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治疗萨病160 例临床观察

2015-01-23 23:08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芸香中风病蒙药

海 霞 玉 山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萨病属现代医学脑卒中范畴,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所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萨病是众多外因所致体内气血运行、流通障碍,三根(赫依、希日、巴达干)失调,赫依与琪素相搏及运行失调而损伤脑部的黑脉继而引起白脉之海—脑之受损而致病,病症以猝然昏扑、跌倒、不省人事、半身瘫痪、失语、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符合萨病诊断标准的随机抽取160 例,其中男性90 例、女性70 例,年龄40 ~90 岁、平均年龄65 岁。

2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

2.1 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病残程度0 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89%,病残程度1 ~3 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

2.2 评定时的病残程度: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0 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1 级:生活自理,能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 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 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4 级:可站立步行,但需人随时照料。5 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 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 级:植物状态。

3 治疗方法

3.1 应急治疗:中风病(萨病)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或严重并发症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救治。

病人处于昏迷时,采取内外兼顾之法。即外用熏药,取单味黑芸香或黑芸香六味散(黑芸香、拉查、草乌、石菖蒲、侧柏叶、大蒜等分),点燃以烟熏鼻,同时内服缬草三味汤(缬草、侧柏叶、石菖蒲各等分,共研末煎汤)或广枣-15 味等,选人中、百会、涌泉等穴位针刺外,刺十手指尖微量放血。

解毒散结、改善预后,取等量白芸香、黑芸香、甘草、白花龙胆花配伍内服,3g/次,2 ~3 次/d。

痰多咳出不利者,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沙棘-5 味散,2 ~3 次/d,口服或鼻饲。

大便秘结者,服大黄-3 味或希吉德-6 味,3g/次,2~3 次/d,口服或鼻饲。

呕血、便血者,予止血红花-8 味或止血牛黄-13 味,3g/次,2 ~3 次/d,口服或鼻饲。

高热不退者,予冰片-3、冰片-5、冰片-7 味等,3g/次,2 ~3 次/d,口服或鼻饲。

呃逆频繁者,予菖蒲-4 味,3g/次,2 ~3 次/d,口服或鼻饲。

3.2 辨证施治:治疗中风病(萨病)实行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治疗,采用内服蒙药为主,内外治疗法相结合。治疗初期宜以解毒、醒脑为主,后期宜以舒筋活脉、行通血气为主,在用药上采用主方药(君药)施加辅药(臣药)对不同分型萨病(中风病)进行辨证施治,主方药有:额尔敦乌日勒(珍珠丸、珍宝丸)、嘎日迪-13 味(扎冲-13 味)、萨乌日勒(治瘫丸)等。

3.3 五疗疗术治疗

3.3.1 针刺治疗:一般在中风病(萨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针对适宜针刺的患者,可由疗术专业医师实施。头部取穴-顶集穴(百会)、顶前、顶后、顶左、顶右穴(四神聪)、运动区。上肢取穴-肩凹穴(肩髃)、肩前穴、肩中穴、肩后穴、臂臑、肘外穴(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等。下肢取穴-髋穴(环跳)、承扶、大腿穴(风市)、足三里、血海、腘穴(委中)、阳陵泉、太冲等。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主。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玉液、哑门。手指握固加八邪、后溪。足内翻加丘墟、照海。

3.3.2 火灸治疗:①火灸:系利用火或热源直接或间接灸热人体表面的固定或非固定穴位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有艾蒿灸、木灸、卫生香灸及火炬灸之分,艾蒿灸是蒙医传统主要灸法,现临床多行艾蒿灸法。②取穴:头部取穴-顶集穴(百会),顶前、顶后、顶左、顶右穴(四神聪)、运动区。上肢取穴-肩凹穴(肩髃)、肩前穴、肩中穴、肩后穴、臂臑、肘外穴(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等。下肢取穴-髋穴(环跳)、承扶、大腿穴(风市)、足三里、血海、腘穴(委中)、阳陵泉、太冲等。③灸法:灸时根据病情每个部位用1~3 艾堆,间接灸时5 ~15min;若将艾蒿叶与草乌、石菖蒲、黑芸香等混用使用更为合适。

3.3.3 推拿治疗:按摩手法常用揉、捏法,亦可用配合其他手法。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中风病(萨病)患者的特点可分为3 个阶段进行治疗。①迟缓期:头面部手法以点按、扫散法、指揉法、鱼际揉法为主;肢体按摩法要略重,可采用点按、弹拨、拿法、指啄法、指揉法等,循经推拿。②痉挛期:轻柔、和缓,避免强刺激,以点按、一指弹、指振法为主,同时对关节要进行缓慢、有节律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其拮抗肌采用较重的手法如:滚法、点按、弹拨、拿法等,以促进肌力恢复。③恢复期:在穴位按摩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者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如上肢以伸展关节训练、下肢以屈曲关节训练为主,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3.3.4 放血治疗:系利用专制放血针,通过针刺人体某个部位可刺静脉的定点穴位,放出坏血(病血)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希日(火)型和琪素(空间)型中风病(萨病)患者若体质允许可行放血疗法。放血前用草乌、麝香、红花、黑种草子等泡过的药酒涂于待刺血管局部上肢取如通脉和(或)诺的嘎脉,下肢取金顺脉和(或)龙子脉微量放血。不能说话者则取舌脉、上唇窝、十指尖微量放血。

3.3.5 药浴治疗:系嘱患者入药水,通过浸泡一定程度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常行5 种药物浴:各取杜鹃叶、刺柏1 份,水柏枝、麻黄2 份,小白蒿3 分,每份1kg,加白芸香、决明子、朱砂、黑芸香、文官木各15g,再加麝粪或兔粪20g(可用羊粪和碱代替)等,制成的浴水做坐浴,21d 为1 个疗程,根据病情行2 ~3 个疗程。

4 结 果

基本痊愈的51%,显著进步的23%,进步的16%,无效的7%,恶化的3%。

5 讨 论

蒙医药治疗中风病(萨病)疗效可靠并有其独到之处。针对萨病(中风病)造成的偏瘫肢体关节强直及痉挛,采用单一蒙医药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而采用康复训练与蒙药浴浸泡、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本诊疗方案中的康复训练与蒙药浴浸泡、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作为本专病治疗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制定并优化诊疗方案、规范临床治疗常规、制定完善疗效评价标准体系。

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是中风病(萨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一直是本病临床治疗的难点,采用单一的蒙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采用蒙药结合放血疗法、针灸、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本方案的放血疗法有着独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系利用专制放血针,通过针刺人体某个部位可刺静脉的定点穴位,放出坏血(病血)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外治方法。放血疗法具有开窍、改善气血转运、镇痛、降温、解毒之功效,故处理中风病(萨病)的应激情况及希日(火)型和琪素(空间)型中风病(萨病)患者时结合传统放血疗法往往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有助于促进中风病(萨病)患者的语言功能的改善和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的尽早恢复。舌下静脉放血(舌脉、上唇窝、十指尖微量放血)疗法治疗萨病失语有着很好的确切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语言及吞咽功能,可作为本专病治疗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制定并优化诊疗方案、规范临床治疗常规、制定完善疗效评价标准体系。

萨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会并发严重的褥疮症状,对褥疮合并感染,单一的常规蒙药内服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临床中使用蒙药嘎木珠尔散涂抹于患处结合外治熏蒸、照射治疗,对褥疮愈合效果肯定。

猜你喜欢
芸香中风病蒙药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书香究竟是什么香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是一种什么香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蒙药让·阿嘎日-8口服液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