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圈在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

2015-01-24 02: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圈员危重品管圈

范 洁 鲁 琦

(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儿童重症监护室,安徽 合肥 230001)

品质管理圈在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

范 洁鲁 琦

(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儿童重症监护室,安徽 合肥 230001)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提高NICU的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圈员共同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6%降低至活动后的5.4%。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效果显著,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增强了护士团队的凝聚力。

品管圈;早产儿;压疮

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简称品管圈,指由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作工具,以全员参与者的方式对自己工作场所的质量管理项进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以达到不断对自己的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1]。2013年 10月我科在护理部指导下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2014年3月3日至8月31日,我科开展了以“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品管圈概况

1.1“品管圈”成员:由全科24例护士自愿报名参加,最终选出6例组成,其中主管护师2例,护师4例;本科学历2例,大专学历4例,投票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任辅导员。

1.2圈名及寓意:由6名圈员投票选出“天使圈”作为圈名,取其义为:NICU的患儿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天使,因早产生命需要白衣天使来照顾。

2 方 法

2.1活动方法与周期:由圈员主动提出、组织头脑风暴式讨论,依据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原则,选定并解决与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以“降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实施日期为2014年3月3日到2014年8月31日共计26周。每1~2周开展品管圈活动1次,每次活动1 h左右,每月召开圈会。

2.2主题选定与现状调查:美国褥疮协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提出了经典的四度压疮分期[3],具体描述如下:一期:皮肤完整,与身体邻近或对称部位相比,可出现皮肤温度、硬度、感觉等改变。肤色浅者表现为局部持续红斑;肤色深者表现为局部持续发红或发紫。二期:表皮、真皮或包括二者在内的部分皮肤破损;溃疡表浅,表现为皮肤磨损、水泡或凹坑。三期:全层皮肤破损,皮下组织受损或坏死,可延及但不穿透皮下筋膜;表现为较深的凹坑,可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害。四期:全层皮肤破损,深度组织坏死,肌肉、骨或肌腱、关节或关节囊等支持性结构受损;可出现邻近组织破坏和窦道形成。2013年12月由圈员统计我科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1日住院危重早产儿人数为231例,共计发生压疮43例,其中1期35例,二期5例,三期3例,四期0例,压疮发生率为18.6%,经讨论后选定“降低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为此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2.3解析:组织圈员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圈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从“人”、“事”、“物”三个方面来分析为何早产儿压疮发生率高的原因,结果找出各方面原因共计8条,其中主要原因3条,分别是评估系统不科学;早产儿皮肤娇嫩;危重早产儿常使用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机械通气,静脉留置针置管。

2.4对策实施:针对以上原因,全体圈员召开“降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的主题科会,通过头脑风暴法寻求改善对策,并针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3条对策并改善实施,针对每一对策有效把握环节质量,由护士长加强监督,规范执行力。

2.4.1制定科学的评估系统:评估系统由量表、预防措施和动态评估三部分组成。此量表是Huffines[4]根据Braden量表提出的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Neonatal Skin Risk Assesment Scale,NSARS),包括一般生理情况、精神状态、移动、活动、营养和潮湿6项指标。总分6~24分,得分越高危险越大,≥13分的这类患儿皮肤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风险,护士每日根据6项指标对早产儿进行从头到脚的皮肤风险评估。

2.4.2随着生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出生率也是不断增加。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皮肤发育非常不成熟,呈鲜红薄嫩,水肿发亮,皮下脂肪少,极易受到破坏引发严重的问题如感染、体液丢失等,因此皮肤护理相当重要[4]。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防止各种管道放置在患儿身下,避免局部皮肤受压,发生压疮;同时要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平整、干燥,特别是柔软,针对这一问题,经圈员讨论,集思广益,制作并使用水袋取得良好效果。水袋制作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选取无破损的医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向内注入32~36 ℃温水150~200 mL,系紧袋口,选用柔软布料将其包裹垫于早产儿身下,防止危重早产儿的皮肤发生压疮。

2.4.3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心电监护、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机械通气、静脉留置针置管等治疗护理。使用经皮氧饱和度(TcSO2)监测时需将传感器正确放置于患儿手、足、耳垂或手腕处,确保接触良好,注意观察患儿局部皮肤情况,定时更换传感器探头位置,防止局部皮肤损伤[5]。危重早产儿经常使用机械通气。对于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患儿需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来保护鼻部皮肤及额颞部受压皮肤并密切观察皮肤受压情况;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儿需使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来保护面颊部胶布粘着处的皮肤。妥善固定静脉留置针的针柄,避免局部皮肤受压,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 结 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较活动前明显降低,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8.6%降低至活动后的5.4%,目标达成率为70.97%。品管圈活动完成了预期目标,并且取得一系列无形成果:实际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提高NICU临床护理质量;增强圈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提升了圈员自信心。

4 讨 论

4.1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圈员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品管圈活动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6]。本次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法,全员参与,找出科内最近一段时间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几个待选主题,经过打分最后确定目前最具紧迫性和可行性的主题,使活动的开展不拘于形式,并且保证后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而且圈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学习、工作的热情,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增强工作信心,另一方面提高了护士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

4.2品管圈活动大大提升了圈员们的科研意识。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7]。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要求圈员们从问题的紧迫性、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预期效果、圈能力等方面来确立活动的主题,确定主题后圈员们积极查找文献、翻看教科书、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再尝试着去解决与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体圈员在危重早产儿压疮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同时,护理科研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4.3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不足。我科首次开展品管圈活动,经过6个月的改进,危重早产儿的压疮发生率尚未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值0%,在整个改进过程中,改进效果差的地方,可作为下一次的活动主题,真正实现QCC持续改进的目标。

[1]钟朝嵩.QCC品管圈实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9.

[2]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4):1103-1104.

[3]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staging report.[EB].2004-04-15.

[4]Huffines B,Logsdon MC. The neonatal skin risk assessment scale for predictingskin breakdown in neonates[J].Issues Compr Pediatr Nurs,1997,20(2):103-114.

[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2版[S].2011-06-15.

[6]王秀芳.品管圈活动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医学,2011,9(4):1090.

[7]张苏亚.护理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6):558-560.

R47

A

1671-8194(2015)16-0295-02

猜你喜欢
圈员危重品管圈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