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研究评述

2015-01-29 12:35
关键词:传播媒介检索大众

马 婷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传媒与文化的相互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内容,传播媒介与少数族裔的关系研究一直是传媒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力图对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一个概略的梳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整个中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场转型带来的变化中,各个少数民族的“面貌”如何?换句话说,国内的55个少数民族在这场经济转型、文化流变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民族心理是如何调适等等关乎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进步。

在这场急速的转变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是与之相伴,并相辅相成的。媒介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也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国内5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社会转型,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大众传播媒介作用是什么?这55个少数民族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过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效果?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心理的调适、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动态的发展历史,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多方面地立体化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本文从知网上,以“报纸”与 “少数民族”;“广播”与“少数民族”;“电视”或“卫视”与“少数民族”;“互联网”或“网络”与“少数民族”;“新媒体”或“新媒介”与少数民族;“媒介”与“民族”;五组关键词检索论文,剔除无关联性论文和重复出现论文,共有1141篇论文符合本文研究主题,论文时间截止为2013年(参看表1)。同时,在亚马逊、当当、淘宝、孔夫子等网站上检索书籍,共有25部书籍符合本文研究主题,其中有两部书籍出版于2014年。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是以这1141篇论文和25部书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大众传播媒介和少数民族研究的现状。

1.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中笼统性的研究比例最高,而新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比例最少

本文根据检索关键词得到1141篇论文符合本研究主题,在检索出的论文中,根据媒介形态分为“报纸与少数民族”、“广播与少数民族”,“电视与少数民族”,“网络与少数民族”,“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五类,其他无法归入上述五类的归入“媒介与民族”一类,共六组研究主题。各类组的有效论文数量参看表1。

表1 本文各族关键词检索出的论文和有效论文

图1 各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数量比例

根据图1所示,在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类别中,比例最高的是“媒介与民族”,比例最低的是“新媒体与少数民族”。这种比例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媒体演进的时间较晚,研究成果也比较少。

2.国内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研究的起步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相关成果中,论文共有1141篇,论文时间截止为2013年。从表2的时间上来看,在1990年以前,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报纸的研究,到了2004年以后,各种媒体形态都开始形成研究的热潮,2010年到达高峰,参看图1,特别是关于新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相对集中在2010年以后。

表2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各时间段研究数量表

图2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论文各时间段成果分布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的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形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可以说,在国内,是一个很新的研究领域。从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时间分布上,呈现出波浪形的特点,在2000年后开始形成研究的热潮,2010-2013年达到高潮,各类研究成果集中出现,蔚为大观,特别是2012年有6部书籍出版。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时间分布也体现了与媒体发展的伴生性,1989年以前主要围绕报纸展开研究,2010年以后新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图3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出版书籍时间及数量

3.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关注点是传统民族聚居区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这种分布也体现在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中,在1141篇论文中,只有293篇论文能够清晰辨明作者研究对象所在的区域,其他848篇都是笼统指代 “少数民族”“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西南地区”等。也就是说超过75%的研究中,少数民族只是“模糊的存在”[1]。

在这293篇能够辨明研究对象所在区域中,分布也不均衡,参加表3。例如,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研究篇幅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2篇。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依然主要关注传统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传统的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确也便于考察一个民族整体上对媒介的使用,以及媒介对民族文化生活各方面的影响。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离开传统的聚居区,进入到东中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少数民族的流动人口,以及一些已经长期在这些大中型城市生活了几代人的少数民族群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有待学界研究。

表3 293篇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研究对象分布区域

续表3

4.国内大众传媒和少数民族的研究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在国内,少数民族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为主体民族汉族的人口数量超过了91%,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9%。

在本文检索出的1141篇论文中,有183篇论文是做具体的某个民族的个案分析,其分布数量见表4。

表4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中183篇个案研究对象及数量表

续表4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所检索到的文章中,仍然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

5.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检索出来的文章,根据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为“报纸与少数民族”、“广播与少数民族”,“电视与少数民族”,“网络与少数民族”,“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五类与媒介形态有关,其他无法归入这五类的,单列一类“媒介与民族”。在“媒介与民族”这一类中,论文数量275篇,主要的研究面向见表5。

表5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的研究面向分布

研究面向分布体现了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虽然涉及了许多问题,但是依然显得单薄研究有待更深入。

目前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思潮,也影响了学术界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

(2)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边和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远离城市,增加了研究难度。

(3)现象性研究多,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有深度的,全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少数民族受众,对于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社会变迁、文化流变、社会转型等问题。

(4)对传统问题研究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的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媒介使用效果等方面仍显不足。

三、发展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研究的问题建议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发韧阶段。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是一个矿藏非常丰富的研究领域。国内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还需做出如下的努力。

首先:需要政策的支持及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很多少数民族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裹挟之下,民族文化急剧变化,民族发展与转型二维合一,这些变化对少数民族的生活、思想、心理都造成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有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维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需要加大对资金力度的支持。少数民族的分布偏远,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本较高,是造成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研究匮乏的一个重要因素。少数民族的社会转型和民族发展是关乎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对这一研究领域需要政府与社会加大资金投入的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展开研究工作。

再次,需要组建有实力的研究团队,培养研究人才。少数民族的社会转型和民族发展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而这项研究又是长期的,因此,需要组建有实力的研究团队,培养研究人员,对少数民族的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媒介效果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社会转型和民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进行长期跟踪调查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关系研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宝藏,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华夏民族凝聚力的强化,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多层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张媛.模糊的“他者”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众传播媒介形象再现——基于《北京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1979-2010)[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2):17-23.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检索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