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

2015-01-26 02:31种树彬兰海梅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佛山5282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总苷入选者白芍

种树彬 兰海梅 曾 抗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佛山 528200)

湿疹的发病原因较复杂,许多学者认为是辅助T淋巴细胞(Th1/Th2)表达失衡起到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有不少报道显示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在该病的发病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湿疹的发展需要白细胞通过细胞毒作用释放细胞因子,进而对皮肤的细胞产生损伤作用〔1〕。白芍总苷是从白芍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平衡、抗炎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湿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以及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70例(研究组),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湿疹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9~75〔平均(42.3±0.2)〕岁。另外选取健康者40例(对照组),排除相关性的皮肤疾病和系统性的疾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5〔平均(43.1±0.4)〕岁,根据湿疹发病情况分为急性期组(20例)、亚急性期组(25例)和慢性期组(2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从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芍总苷组(35例)和非白芍总苷组(35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生产厂家: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40308),每日10 mg,其中白芍总苷组白芍总苷胶囊(生产厂家: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923)0.6 g/次,2次/d,连续应用1个月。

1.2.2 实验方法 抽取所有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于自然状态下静置30 min,然后离心分离血清,将其放置于-80℃的低温冰箱中待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组入选者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 mRNA表达;应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选者IL-17和IL-23蛋白的表达,同时抽取治疗后血热湿盛型30例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 ml,应用上述方法检测血清中 IL-17和IL-2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IL-17和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研究组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03)、(1.04±0.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7±0.19)、(1.68 ±0.23)(t=23.352、23.323,P=0.001、0.001)。

2.2 各组IL-17和IL-23蛋白表达水平 急性期组IL-17、IL-23蛋白含量(86.91±2.03)ng/L、(68.78±1.03)ng/L,显著高于慢性期组(63.21±0.21)ng/L、(48.32±0.27)ng/L和对照组(34.02 ±0.19)ng/L、(29.67 ±0.18)ng/L(t=9.592,10.232,P=0.025,0.021;t=10.532,11.223,P=0.018,0.013);亚急性期组外周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分别为(78.03±10.01)ng/L、(63.02±0.13)ng/L,均显著高于慢性期组和对照组(t=9.892,10.032,P=0.024,0.019;t=10.132,11.023,P=0.019,0.015)。

2.3 白芍总苷组和非白芍总苷组IL-17和IL-23蛋白比较 白芍总苷组治疗前后IL-17和IL-23蛋白下降程度为(0.49±0.01)ng/L、(0.51±0.02)ng/L,显著大于非白芍总苷组(0.021 ±0.12)ng/L、(0.23 ±0.04)ng/L(t=9.978,9.426,P=0.027,0.029)。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Th1和Th2处于动态平衡,可以通过分泌具有不同作用的细胞因子进行相互抑制,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Th1和Th2的分泌会处于失衡状态,进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也包括湿疹〔3,4〕,其中 Th17 是 CD4+细胞中的一种亚型,可以表达转录并产生IL-17A以及IL-17F。研究显示〔5〕,Th17对机体抵抗病原体中有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参与到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IL-17是一种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微生物感染能显著导致IL-17的产生增加,IL-17可以提供粒细胞的局部存活,也可以发挥趋化因子作用来调动中性粒细胞。除此之外〔6,7〕,该物质还可以调节角质细胞中的固有免疫作用,促进IL-6以及IL-8释放,和干扰素(IFN)-γ具有协同作用,诱导角质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引起T细胞的黏附性增强,使Fas-FasL介导的角质细胞T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进而使湿疹皮肤反应中T细胞的效应机制有放大作用〔8〕。

本研究充分说明IL-17和IL-23在湿疹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9〕。白芍是一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白芍总苷是从白芍的干燥根中提取出来的,该物质对炎症性病理细胞和体液免疫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免疫活性的产生均具有低浓度促进以及高浓度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10,11〕。本研究进一步说明白芍总苷可以通过降低IL-17和IL-23的表达起到抑制湿疹的作用。

综上所述,湿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机制较复杂,IL-17和IL-23在湿疹患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的表达显著增加,白芍总苷对IL-17和IL-23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应用于湿疹的治疗。

1 杨宪鲁,王海燕,苏 芳,等.NB-UVB治疗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IL-17,IL-23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1):1103-4,1113.

2 Just AC,Whyatt RM,Perzanowski MS,et al.Prenatal exposure to butylbenzyl phthalate and early eczema in an urban cohort〔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2;120(10):1475-80.

3 马 蕾,高梅兰,薛海波,等.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及IL-17和IL-2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891-4.

4 Santer M,Burgess H,Yardley L,et al.Experiences of carers managing childhood eczema and their views on its treatment:a qualitative study〔J〕.Br J Gen Pract,2012;62(597):e261-7.

5 王 瑜,曾 果,朱彩蓉,等.益生菌对婴儿湿疹及特应性湿疹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372-8.

6 Clayton T,Asher MI,Crane J.et al.Time trends,ethnicity and risk factors for eczema in New Zealand children:ISAAC Phase Three〔J〕.Asia Pac Allergy,2013;3(3):161-78.

7 杨 琳,刘文力,金 宁,等.儿童湿疹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1):1174-7.

8 Silverberg JI,Hanifin J,Simpson EL.Climatic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eczema preva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J Invest Dermatol,2013;133(7):1752-9.

9 吴冬梅.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67-8.

10 黎昌强,余 媛,廖勇梅,等.白芍总苷治疗嗜酸细胞增高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376-7,380.

11 杨长志,钱齐宏,朱婷婷,等.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9):701-2.

猜你喜欢
总苷入选者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多学科交融为生态政策把脉——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杨武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芍总苷干预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及青少年血压高值人群 饮食结构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