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文化自觉原则和文化自信原则的应用
——以黄石博物馆为例

2015-01-31 06:00章国建
职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黄石展品译者

章国建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翻译中文化自觉原则和文化自信原则的应用
——以黄石博物馆为例

章国建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本文是以翻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理论框架,以与矿冶相关的文本(博物馆展品说明)为例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翻译手段更好地对外传播矿冶文化。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矿冶文化;翻译

0 引言

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模式,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为对外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对外交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脉搏,让世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成为新时期文化翻译者的重要任务。黄石具有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如何向国外宣传丰富的矿冶文化成为本地区翻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黄石博物馆展品翻译为例,阐述翻译文化自觉和自信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需要每一个体对本民族文化有全面的认识,既需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优点,也要了解本民族文化中的不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自信,否则,有可能导致自大而非自信。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的冲突伴随着交融,这也为各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 翻译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其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一个成功的译者需要游弋于两种文化中,将原文中所映射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传达到译文中。

3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黄石博物馆展品翻译中的应用

黄石作为中国的矿冶文化名城,被誉为“青铜古都”,具有悠久的矿冶开采历史,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冶文化已经深入到这座城市的骨髓之中。黄石博物馆以“矿冶文化”为主题,展出了黄石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在黄石市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包括了古矿井的复原、开采工具、测量工具,以及所开采出来的矿石和青铜器皿等。

3.1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黄石博物馆展品译文中的体现

3.1.1 人名和地名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在黄石博物馆的展品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人名和地名都是按照汉语拼音的方式拼写的,而不是西方人习惯的表达方式,例如,蚩尤、大冶等人名地名的翻译都用汉语拼音Chiyou和Daye拼写的。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国外的游客必须先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否则无法认识这些人名地名。

3.1.2 历史事实和典故

展品的介绍中,有了大量的历史事实,记录了中国矿冶从三国到现代发展的历程,因此文本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帝王名号纪年词汇(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等),这给外国参观者带来很大困难。译文采用公元纪年,例如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被译作598AD。展品说明中还包含了大量古代官制机构,这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语。如,展品中出现了多次的“冶”、“场”、“监”和“务”这四个机构名称,在汉语中的解释各不相同,冶是矿物冶炼的场所,场是矿物开采的场所,监和务是管理机关中负责税收和征集的职能机构。译文对生产部门机构“冶”、“场”分别译作mine和site,而管理机关“监”和“务”则采用模糊翻译或者不译,因为矿冶生产部门国内外情况基本类似,而机关职能部门则相差很大。这也体现了译者在翻译中文化自觉的意识。通过译者的处理,一些存在于古代汉语中的专有词汇被转换成更易理解的形式。

3.2 翻译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的意义

黄石矿冶文化既是历史的文化,也是现实的反映,是楚文化在黄石地区的独特反映。在新世纪,历史赋予黄石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这一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是每个黄石人的义务。

文化自觉能够让译者从本质上把握源文化,而文化自信则为译者提供了底气。因此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首先需要译者对矿冶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还需要译者有非常扎实的文化底蕴。这对于黄石矿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黄石博物馆正厅有五个大字“天地一洪炉”,其寓意深远,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写照。每种文化在历史的熔炉中产生、发展,甚至是消亡。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动力,而翻译则架起文化间交流的桥梁。如何让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觉发展、自我创新的意识,不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German Mining Museum.[EB/OL].http://www. Bergbaumuseum.de/

[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1.

[3]陈继林,钟丽萍,杨泽喜.黄石—矿冶文明之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和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2013(2):95-100.

[5]卢小军.外宣翻译“译+释”策略探析[J].上海翻译,2012(2):40-43.

(编辑 马海超)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Principles in Translation——Exampled as Huangshi Museum

ZHANGGuojia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435003,China)

“Cultural consciousness”is borrowed from a famous Chinese sociologist Fei Xiaotong.Based 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translation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taking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version, namelymuseumexhibits introductio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on howtospread the miningand metallurgycul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 byeffective translation means.

cultural consciousness;cultural confidence;miningand metallurgyculture;translation

G712

B

1672-0601(2015)11-0030-02

2015-08-27

本文系湖北理工学院2013年校级科研类青年项目《地方矿冶文化的英译研究-基于文化操纵派的视角》(项目编号:13xjr11 Q)的研究成果。

章国建(1977-),男,湖北武汉人,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黄石展品译者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展品被盗了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