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5-01-22 05:58习欠云孙宝丽陈晓阳张永亮
饲料工业 2015年16期
关键词:辣木木叶粗脂肪

■习欠云 曾 斌 兰 伟 孙宝丽 陈晓阳 张永亮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一种有独特经济价值且尚未充分开发的多功能热带植物。辣木食用历史悠久,营养丰富。辣木干叶粉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5%左右,维生素A、B、C、E和钙、镁、铁、钾等矿物质含量丰富,且抗营养因子少,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辣木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很少有病虫灾害发生[1-2]。此外,辣木在防治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辣木在国际上享有“奇迹之树”和“植物钻石”的美誉。我国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引种辣木,目前愈来愈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华南地区的种植量也在逐步扩大。

我国饲料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开发新型饲料资源迫在眉睫。将粗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辣木添加到饲料中饲喂不同动物的试验已有报道,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肉鸡中添加辣木叶粉,能改善仔鸡免疫功能,对肉鸡的增重和降低料肉比有显著作用[3-4]。目前在国内用辣木饲喂蛋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华南地区特色蛋鸡品种矮脚杏花蛋鸡为试验对象,来研究不同比例辣木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饲粮

辣木叶粉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提供,经过采摘、晾干、粉碎、过筛后备用。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由广州汇生饲料有限公司提供。其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2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试验动物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实验禽场中29周龄产蛋率为46%的健康矮脚杏花蛋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另外3组为处理组,记为处理组Ⅰ、Ⅱ、Ⅲ,分别用2%、4%和8%的辣木叶粉替代等量基础饲粮饲喂蛋鸡。上述试验分组设计参考了Shalaei等[5]、Murata等[6]蛋鸡研究的试验设计。试验预试期1周,各组蛋鸡产蛋率及平均蛋重经过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后进入正试期,正试期5周。辣木叶粉及各试验组饲粮主要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辣木叶粉及各组饲粮主要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禽场鸡舍进行,鸡舍为半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相结合,每天光照16 h。试验鸡采用2层阶梯笼饲养,每个笼饲养4只,试验前对试验鸡只进行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整个试验期不进行免疫。试验期间每天早上7:00喂料,每只每天喂料62.5 g,自由饮水,每天早上7:00和下午18:00检查鸡舍,若发现死亡鸡只及时销毁深埋处理。

1.4 试验指标测定

1.4.1 生产性能指标

正式期开始时,每天18:00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鸡健康存活数、产蛋数和蛋重。计算产蛋率和平均蛋重。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1.4.2 蛋品质指标

分别于正式期第2周末和第5周末,从每个重复随机采集蛋样2枚,用于测定蛋品质。采用全自动多功能蛋品质检测仪器(EMT5200,ORKA)测定鸡蛋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蛋壳强度分析仪(EGG Force ReaderTM,ORKA)测定蛋壳强度;游标卡尺测定蛋形指数。蛋黄在分离蛋清后进行称重,计算蛋黄率。

1.4.3 蛋黄营养成分指标

分别于正式期第2周末和第5周末,从每个重复随机采集蛋样2枚,用于测定蛋黄营养成分。鸡蛋蛋黄卵磷脂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7]。蛋黄总胆固醇采用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COD-PAP法)测定。蛋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全自动定氮分析仪和半自动脂肪测定仪,检测方法采用张丽英[8]介绍的方法。

1.4.4 血清生化指标

在正式期结束前,试验鸡空腹12 h,采用心脏采血法从每个重复随机采集2只蛋鸡血液5 ml于10 ml离心管中,室温倾斜静置2 h后,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于2 ml离心管中,-80℃冰箱保存,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样送至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进行血清总钙(T-GA)、血清铁(FE)、血清葡萄糖(GLU)、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 (T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的检测。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整理,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17.0中ANOVA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进行两两比较检验,以 P<0.05和P<0.01分别作为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木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辣木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Ⅰ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而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的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这可能的原因是在试验进行时,处理组Ⅰ的鸡随机分配在鸡舍的门窗旁,而鸡舍为半开放式鸡舍,自然通风,在试验期间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对处理组Ⅰ的鸡只影响较大;另外,饲养人员走动对处理组Ⅰ的鸡只产生一些应激,从而导致处理组Ⅰ的产蛋率偏低。各处理组的平均蛋重和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总的来说,用辣木叶粉替代4%到8%的饲粮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没有负面的影响。

2.2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4)

表4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从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对鸡蛋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形指数和蛋黄率的影响都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对鸡蛋的蛋黄颜色的影响不显著(P>0.05),处理组Ⅱ对鸡蛋的蛋黄颜色影响显著(P<0.05),处理组Ⅲ对鸡蛋的蛋黄颜色影响极显著(P<0.01),且第2周末和第5周末的试验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可见,用2%、4%、8%的辣木叶粉替代基础饲粮饲喂蛋鸡在对鸡蛋其他蛋品质指标没有不良影响的前提下,4%、8%的辣木叶粉还能显著或极显著提升鸡蛋的蛋黄颜色。

2.3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黄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5)

从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Ⅰ、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对鸡蛋蛋黄的卵磷脂、总胆固醇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都不显著(P>0.05)。分析2周末和5周末两次试验结果发现,处理组Ⅰ对鸡蛋蛋黄粗脂肪含量的影响都不显著(P>0.05);在2周末时,处理组Ⅱ对鸡蛋蛋黄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处理组Ⅲ对鸡蛋蛋黄粗脂肪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在5周末时,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对鸡蛋蛋黄粗脂肪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第2周末和第5周末两次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4%、8%的辣木叶粉替代基础饲粮饲喂蛋鸡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黄的粗脂肪含量。

表5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黄营养成分的影响(鲜蛋黄样)

2.4 辣木叶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6)

从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Ⅰ、处理组Ⅱ和处理组Ⅲ对蛋鸡血清总钙(T-GA)、血清铁(FE)、血清葡萄糖(GLU)、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影响都不显著(P>0.05)。处理组Ⅰ、处理组Ⅱ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固醇 (TC)浓度影响都不显著(P>0.05);处理组Ⅲ能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固醇 (TC)浓度(P<0.05)。

表6 辣木叶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辣木叶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辣木叶粉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丰富,营养素全面,且适口性好。试验中辣木叶粉替代饲粮添加量达到8%时对蛋鸡的采食不产生任何影响,对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与Mohammed 等[9]、Kakengi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Mohammed等[11]还报道,用辣木鲜叶饲喂蛋鸡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辣木叶粉替代8%的基础饲粮,对饲粮的主要营养成分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饲粮中的粗蛋白质和赖氨酸比例。作者推测用辣木叶粉替代8%的饲粮能够满足蛋鸡对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需求;另外,辣木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也可能有助于产蛋鸡良好生产性能的维持。

3.2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反映了鸡蛋的新鲜程度,本试验结果表明,辣木叶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有利于鸡蛋的保鲜。在本试验中,4%和8%的辣木叶粉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鸡蛋蛋黄颜色,提高幅度在1~2个比色单位。蛋黄颜色是由脂溶性色素在卵形成期间沉积到蛋黄中形成,主要由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类胡萝卜色素组成,禽类本身没有合成这些色素的能力,只能从饲粮中摄取并沉积到蛋黄中[12]。100 g辣木干粉中胡萝卜素含量为41.87 mg[2],辣木叶粉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其他色素对蛋黄颜色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结果与 Mohammed 等[9,11]和 Tesfaye等[13]的研究报道结果相同。根据市场调查发现,消费者倾向于选购蛋黄颜色深的鸡蛋。因此,辣木叶粉对蛋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鸡蛋的商品价值。

3.3 辣木叶粉对蛋鸡蛋黄营养成分的影响

在蛋黄主要营养成分中,蛋白质是对人体生长、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的营养物质;卵磷脂具有健全儿童脑部发育、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提高人的记忆力等功效;过高的胆固醇则可能引起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本试验结果中,2%~8%的辣木叶粉对蛋黄卵磷脂、总胆固醇和粗蛋白质都没有显著影响,而4%和8%的辣木叶粉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黄中粗脂肪的含量。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有关辣木叶粉影响鸡蛋蛋黄粗脂肪的报道。田博等[14]报道,高能量饲粮能显著提高蛋黄粗脂肪含量,但辣木叶粉不属于高能量物质,且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不高。张琳等[15]报道,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影响血清雌二醇与胰岛素含量,提升极低密度脂蛋白转运肝脏脂肪的能力,从而降低肝脏粗脂肪,升高蛋黄粗脂肪含量。本试验中,测定蛋黄粗脂肪是利用脂溶性溶剂(石油醚)反复抽提,浸出的物质除脂肪外,还有部分类脂物质,如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在试验结果中,蛋黄颜色的提升和蛋黄中粗脂肪含量的提高具有一致性。蛋黄颜色的提升是由于辣木叶粉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色素在蛋黄中沉积。另外,辣木叶粉中可能含有某些活性化合物,影响蛋鸡的脂代谢,从而影响蛋黄粗脂肪含量,其具体原因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证明。

3.4 辣木叶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在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辣木作为传统医药治疗炎症、心血管疾病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辣木在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疾病和改善机体代谢方面有一定的疗效[16-17]。本研究发现:8%辣木叶粉能显著降低蛋鸡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而对血清中其他生物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Mehta等[18]、Jain等[19]用辣木饲喂兔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Jain等[19]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木中的提取物能够降低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而HMG-CoA还原酶是内源性胆固醇的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辣木中含有与胆固醇结构相似的β-谷甾醇,能够竞争性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辣木叶粉对降低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改善动物机体性能具有一定作用。

4 结论

目前,辣木作为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在动物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用辣木叶粉代替部分饲粮饲喂蛋鸡,试验结论如下:①用辣木叶粉逐步替代达到8%的饲粮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等均无不良影响。②用辣木叶粉替代4%~8%的饲粮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蛋黄颜色和蛋黄粗脂肪含量。③用辣木叶粉替代部分饲粮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鸡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改善机体性能,当替代量达到8%时能显著降低蛋鸡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

猜你喜欢
辣木木叶粗脂肪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烤烟粗脂肪提取工艺优化及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盏中,木叶似小舟
缅甸辣木受国外市场追捧
众耘牌辣木健康食品 人人喜爱成新宠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辣木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谁曾见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