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无证行医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5-01-27 02:37任敬民杨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医卫生医疗

任敬民 杨红梅

1.山东省寿光市卫生监督大队,山东寿光 262700;2.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护理科, 山东寿光 262700

1 人口、医疗及无证行医现状

1.1 人口及医疗现状

某市为县级市,国家级百强县,辖区内有常住人口110万,其中有15万外来人口,截止2014年有公立医疗机构26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室721处,总床位4680张,私立医疗机构8处,床位129张,二者相加共有床位4809张。平均每千人有床位4张。

1.2 无证行医现状

2013—2014 年某市查处发现无证行医场所102家,取缔45家,罚款743423元,没收违法所得54628元。其中在城乡结合部发现13家,乡镇镇直发现21家,行政村发现68家,其中偏僻小乡村占比达66%。现场调查发现无证行医点有119人非法从事医疗活动,就诊病人共有457人,身份为外来打工者387人,其余为当地人员。以上这些只是检查中发现的人数,很多无证行医者跟检查人员打“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大量“黑诊所”隐秘存在,其实际无证行医者要多。

2 无证行医存在的原因

①医保联网工作存在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异地就医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滞后状况。现今的经济发展已是人流物流高度快速,这就要求政府特别是卫生及医保部门加速异地就医工作执行的力度,使广大群众能快速而高质的享受正规医疗服务[1]。

②某市农村乡镇企业经济发达,当地有大量的外来务工者,对医疗需求大,特别是农闲时,外地务工人员大量进入本地;另外很多无证行医者地点隐蔽或藏在家里行医,取证很困难,处理难回潮快;再者随着一些偏僻村的卫生室效益不佳而合并,更使一些无证行医者大行其道钻了空子。

③无证行医利润高成本低、部分群众对其危害认识不足。无证行医者只要租个临时房屋甚至流动设点就能开展诊疗活动;一些无证行医者“服务意识”很强,跟着务工流、劳务市场、集贸市场走,非法行医大兴其道。社会上部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为图方便或为省钱而去就诊,也纵容了“黑诊所”的存在。

④无证行医出现职业化经验化长期化现象。无证行医违法者知道卫生部门无权限制其人身自由,一旦被查就跑路了之;有的就在家里开设诊所,平常关门打针,卫生人员发现也无法进入民宅检查。这给执法取证、取缔带来很大困难,有时为了能找到违法证据甚至给卫生执法人员自身带来执法危险。对于执法人员的处罚,由于无证行医人员事前往往藏匿大部分非法医疗器械和药品,“细水长流”,导致不能给其有力的打击;而在事后由于非法行医者的逃逸,也给法院的执行带来困难,使其很多非法行医处罚案件得不到执行。这种情况纵容了无证行医者的非法行径,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治序。

⑤相对无证行医现实,执法力量不足、手段有限。某市从事医疗执法监督的人员有6人,同时肩负对全市34家医疗机构、721处卫生服务室的监管和打击无证行医工作,执法力量力不从心、做不到完全监管到位。监督人员素质较低,6人中无本科毕业生,只有4名中专生;由于人员少,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法律业务学习交流较少;人员素质低,装备也不足,平时只有一辆小面包使用,取证设备简陋,相机、录音笔由于经常使用,损坏严重不堪使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些领导对无证行医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到其具有的极大危害性,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打击无证行医行为的力度;一些与其他部门协同才能有效进行的工作迟迟无法开展。加之随着前几年药监部门监督检查工作方法的改变,原来药监检测收费的方式改为不收费药检,也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减弱了药监部门的市场监管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也削弱了对无证行医者的打击力度。

⑥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头重脚轻”。某市在市级医疗资源包括医生、仪器配备上很全面,有CT、磁共振等先进仪器,全市有名的医生都在市级医疗单位,而在乡镇医院这一切则很少,有的医院甚至快沦为大型卫生室的惨状。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外来务工者,特别是一些低收入人群往往负担不起,这时送上门的价格低廉的“黑诊所”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在一些小村、小社区采取合并卫生服务室的措施,这也给那些不法的无证行医者钻了空子,使其有了生存空间。

分析综述:以上是导致某市无证行医屡禁不止的主因,其治理绝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能否走出新的卫生监管模式,有效的打击无证行医行为,考验着卫生执法部门。

3 建议

①加强异地就医结算及医保联网工作力度速度,扩大完善全民医保覆盖面,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医保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简化异地就医的程序,加快完善全省各地区医保联网,扩大医保覆盖面。医保及卫生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检查,促使其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回扣、杜绝开大方、过度治疗现象。[2]政府部门特别要加强对基层医疗部门的扶持力度,在市级医疗单位人员职称晋升前一定要有基层服务经历;对于长期在基层从事医疗的中高级医务人员,要在职称晋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在工资奖金补助上给予提高档次,从而使其在基层呆的住、干的有劲。在仪器配备上,对于那些偏远乡镇多与政策上照顾,卫生部门要加强市级公立医疗单位的仪器管理,对于其利用不高而乡镇急需的仪器及时进行划拨调转,及时方便基层广大人民的需要[3]。

②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打击无证行医行为的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宣传攻势、增强全民自我保护意识。将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将打击无证行医工作纳入社区干部绩效考核中;对于存在于偏僻村落及背街小巷中的黑医游医,各级政府要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高度加以管理[4]。卫生行政部门一把手要亲临一线,卫生公安两部们要联合执法,对逃避监管和暴力阻碍卫生部门执法的要依法采取措施;与药监、工商、城管部门加强沟通并联合执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除联合执法外,在平时检查中发现无证行医的情况及时互相通报,对药品零售、劳务市场、集贸市场等领域存在的无证行医行为及时进行打击。建立无证行医举报制度,高额奖励举报人;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揭露无证行医的危害性,[5]特别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尤其加强对乡村劳务及集贸市场的管理,要让各种市场固定化、正规化,在劳务市场要有宣传版面,公布无证行医者的信息,让其成为过街老鼠。

③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无证行医者的违法成本。非法行医对人的健康权构成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在当今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危害人类健康的情况下,某市这几年艾滋病的传播及感染人数有了不小的扩展!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为应对“即将发生社会安全事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适用于无证行医场所的当场查封,其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也不属于行政处罚,不受繁杂程序的制约,从而提高执法效率[6]。对于当今讲求依法行政、有效行政执法有着重大意义。

④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是打击无证行医的主力军,要让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加大队伍建设及执法装备的配备力度,加强人员特别现有人员的稳定及培训力度,提高执法素质;加强人员配置,针对无证行医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要单设部门科室予以专项打击;加强机动工具、取证设备、信息工具的配备,提高其科技含量及工作的有效性。卫生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这是做好打击无证行医工作的根本。

[1] 吴寅莹,时福礼,甄立军,等.对非法行医主客体人群的认知和行为动机研究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3(2):114-116.

[2] 冯斌,张玉梅.北京市某区流动人口对非法行医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5):442-447.

[3] 叶长玲.浅析新时期医疗卫生投诉举报的特点及处理原则[J].中国卫生法制,2011(2):28-29.

[4] 冯权新,朱浴晖,谢伊.福田区103宗社会医疗机构行政处罚案件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47-48

[5] 丁小平.关于非法行医追究非法经营罪的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6):590-593.

[6] 黎湘伟. 无证行医存在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S1):210-212

猜你喜欢
行医卫生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外国人来华行医不应免试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卫生歌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