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的临床措施

2015-01-27 09:47郭美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4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保健饮食

郭美华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现在老年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对老年人的生命会造成极大影响,所以对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护理方式,全方面进行护理,要及时的帮助患者能够减轻病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全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并随机回访所有患者中的100例患者,其回访期限为2个月,依照患者的恢复效果,总结医护人员所实施的健康指导以及预防保健的措施。

1.2 方法

为所有住院的患者实施护理,在出院时进行专业的检查,而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改善,还有一部分患者的病症得到一定改善。

1.3 预防指导

预防指导分为,一级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将心脑血管发病的关键因素作为基点,特别针对脑血栓、发心病等未发生的人群但存在一定危险的人群入手,并进行重点的干预,以此避免此类疾病发生。而二级的预防就是将心脑血管病以及发病的患者作为预防的对象,在一级的预防基础中,深入的找寻可控因素,将其进行干预[1]。不仅如此,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科学的用药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以此有效的控制心肌梗死等症状,将患者的致残及致死率有效降低,具体如下:①协助患者进行自我控制,需要按时并长期服用此病的药物,避免会出现吃吃停停的情况出现,而且在整个服药过程中,要依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做到戒酒戒烟。②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所有相关的人群了解预防知识,并且要从平时生活中的情绪以及饮食等方面来进行控制。

1.4 保健策略

1.4.1 运动护理干预 在心脑血管的护理方法中,运动护理是非常有疗效的一个方法,因为适当的进行运动能将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大大增加,以此将血糖降低。由于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而且还与高心脑血管病症合并,所以也许会出现脑、心以及下肢动脉硬化,因此制定出安全的运动计划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2]。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个人爱好以及病情等,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合的运动项目以及力度,切记运动要循序渐进,如果运动太猛,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在进行运动前要进行10 min左右的放松以及热身,每周最好能进行4次左右的运动,每次最好保持在30 min左右。

1.4.2 出院指导 一般来说,高血压是要终身服药的,如果患者出院后没得到综合性的护理,那么就会因为出院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依从性[3]。有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有所提高,从而也使患者好自身的行为引起重视。其健康教育当中包含了:分析心脑血管的病因,还有如何正确用药,以及学会发生了疾病并发症等。而护理人员也要根据患者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文化水平,应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对适当运动以及饮食合理的重要意义,要叮嘱患者能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尽量保证生活习惯良好,以此使饮食失误造成病情加剧的情况减少。

1.5 健康指导

1.5.1 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必须清楚知道哪些心脑血管药品适用于老年人,该怎么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这些药,如果需要联合使用降心脑血管药品,应该掌握哪些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及时的处理。另外,护理人员要定期为患者测量心脑血管,也可以指导患者在家自己测心脑血管指标。1.5.2饮食指导 一般来说,饮食护理主要是对饮食进行相应的控制以及合理的搭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依照病人的口味与喜好,根据所需要摄入的热量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设计,争取做到每一餐都是按时按量,同时还要使家属也参与进饮食搭配中来,因为有研究表面,如果家属能一同进行饮食设计那么会使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的提高,对患者康复非常有利[4]。患者不宜摄入酒或者咖啡等饮品,而且必须要禁烟,其食盐的摄入量也要严格控制,每一天的耐盐摄入量最好在5 g以下最佳、对饮食的控制能将患者体重有效的控制,也能使患者的高血压等病症控制住。

1.6 随访调查

将医院制作的调查访问表作为依据,分别从服药状况、心理状态、饮食习惯、护理满意度以及作息习惯等方面,随机访问100例患者。

2 结果

100例患者在深入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方式以及预防策略的基础上,依照医护人员所提出的建议,进行科学的管理及控制,使临床症状能有效的减轻,并将并发症的发病率很好的降低,避免疾病能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如此,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素质,确保患者的治愈率,还能很好控制心脑血管病。并且接受了健康指导以及预防保健的患者能有满意的护理结果。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在目前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死亡率偏高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首先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时了解新的护理知识,增强责任、风险意识,对护理流程进行完善,并制定出有效措施。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健康指导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必须与其密切沟通,对患者各种不良心理及时进行疏导,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按时进食,按时服药。患者要尽量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饮食要避免高心脑血管的禁忌食物,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平常可以多听听音乐,保持心情放松,有利于控制心脑血管。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患者在情绪上容易出现情绪激动、思想顾虑很多以及绝望,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病情恶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主要表现的心理干扰有应激心理、抵抗心理、猜疑心理、绝望心理以及忧虑心理[5]。研究表明,这些不良心理的出现,会促使末梢神经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导致心脑血管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这是,医护人员更要对多多关注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心理的原因及情况,进行耐心的抚慰和劝导,最重要的是要与他们主动进行沟通,给与他们精神支持,减缓他们的精神压力,使其能够树立康复的信心,能对护理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健康指导及预防保健应用于心脑血管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1]张新娟,刘霞,何青秀.刍议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的临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8):476-477.

[2]陈金宏.老年保健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预警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8(7):144-145.

[3]王文良,姜祝平.8232名机关干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情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5,1(6):32-33.

[4]张文杰,郭志军,王建设.泉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现状及卫生需求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9(7):38-39.

[5]苏婕.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在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实证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7(6):166-167.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保健饮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春节饮食有“三要”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