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演变

2015-02-02 01:20詹静珍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饴糖历史演变

詹静珍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汉语“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演变

詹静珍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先秦以来,“饴糖”类语义场在数量、使用范围、词义引申、搭配组合等方面有很大发展。“饴糖”类语义场主要呈现出复音化、词义引申类同化、成员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并受语音、语义和社会三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饴糖;语义场;历史演变

“饴糖”是指古代增加食物甜味的调味剂。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从麦芽中提炼甜味剂,称作“饴”。《说文解字·食部》:“饴,米糱煎也。”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旧词被新词代替,单音词向复音化发展,表示“饴糖”义的词语越来越多,逐渐形成颇具规模的语义场。笔者通过查阅《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汉语大词典》等书,归纳出“饴糖”类语义场的10个成员:饴、蜜、饴蜜、饧、糖、饴饧、饧蜜、饴糖、、饧糖。首先考察不同时期“饴糖”类语义场的演变状况,其次对各个成员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归纳出“饴糖”类语义场的演变规律。

一、“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演变

为探讨“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演变规律,根据其使用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发展时期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5个阶段,分析每个时期“饴糖”类语义场成员的数量、使用频率和范围,归纳各个时期的核心词。

(一)先秦时期

饴,指饴糖,麦芽熬制成的糖。《诗经·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②

蜜,指蜜蜂酿制的蜜糖。《礼记·内则》:“枣、栗、饴、蜜以甘之……”③

饴蜜,指饴糖和蜂蜜,类义词连用。《韩非子·难势》:“此味,非饴蜜也,必苦莱、亭历也。”④

我们选定《诗经》《礼记》《山海经》《楚辞》《黄帝内经》5部书考察先秦时期“饴糖”类语义场的使用频率。其中,饴出现4次,蜜4次,饴蜜1次,1次。其使用频率整体不高。“饴”和“蜜”是这一时期表达“饴糖”义的核心词,为后代的发展演变奠定基础。

(二)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继承了先秦“饴糖”类语义场的3个成员:饴、蜜、饴蜜。另产生了3个新词语:饧、糖、饴糖。

饧,指糖块。东汉张衡《七辩》:“沙饧石蜜,远国储珍。”⑥

糖,指糖块。《方言》:“饧谓之糖。”郭璞注:“江东皆言糖。”⑦糖为方言词。东汉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不原其穷,不揆其情,跳梁大叫,呼若入冥,贩糖之妾,不忍其态。”⑧

饴糖,指用米、麦芽熬成的糖浆,系同义词连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第二十一》:“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⑨

我们选定《春秋繁露》《后汉书》《淮南子》《金匮要略》4部书考察上述词的使用频率,结果是:饴12次,蜜36次,饴蜜2次,饧1次,糖3次,饴糖1次。这一时期共出现6个表示“饴糖”义的词,其中“饴”“蜜”出现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仍是“饴糖”类语义场的核心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继承了两汉“饴糖”类语义场的6个成员:饴、蜜、饴蜜、饧、糖、饴糖。新产生了2个复音词:饴饧、饧蜜。

饴饧,指饴和饧,泛指饴糖,同义词连用。《齐民要术·甘蔗》:“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⑩

饧蜜,指蜜糖,类义词连用。晋崔豹《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饧,实形拳曲,核在实外,味甜美如饧蜜。”

我们选定清代严可均辑撰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三国六朝部分,《齐民要术》《名医别录》《古今注》等书考察了上述词的使用频率,结果是:饴26次,饧26次,糖11次,蜜126次,饴饧1次,饴蜜6次,饴糖1次,饧蜜1次。“饴”“饧”“蜜”是这一时期的核心词。“糖”作为方言词,在“饴糖”类语义场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因为甜菜、甘蔗已经逐渐成为熬制糖品的主要原料,而麦芽糖的地位有所下降。

(四)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继承前代“饴糖”类语义场7个成员:饴、饧、蜜、糖、饴蜜、饴糖、。魏晋南北朝的“饴饧”“饧蜜”此时未出现,《楚辞》中的“”再次出现。

我们选定《备急千金要方》《隋书》《旧唐书》《全唐诗》《全唐五代词》5部书考察上述词的使用频率。结果如下:饴41次,饧40次,糖46次,蜜685次,饴糖17次,1次,饴蜜1次。“糖”的使用频率升高,使用范围扩大,在“饴糖”类语义场中第一次处于核心地位,而“饴”“饧”“蜜”仍然是“饴糖”类语义场的核心词。

(五)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继承前代出现的9个“饴糖”类语义场成员:饴、饧、糖、蜜、饴饧、饴糖、饴蜜、饧蜜、。“饧糖”是这一时期新产生的复音词。

饧糖,指麦芽糖、糖稀,同义词连用。北宋王怀隐编《太平圣惠方》:“右以寒食干饧糖,烧为灰敷之,即差。”

我们选定《太平御览》《全宋词》《全宋诗》《全元散曲》《本草纲目》《金瓶梅词话》《红楼梦》《九尾龟》8部书考察上述词的使用频率。结果如下:饴133次,饧178次,糖367次,蜜1 932次,饴饧4次,饴糖34次,饴蜜7次,2次,饧蜜1次。“饧”“糖”“蜜”是这一时期“饴糖”类语义场的核心词。“饴”的使用频率降低,范围缩小,退出核心词的行列。复音词使用频率升高。宋元明清是“饴糖”类语义场最繁盛的时期,不仅表现为数量增多,也体现为其成员词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组合搭配丰富多样等。

二、“饴糖”类语义场成员的历史演变

“饴糖”类语义场的成员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壮大,其意义也不断引申,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呈现出新面貌。下文主要对“饴糖”类语义场内部成员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归纳其核心词及方言词的历史演变规律。

(一)“饴糖”类语义场成员的历史演变

1.饴

饴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说文解字·食部》:“米糱煎者也。”段注:“米部曰:‘糱,芽米也。’火部曰:‘煎,也。’以芽米之为饴,今俗用大麦。《释名》曰:‘饧,洋也。煑米消烂洋洋然也。饴,小弱于饧,形怡怡也。’《内则》曰:‘饴蜜以甘之。’”本义指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后引申为甘甜,如《周礼·天官·冢宰》:“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东汉时,“饴”活用为动词,如《后汉书·列传第七十二上·许杨》:“饴我大豆,亨我芋魁。”魏晋南北时期,“饴”作为动词的用法已经固定下来。例如:

(1)邛都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怜而饴之。(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

(2)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时期,“饴”的“饴糖”义和“吃”义都保留了下来。词义引申情况如下:

饴:饴糖→甘甜→吃

(名词)(形容词)(动词)

“饴”在宋元明清时期失去核心词的地位,已经很少独立使用,仅作为一个名词性语素,保留在“含饴弄孙”“甘之如饴”等成语中。

2.饧

饧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说文解字》:“饧,饴和馓者也。”段注:“不和馓谓之饴,和馓谓之饧,故成国云饴弱于饧也。”“饴”和“饧”,浑言之,两者都为麦芽熬制而成的糖;析言之,则“饧”为干饴,“饴”为糖稀、糖浆。东汉时“饧”指糖块,魏晋南北朝时期引申为甘甜,唐代固定下来。例如:

(3)去皮为细末,筛下,饧粥皆得服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唐孟郊《偷诗》)

例(3)、例(4)中的“饧”皆指甜的。糖块融化易粘住,白居易诗中体现出向“粘合”义引申的倾向。例如:

(5)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唐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

(6)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清代,“饧”引申为粘合、粘住。例如:

(7)不知宝玉口内还说些什么,只觉口齿缠绵,眼眉愈加饧涩,忙伏侍他睡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

(8)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际,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饧”的词义引申情况如下:

饧:麦芽糖,糖块→ 融化→粘合

(名词)(动词)(动词)

甘甜

(形容词)

“饧”虽然在东汉就已经出现,直到隋唐五代才成为“饴糖”类语义场中的核心词,并保持到宋元明清时期。

3.蜜

蜜:蜂蜜→甘甜

(名词)(形容词)

4.糖

糖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说文解字·米部》:“糖,饴也。”《方言·第十三》:“饧谓之,饴谓之,谓之,饧谓之糖。”郭璞注:“江东皆言糖。”“糖”“饧”皆指糖块,是同一个词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书写形式。“糖”是“饴糖”类语义场中词义引申最简单的词,本义指干饴,又泛指一切糖类。隋唐五代以前使用频率不高,之后使用范围扩大,频率升高,成为核心词。

“饴蜜”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本义指饴糖和蜂蜜。后代一直出现,使用频率较低,反映“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沉淀现象,是人们仿古、追求古奥典雅的风气使然。“”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本义指干饴。《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些。”,王逸注“饧也”。《方言·第十三》:“饧谓之。”“”是楚方言词,后代只是为仿古才偶尔运用,仅在先秦、唐代、明代出现,共计5次,是“饴糖”类语义场中的非核心词。“饴糖”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指用米、麦芽熬成的糖浆。后代一直出现,应用范围局限于《名医别录》《备急千金药方》《本草纲目》等医典中,是“饴糖”类语义场中使用频率较高,但使用范围较窄的成员。“饴饧”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指饴和饧,泛指饴糖。后代只在明朝《本草纲目》中出现,共3次,出现频率非常低,是“饴糖”类语义场中的非核心词。“饧蜜”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指蜜糖。晋崔豹撰《古今注》中出现1例,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今岁时人家作饧蜜油煎花果之类,盖亦旧矣。”仅1例,出现频率非常低,为“饴糖”类语义场中的非核心词。“饧糖”最早出现于宋末元初,指麦芽糖,糖稀。北宋王怀隐编《太平圣惠方》中出现1例,明代《本草纲目》中出现6例,是“饴糖”类语义场中较晚产生的非核心词。

(二)“饴糖”类语义场成员的比较

“饴糖”类语义场单音节成员和复音成员呈现出很大的区别。各个时期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总体高于复音词,是历代“饴糖”类语义场核心词的主要来源。复音词主要是在单音节词的基础上组合而成。下文主要对单音节成员和复音成员进行比较,归纳其不同点。

单音节“饴糖”类语义场的成员有饴、饧、糖、蜜,它们是增加甜味的主要调味剂,拥有共同的义素:从食物中提炼出来的糖。彼此的不同点有:

第一,所指不同。“饴”和“饧”,皆指麦芽熬成的糖。两者的区别:“饴”指糖稀,“饧”指糖块。“蜜”是指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蜂液,是蜜蜂从花粉中提炼出来的糖。“糖”,多指甘蔗、甜菜等熬成的糖。总之,“饴”“饧”“糖”是人工熬制而成;“蜜”是天然的糖,是蜜蜂酿制的。

第二,通语与方言的不同。“饧”和“糖”是转语,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方言·第十三》:“凡饴谓之饧,自关而东陈楚宋卫之通语也。”《汉语方言大词典》:“蜂糖,蜂蜜。”存于中原官话、晋语、徽语、吴语、湘语等方言中。《汉语大词典》:“蜂糖,即蜂蜜。”如《全元散曲》:“源通虎跑,味胜蜂糖。”《云麓漫钞》:“江东人以杨行密讳,呼蜜为蜂糖。”“饴”“饧”“蜜”是通语,糖为方言词。

“饴糖”类语义场的复音词成员主要是在单音词的基础上组合搭配而成,并且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均不及单音词。复音词成员有饴饧、饧蜜、饴糖、、饧糖、饴蜜6个。“”为连绵词,其他5个皆为并列结构:饴饧、饧糖、饴糖为同义词并列结构,饧蜜、饴蜜为类义词并列结构。6个词的意义浑言无别,皆可泛指饴糖。

(三)“饴糖”类语义场成员演变的结果

早期出现的表示“饴糖”义的词语演变的结果有4种:一是成为各个时期的核心词,如“蜜”;二是从核心词降为一般常用词,如“饴”;三是从一般常用词升为核心词,如“饧”;四是成为构词语素,如“饴”,一般只存在于固定短语中。

“饴糖”类语义场中方言词演变的结果主要有两种。一是消失或偶尔被引用和使用。“”,先秦时期的楚方言词,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均没出现用例,后代为仿古偶尔使用。二是成为核心词。“糖”是方言词,后被通语和书面语吸收,在宋元之后上升为核心词。

三、“饴糖”类语义场成员历史演变特点及原因

“饴糖”类语义场成员主要朝着词汇复音化方向发展,其词义引申也体现出类同的特点,单音节成员和复音节成员、核心词和非核心词在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组合搭配的能力方面呈现出不平衡性。这些特点主要是因为受到语言自身规律的制约和社会发展与风气习俗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一)“饴糖”类语义场历史演变的特点

1.单音词复音化

“饴糖”类语义场的历史演变体现词汇的复音化规律。其单音节成员主要有饴、饧、蜜、糖,在此基础上同义或类义并列组成的复音词有“饴蜜”“饴糖”等5个。具体使用时,组合搭配十分丰富。复音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单音节成员和其他语素构成词语大量使用,如蜜雪、蜜炬等;二是语义场中的复音词成员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频繁。“饴蜜”在先秦出现,“饴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饴糖”“饧糖”在宋元明清时期出现,体现词汇的复音化规律。

2.词义引申的类同性

“饴糖”类语义场成员词义引申较为完备,存在一定的类同性。词义引申的类同性,许嘉璐又称为“同步引申”,即是“一个词意义延伸的过程常常‘带动’与之相关的词产生类似的变化”。江蓝生称之为“词义的类同引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相互影响,在各自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往往进行类同方向的引申,产生出相同的引申义”。“饴糖”类语义场的引申情况如下:“饴”,本义指饴糖,后泛指一切甘美的食物,引申为甘甜,又引申为动词吃。“饧”,本义指麦芽糖、糖块,引申为甘甜;糖块容易化,引申为融化,糖化了又容易粘住,则引申为粘合。蜜指蜂蜜,可名词动用,为酿蜜之义,只是词类活用,仍作名词解;又引申为甜美,如蜜瓜、甜言蜜语等。“饴”“饧”“蜜”都能引申为甘甜、甜美,大多都向形容词性或动词性方向引申。

3.“饴糖”类语义场成员发展的不平衡性

“饴糖”类语义场成员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饴糖”类语义场核心词与非核心词在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如同一时期“饴”“蜜”出现次数通常是“饧”“饴蜜”“饴糖”等词的几倍;二是“饴糖”类语义场核心词与非核心词搭配组合的能力差别很大,“饴”“蜜”“糖”能组合成大量复音词,如饴津、饴浆,蜜雪、蜜炬,蔗糖、沙糖等。

(二)饴糖类语义场历史演变的原因

1.语音因素

语音是“饴糖”类语义场演变的重要原因。“饧”和“糖”是通语和方言的关系,本是同一个词,只因为方言中语音不同,才用另一个文字记录。由于语音系统简化,同音词过多,不能准确区别词义;又因社会发展和词义引申,单音节词的表义越来越不明确,因而促进词义分工、词汇走向复音化。不仅表现为“饴糖”类语义场中复音词增多,也体现为部分单音节成员与其他成员搭配使用,逐渐失去独立性;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只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于复音词和固定短语中。

2.语义因素

语义表达力求精确性是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词语复音化的重要因素。“饴糖”类义场起初只有4个单音词。为了表义更加精确,通过同义或类义词并列构成“饴蜜”“饴糖”等5个复音词。

3.社会因素

“饴糖”类语义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当熬制糖品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时,“饴”为语义场中的核心词;当熬制糖品的主要原料变成蔗糖时,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各方言区联系紧密,“糖”在口语中大量使用,被通语、书面语吸收,因而代替书面语的“饴”成为核心词。人们追求文化价值倾向和文化心理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阶段语义场成员数量和核心词的差别。古人行文追求古奥典雅的文风,习惯运用古奥的词语,造成旧词和新词同时使用的局面,并影响“饴糖”类语义场成员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从而促使不同时期成员数量和核心词发生变化。

四、结语

综上,古汉语“饴糖”类语义场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受到语音、语义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反映出词汇复音化的基本规律,也体现了书面语和口语、通语和方言之间的较量,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释:

②王秀梅:《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237页。

③李学勤:《礼记正义(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32页。

④张觉:《韩非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901页。

⑤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08页。

⑥⑧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775页,第589页。

⑦周祖谟:《方言校笺》,中华书局,1993年,第89页。

⑨邓明仲:《金匮要略论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第317页。

⑩贾思勰著,缪启愉校译:《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722页。

责任编辑:赵青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887(2015)06-0079-06

作者简介:詹静珍(1989—),女,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7-09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15.06.018

猜你喜欢
饴糖历史演变
文天祥与饴糖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痰黄咳嗽,萝卜蒸饴糖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从分离走向融合:幼儿园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饴糖有什么作用?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