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教学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

2015-01-31 03:13单桂军唐国钢
镇江高专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系部教学设备仪器设备

周 军,单桂军,唐国钢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a. 实训中心; b.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以实践教学需求为导向,改革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

周 军a,单桂军a,唐国钢b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a. 实训中心; b.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学设备利用率低、责权不明确、难以形成有利于采购方的市场优势等问题。应该以教学需求为目标,改革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制度,严格实施项目化管理,统筹调配和科学购置仪器设备,培养高素质采购队伍,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的现代化设备采购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设备采购;管理体制

2014年6月,全国第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方向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软硬件设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物质基础,反映着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办学水平。多年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各高职院校也都高度重视设备采购工作,加大对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大大改善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实训环境。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底子比较薄[1],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还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实训室建设脱离教学需求实际[2],在管理体制、项目可行性论证、实践教学需求关联度和科学购置仪器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就如何推进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的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1 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需求不明确,高职教学设备利用率低

教学设备购置最基本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但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采购工作缺乏战略性规划。设备需求部门在申报采购计划时,没有结合专业、教学和科研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没有严格遵循采购制度及流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都很大,精力有限;二是部分采购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差。部分系部负责人经常以时间紧、任务重为由擅自制定采购计划,甚至在销售厂家的游说下直接以销售厂家的设备参数为蓝本申报采购计划。以上种种,致使所谓的采购方案脱离教学实际,有可能成为教学羁绊,造成部分教学资源的浪费。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具有高职特色的设备采购计划,盲目照搬综合性、研究型本科院校的设备购置计划,而忽视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脱离专业教学和就业市场实际,片面追求高性能、高配置的研究型设备,这是偏离高职应用型办学目标的。教学设备采购缺乏前期论证和后期评估,致使许多教学设备盲目投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而教学急需的设备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购置。

1.2采购部门责权不明确,采购效率低

多年来,高职院校设备采购部门的体制关系没有理顺,导致采购效率偏低。据了解,江苏省高职院校的设备采购权限有的归属教务处,有的归属资产管理处,有的归属实训中心。设备采购部门机构设置不同,或称“实验室管理处”,为中层机构,管理全校(院)的教学、行政和科研等设备采购;或称“教学设备科”,为科级机构,管理基本教学设备采购。设备采购部门执行具体采购任务时,根据采购政策行使采购权利。部分教学和科研部门对国家、省、市的政府采购政策不熟悉,对本部门的采购范围不清楚,如政府采购目录中指定的设备必须依法集中采购,部分单位仍违规自行采购。

1.3设备采购难以形成有利于采购方的市场优势

受制于学校规模、知名度以及与行业企业关联度等因素,多数高职院校设备购置资金来源渠道较窄。同时,高职院校学科门类较多、专业划分较细,往往设备采购品种较多,需求量较少。同一院校各系部申报的采购计划多是大同小异,却没有考虑同类型设备集中采购,不能形成量大价低的采购优势。

2 围绕教学需求,改革高职设备采购工作

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建立健全符合高职特色发展的设备采购制度,紧紧围绕教学需求,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设备采购工作的开拓创新。针对设备采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出台一系列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大力培养和引进专职人才,成立一支讲政治、业务精、素质高的设备采购队伍。在采购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统筹协调,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3],实现采购方利益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发展。

2.1加强设备采购制度建设

应在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设备采购法规的基础上,修订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设备采购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一套既符合学校发展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制定出台的《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内容包含仪器设备及配件采购计划的申报、审批和招投标,设备的安装和验收,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仪器设备的维修,低值耐用品的管理,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赔偿,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调出及离退休人员的固定资产交接管理办法,镇江高专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

制度建设是基础,关键在于能否顺利执行,这是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关键。为此,镇江高专专门成立由纪委牵头,审计、招标、财务、教务和实训部门组成的监督小组,每年定期由纪委书记和分管校领导主持召开设备采购工作会议,审议重要设备采购招投标事宜,检查当期设备采购程序是否规范,并及时总结经验,以利于下一阶段设备采购工作的顺利实施。

2.2规范设备采购项目化管理

采购项目化管理是高职院校设备采购的一项重要工作。系部采购行政、教学和实训急需或必备的仪器设备及耗材都必须先立项,并提交设备采购可行性项目论证报告。报告的内容必须包含立项理由、专业需求、设备参数及市场价格,系部初审专家论证报告。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学校召集由校领导、资产部门负责人、专职设备采购工作人员、系部相关专业负责人以及纪委、审计、财务人员组成的专家论证委员会,每学年集中召开若干次设备采购审核及论证会议,审定当年学校的仪器设备经费投入规模、投入方向[4],把有限的设备经费用于学校急需和符合未来专业发展方向的实训设备。专家论证委员会由多部门组成,根据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示原则,审核和论证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规范操作,并且有专职部门严格把关,避免了暗箱操作。

2.3科学调配和采购设备

高职院校专业门类和学科设置繁杂,每个学科及相关专业需求不同,教学所需的设备也不尽相同。若按照每一个专业需求采购仪器设备,就会因采购种类多、数量少导致设备单价偏高,从而使采购总价上升,严重损害采购方利益[5]。为避免出现不利于采购方的局面,必须严格规定采购期限,一般以1学期或1学年为期制定设备采购计划。对于系部各专业提出不同种类的采购需求,尽最大可能求同存异。第一,尽可能合并相同类别的设备需求,力争每批次设备采购都达到一定数量或规模,做到量大价低,这是采购方和供应商都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第二,对于不能合并的不同类别设备,可以考虑延长采购期限,从而形成有利于采购方的采购优势。第三,对于以上情况之外的设备采购,可以把这些不同类型设备分成不同标段,合并成一个总的采购计划,尽可能由一个供应商或几个供应商联合投标,力争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2.4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实训设施

国家近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各高职院校的仪器设备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专业教学设备越来越高档和精密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如何购置和使用好这些实训资源,使之发挥最佳实训教学性价比,是当前高职校设备采购和管理普遍面临的现实课题[6]。

镇江高专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逐步形成系部建立实训室(实训基地或检测中心),学校成立实训中心的二级管理模式。系部实训室(实训基地或检测中心)统筹管理本系实训设备的计划申请、采购论证及耗材申请。校实训中心负责统筹审核系部采购计划及耗材申请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论证,参与制定设备管理、采购等规章制度,定期指导和检查系部实训室工作,代表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洽谈设备开放共享事宜。

传统分散的设备管理模式,容易各自为政。设备归属于系部管理后,由于一些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和维护复杂且使用成本较高,本系部教师申请使用设备比较方便,别的系部教师申请使用时,往往难上加难。甚至有些教授动用自己课题经费申请采购回来的设备,无形中变成该教师“私有”财产,只有本课题组成员可以无偿使用,其他非课题组成员却无法使用。凡此种种,使得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了国有资产浪费。学校成立专门机构(如实训中心)代表学校统一行使设备管理权,打破部门、教研室和个人的管理障碍,可以形成整体规模,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开展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方便、及时地完成仪器设备管理、保养和维护,合理配置专业实验人员。此外,在专门机构统一行使管理权的基础上,可以跨系部建立综合(基础)性实训中心,如网络中心、现教中心或者检测(分析)中心等。

2.5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设备采购队伍

现代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供需双方只有认真分析市场趋势,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动态,才能够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和管理者,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市场调研和考察工作,掌握高职教学设备市场最新的产品资料,了解设备参数、型号、用途和售后信息,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需求理性分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7]。为此,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学术研讨和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采购人员成本意识与价值分析能力、预测能力、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只有这样,设备采购人员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结合本校教学需求分析比较多家供应商设备资料,采取最有利于学校教学实际的采购方案,真正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

3 结束语

立足于高职院校教学需求,推动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的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条件,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高职院校设备采购工作改革任重而道远,应在遵循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发展的成功之路。

[1] 李会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84-87.

[2] 杜蜀宾.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64-65.

[3] 胡国庆,郑哲. 高校招标采购的监督制约机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205-208.

[4] 李川鏐,赵光旭. 高校仪器设备购置中的问题及思考[J]. 机械管理开发,2011,119(1):178-179.

[5] 刘瑾琦,侯文海. 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208-212.

[6]龙跃,曾午铃,陈靖,等.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研究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95-198.

[7]左铁镛. 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5.

〔责任编辑:胡 菲〕

Reform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equipmentprocurementworkbasedontheneedofpracticeteaching

ZHOU Juna,SHAN Gui-juna,TANG Guo-gangb

(a. Training Center; b. School of Chemical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Zhenjiang College,Zhenjiang 212003,China)

At present,teaching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in som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responsibility is not clear,and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a conducive to the buyer’s market advantage. Setting the needs of pactice teaching as the goal,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reform the equipment procurement policy,strictly implement the preject-based management,co-ordinate the deployment and purchase equipment scientifically cultivate high-quality workers in procurement and build a modern system of equipment procu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teaching; equip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2015-03-05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立项课题(GS2013YB32);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GZGZ-2014121025)

周 军(1974—),男,安徽肥西人,高级实验师,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数据挖掘研究;单桂军(1969—),男,江苏泰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网络安全研究。

G48

:C

:1008-8148(2015)03-0015-03

猜你喜欢
系部教学设备仪器设备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高职院校系部文化建设理路探究
中小学教育教学设备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浅述如何将党建工作与系部建设有机结合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