素和氯霉素各4片。(2)中药:桂皮50g,神曲100g,滑石125g,肉桂125g,川芎50g,乌药25g,积壳25g,良姜50g,巴豆25g,甘草25g,车前子25g,朱砂25g,党参25g,白蜡25g,蜈蚣5条,全虫3条,加生姜50~100g。

配制方法:把以上药物用白布包好,加水2kg,放小麦5~8kg,一起文火煎熬,待小麦将药汁全部吸收后,再参入500g左右白酒(50°左右)即成[1]。每只鸡每天喂药麦100g,连用5d即可。

(3)疗效效果:使用中西药结合疗法,3d后鸡群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d后鸡群精神、饮水和饮食及排泄物状况都恢复正常,基本痊愈。中西药结合疗法的治愈率达90%,显著高于用新城疫Ⅰ系苗治疗组的54%(P<0.05),比对照组(不治疗)的治愈率提高52%。由此可见,中西药结合疗法对治疗鸡非典型新城疫疗效显著。

6 防治措施

6.1 做好免疫接种和免疫监测工作 根据当地新城疫流行情况以及母源抗体水平,制定适合本鸡场的科学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在免疫过程中要注意免疫方式、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次数及疫苗的选择,确保免疫效果和免疫应答的整齐度。同时做好定期免疫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本鸡场的免疫计划,确定最佳免疫时机,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确保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

6.2 建立鸡群生物安全防御体系 生物安全是预防疫病、减少疫病危害的有效手段。如果饲养环境被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而得不到净化,良好的综合防疫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单纯依靠疫苗和药物为主的防控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保护鸡群。只有把免疫接种、消毒措施、饲养管理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切断新城疫野毒入侵途径,才能有效地保护鸡群。

6.3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综合防疫措施 防止带毒鸡和野鸟进入鸡群,尽量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鸡场出入口处应设有消毒池,进出人员和车辆及用具要严格消毒。及时清扫舍内鸡粪,保持鸡舍内良好的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场地环境及相关的饲养用具;病死鸡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体在鸡舍内的传播。

6.4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减少发病诱因 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根据鸡群的营养需要,提供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增强鸡群体质,提高鸡群抗病能力。做好防鼠、防鸟、驱灭蚊蝇的工作,减少鸡群的各项应激反应因素。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预防,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球虫病、马立克氏病等,可有效地降低鸡群的发病率。

6.5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当鸡群发病时,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消毒、早采取紧急免疫接种措施及其它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该病。

参考文献

[1]计伦.鸡病诊治与验方集粹[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