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天竺葵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2015-01-21 00:19鞠玉栋杨敏吴维坚李珊珊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茎段组织培养

鞠玉栋+杨敏+吴维坚+李珊珊

摘  要:以玫瑰天竺葵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NAA0.1mg/L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BA0.5mg/L+NAA0.05mg/L为宜,芽增殖倍数为5.8;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A0.6mg/L为宜,生根率达97.5%以上,平均生根数13.8条;移栽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3∶1为宜,成活率达98.3%。

关键词:玫瑰天竺葵;茎段;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S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1-26-03

Establishment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Pelargonium roseu

Ju Yudong et al.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Zhangzhou 363005,China)

Abstract:The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Pelargonium roseu is studied using stems as explant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shoot-inducing medium was MS+BA1.0mg/L+NAA0.1mg/L,with inducement rate up to 96.7%.The suitable shoots multiplication culture medium was MS+BA0.5mg/L+NAA0.05mg/L,with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of 5.8.The suitable rooting culture medium was 1/2MS+IBAA0.6mg/L,with rooting rate up to 97.5%,in which average number of roots was 13.8. The suitable transplant medium was peat soil∶perlite (V/V)=3∶1,with survival rate up to 98.3%。

Key words:Pelargonium roseu;Stem;Tissue culture

玫瑰天竺葵(Pelargonium roseu)属牻牛儿苗科天竺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非。其茎叶可提取具有玫瑰香气的芳香精油,广泛用于香皂、香水等日化产品以及芳疗保健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2]。因其不易结实,且自然杂交易导致种性混杂,因此生产上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方式繁育种苗。近年来,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组培快繁技术繁育种苗具有繁殖速度快、生长整齐、成本低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植物的种苗快繁[3]。关于天竺葵类植物的组培报道已经很多[4-7],而玫瑰天竺葵组培研究的相关报道还较少。为此,本研究以玫瑰天竺葵茎段为试验材料,探索促进其茎段丛生芽分化、生根及移栽的方法,为今后大规模快速生产玫瑰天竺葵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玫瑰天竺葵,由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芳香植物研究中心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植株,切取茎段,去掉叶片,将茎段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20s,再用0.1%升汞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4~6次备用。

1.2.2 丛生芽的诱导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消毒后茎段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6-BA的诱导培养基上,每处理接种30个茎段,重复3次。25d后观察并统计丛生芽分化的情况。

1.2.3 丛生芽的继代培养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将初代培养得到的丛生芽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的继代培养基上,每处理接种30株,重复3次。25d后观察不同激素浓度对芽苗增殖和质量的影响。

1.2.4 试管苗生根 将生长健壮的试管苗转入不同处理的生根培养基中,每处理接种40株,重复3次,25d后观察并统计生根情况。

1.2.5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诱导和增殖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蔗糖30g/L,琼脂0.5%,pH5.8;促根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蔗糖20g/L,琼脂0.5%,pH5.8。培养温度26~28℃,光照强度2 000~2 500lx,光照时间10~12h/d。

1.2.6 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生根培养30d后转移至室温自然光下炼苗7d,打开瓶盖小心取出生根苗,洗净基部培养基,将其移栽至不同处理基质上保湿培养(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温度控制在20℃左右,避免强光照射。每处理40株,重复3次,30d后统计成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将玫瑰天竺葵茎段接种到不同诱导培养基上,4d后茎段上腋芽开始萌发,25d后调查诱导率和腋芽萌发情况(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诱导处理的培养基均可诱导腋芽萌发,但未添加激素的培养基芽启动慢,诱导率较低,随着6-BA浓度增加诱导率逐渐上升,随后逐渐下降,且6-BA过高时诱导芽有玻璃化产生,因此,诱导培养基以MS+6-BA1mg/L+NAA0.1mg/L为最佳,诱导快,芽粗壮。

表1 不同诱导培养基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培养基

(mg/L)\&外殖体数(个)\&萌芽数(株)\&诱导率

(%)\&腋芽萌发状况\&MS\&90\&60\&66.7\&芽可萌动,生长缓慢,诱导率低\&MS+BA0.5+NAA0.1\&90\&72\&80.0\&芽生长较快\&MS+BA1.0+NAA0.1\&90\&87\&96.7\&芽生长迅速,芽健壮\&MS+BA2.0+NAA0.1\&90\&85\&94.4\&芽生长迅速,芽健壮,略有玻璃化产生\&]

2.2 不同激素配比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将初代诱导培养得到的玫瑰天竺葵芽接种至不同继代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约8d后开始从叶腋处诱导出丛生芽(见图1)。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激素配比对玫瑰天竺葵增殖和生长等有显著影响,其中以6-BA0.5mg/L+NAA0.05mg/L增殖率效果最佳,苗生长健壮,其增殖系数为6.1。

图1 玫瑰天竺葵继代增殖

表2 不同激素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培养基

(mg/L)\&接种芽数(株)\&增殖芽

苗数(株)\&增殖系数(倍)\&芽苗长势\&MS+6BA0.3+NAA0.05\&90\&367\&4.1\&植株健壮,苗绿\&MS+6BA0.5+NAA0.05\&90\&549\&6.1\&植株健壮,苗绿\&MS+6BA0.7+NAA0.05\&90\&515\&5.7\&植株较壮,苗浅绿,有玻璃化产生。\&MS+6BA1.0+NAA0.05\&90\&489\&5.4\&植株较壮,苗浅绿,玻璃化较严重\&]

2.3 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将约3cm长的健壮增殖芽切成单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最快约10d后开始从基部长出根,根系白色。从表3可以看出,以添加IBA0.6mg/L表现最好,生根率高达97.5%,平均每株生根数为13.8条,而其它处理都较差,生根率较低,生根数少,说明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0.6mg/L为佳。

表3 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

[培养基

(mg/L)\&接种数

(株)\&生根数

(株)\&生根率

(%)\&平均每株

根数\&1/2MS\&120\&92\&76.7\&7.8\&1/2MS+IBA0.2\&120\&99\&82.5\&9.5\&1/2MS+IBA0.4\&120\&108\&90.0\&10.3\&1/2MS+IBA0.6\&120\&117\&97.5\&13.8\&1/2MS+IBA0.8\&120\&110\&91.7\&11.5\&]

2.4 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经炼苗后玫瑰天竺葵组培苗叶片舒展,叶色亮绿,将其转至移栽基质上培养。不同移栽基质对组培苗成活率和生长有明显影响,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泥炭土∶珍珠岩=3∶1的栽培基质上成活率最高,达98.3%,且组培苗长势良好。

表4 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栽培基质\&移栽苗

数(株)\&成活苗

数(株)\&成活率

(%)\&生长情况\&泥炭土∶珍珠岩=3∶1\&120\&118\&98.3\&苗健壮,叶片浓绿\&椰糠∶珍珠岩=3∶1\&120\&95\&79.2\&苗一般,叶片绿色\&砂壤土\&120\&83\&69.2\&苗长势差,叶色浅\&]

3 结论与讨论

(1)选择适当的外植体是组培成功的关键。在选择玫瑰天竺葵茎段作为外植体时,其成熟度明显影响诱导效果,过嫩的茎段易消毒致死,过老则不易诱导出芽,以半成熟茎段诱导效果最佳。

(2)在玫瑰天竺葵继代增殖过程中,过高浓度的6-BA易导致产生愈伤组织和玻璃化,适宜浓度的6-BA既可保证增殖效果,又可减少玻璃苗产生的几率。

(3)组培苗移栽前生长在无菌、光温等恒定条件下,抵抗力较弱,移栽后环境条件变化大往往易导致死亡。因此,移栽前一定经过炼苗,使其适应移栽后的温度、光照等。同时,加强移栽后的管理,如保温保湿、喷施杀菌剂等,以提高移栽成活率[8-9]。

(4)由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玫瑰天竺葵继代增殖培养基以MS+BA0.5mg/L+NAA0.05mg/L为宜,增殖系数为6.1;促根培养基以1/2MS+IBA0.6mg/L为宜,生根率达97.5%以上;组培苗移栽适宜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3∶1,成活率达98.3%。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天竺葵家族的分类[J].中国花卉盆景,1998(7):18.

[2]姚雷.观赏芳香植物待开发[J].中国花卉园艺,2004(10):6-7.

[3]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桂芳,娄利华.香叶天竺葵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41.

[5]陈桂兰,石大兴,王米力,黄小均,廖静.大花天竺葵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6):787.

[6]任华,王永清,秦红.玫瑰天竺葵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7(1):32-34.

[7]申玉华,刘冰,田艳春,等.香叶天竺葵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6):78-79.

[8]吴建华,王斌,徐美隆,等.丝木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宁夏农林科技,2009,50(2):25.

[9]林加根,陈石,吴松海,等.花叶富贵榕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55-5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茎段组织培养
火龙果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研究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华木莲茎段组织培养初探
石灰水浸泡不同部位茎段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文心兰切花无病毒种苗组培快繁生产技术
东方百合“甜梦”花器官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