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2015-02-03 04:42陈德国
甘肃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评价机制兴趣

陈德国

【关键词】 兴趣;探究欲望;合作交流;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57—01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无疑是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保持其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谈谈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探究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内在的认知动力,教师如能有效设疑,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积极地深入探索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内在认识需要,激发其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期待中探究认知过程的前因后果。

另外,数学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看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更无法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多年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发现,如果把数学教学的具体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为一体,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的探索应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用以解决课堂情境中的许多“生活化问题”。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组合,打通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这样会促使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去应用数学,同时也会启发他们不断地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实践、体验、探究与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启发和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生身处课堂,并不只是受教于老师,他们自己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外加的,即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内生的,是发自学生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满足学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强化课堂交流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提前给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 分组进行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发展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因此为了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教师应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将学生整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起来,既要注重倡导发展性的评价方式,还要注重提倡个体差异性的评价,使学生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使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助长其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围绕课时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登上课堂教学舞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评价机制兴趣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