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营造途径探析
——以本溪市图书馆为例

2015-02-12 13:35丁轶本溪市图书馆辽宁本溪117000
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本溪市文献图书馆

丁轶(本溪市图书馆,辽宁本溪117000)



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营造途径探析
——以本溪市图书馆为例

丁轶
(本溪市图书馆,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第三文化空间”概念是在“第三空间”理论基础上的延伸与创新,并且更能表达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特质,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很有必要。探讨了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第三文化空间公共图书馆交流沟通品牌形象

[分类号]G250

1从“第三空间”到“第三文化空间”

“第三空间”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著名地理学家爱德华· W·索雅的著作《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作者希望人们转换角度重新思考诸如景观、环境、家园、城市等这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空间的意义。在索雅看来,第一空间是物理空间,第二空间是精神空间、想象空间,第三空间不同于前两者,它既包容前两者又超越前两者。

作为这种理论的推广应用,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他撰写的《绝好的地方》一书中定义了社会生活的“第三空间”,即在家居空间(第一空间)和职场空间(第二空间)之外的,不受功利关系限制的公共空间,像音乐厅、体育场、图书馆等。在这样的第三空间里,既没有家庭的角色牵绊,也没有职场的等级规定,人们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人们可以找回久违的真我。

在获取知识渠道十分多样、便捷的信息社会,人们来到图书馆,成为图书馆读者,其“读者需求”已不仅包括知识性需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利用图书馆文化功能的体验式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在当今时代仍愿意成为图书馆读者,其想要获得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感、心灵层面的文化归属感和交流层面的文化契合感。面对越来越多从以往视角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新时代读者群体,公共图书馆必须对传统意义上“知识殿堂”的空间定位进行时代性的转换与重构,逐渐形成一个集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使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越来越趋向于文化综合性。因而,国内图书馆学者——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雷·奥登伯格社会生活的“第三空间”理论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更能表达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时代性文化特质的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概念:公共图书馆可以建设成为“第三空间”中最具文化特质的地方,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可以融入人类的一切文化元素,具有文化综合体的特征,而不是一个单纯获取信息的场所[1]。

在褚树青看来,包罗万象的“第三空间”并不能准确定义出图书馆空间的特殊属性,尤其是对于肩负着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使命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概念无疑更具多元性、公共性和文化属性。笔者认为,此概念为经历过10多年新信息革命洗礼的实体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对于当今图书馆界关于空间“转换与重构”问题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战略性回答。

2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必要性

2.1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助推器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政策: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这一措施为打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提供了良好契机。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它是社会教育的课堂,终身学习的场所,能够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居民通过图书馆文化的熏陶与浸染,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进而使自己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免费开放让更多人走进了公共图书馆,一个在家庭和职场之外发现自我、扩充自我、完善自我的“场所”——“第三文化空间”。

2.2激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现代都市生活,个体往往以有限空间为活动单元。许多人热衷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与人交流,缺乏面对面的真实沟通。生活中面对面的真实沟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深入交流,所以,人们仍然喜欢坐在音乐厅聆听歌曲、到竞技场观看比赛、去图书馆读书。这些地方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实体共享的空间,你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可以同你产生心灵的互动和情感的激荡,让你的孤独遁形。公共图书馆作为“场所”的存在价值就体现在它可以形成一种气氛,提供一个空间,激发人类本性深处蕴藏着的一种“情绪共鸣”的激情[2]。

2.3舒缓压力抚慰心灵的栖息地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高竞争性的社会环境和对于成功的集体性渴望,使人们生活中的压力挥之不去,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但过度的压力往往使人身心憔悴。这时,公共图书馆就发挥了它的重要社会使命:疏导和宣泄社会压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幽雅、宁静、宽敞且富有知识内涵的“场所”,可以使人们忙碌、焦虑、浮躁、急切、失衡的心灵得以放松安静,成为紧张生活后一个缓解压力与疲惫的“避风港”。

3营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的策略与实践

3.1以多种活动带动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服务水平

①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只是一个输出知识的地方,它的服务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科技活动周、春节国庆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截至2014年,本溪市图书馆已连续举办23届新春征联活动、11届迎新春灯谜活动,坚持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举办楹联、谜语研讨活动,使传统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积极推动本溪市楹联、谜语事业健康发展。该馆在“服务宣传周”期间邀请驻地部队、武警官兵战士来馆参观;“助残日”邀请残疾人朋友到馆阅读选书;“科技周”为本溪市科普基地示范社区送去精选的优秀科技图书。

②当今时代人们文化需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拓展,公共图书馆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能给他们搭建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渴望主动参与到一些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创作和表演中来,展示人生的别样风采。本溪市图书馆邀请本溪著名文化学者也是该馆几十年的老读者为山城市民做关于本溪历史文化的公益讲座。该馆假期组织全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沐浴书香健康成长——我讲我秀”故事大赛、“阅读中华经典感受民族文化”少年儿童知识竞赛和“学习身边好人传承雷锋精神”征文大赛,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阅读与感悟、展示与锻炼”的舞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感悟能力。

3.2以多项品牌打造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特色形象

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好体现其作为“第三文化空间”的社会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共图书馆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塑造规划。公共图书馆要利用好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放的交流空间和优质的文化服务,积极塑造一批群众口碑佳、文化感浓郁的“第三文化空间”品牌,并以此来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吸引力,加强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力,彰显图书馆的文化软实力。

为此,本溪市图书馆近几年在以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①该馆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本溪十大藏书家”评选活动,共评出100位“本溪十大藏书家”。此项活动业已成为该馆读者活动的品牌之一。该馆还聘请各位藏书家为“特邀研究员”,为全馆科学采购书刊、调整藏书体系献计出力。

②2013年开始,该馆将传统的书目推荐风格化、艺术化、类型化、系列化,并力求敏锐捕捉社会文化流行话题,推出融思想内涵、文化底蕴和美学品味于一炉的文化品牌——“借阅小品”。“借阅小品”一经面世便在广大读者中激起强烈共鸣,连许多到馆几十年的老读者都纷纷表示是首次看见这样立意新颖、选材匠心、内容介绍生动翔实的阅读宣传新模式,兼具文化现代感与文化厚重感。

③公共图书馆拥有数量众多的固定读者群体和内容千差万别的大量馆藏图书。解决好读者需要的多样性与藏书内容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一项严肃的课题,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不竭动力。为了呼应广大读者需求,该馆2014年推出“读书指南”,以“着重阐述读书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健康阅读兴趣”为宗旨,将读书与人格完善、读书与修德明智、读书与自身价值更好实现等方面的相关文章呈现给广大读者,受到普遍欢迎。

3.3以多重手段夯实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文献建设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杂志等纸质文化资源。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这一资源特色具有更为鲜明的群众普及性,基本适应广大普通读者的文化需求。笔者认为,就比较优势而言,纸质文献的阅读深入感、视觉舒适感和文化拥有感是电子文献难以达到的,而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文化属性又使得这种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大的突显,这也是免费开放后几年间各地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所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尤其是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在整体把握方面既要通盘考虑又要突出特色,增强文献资源的均衡度;在采购事项上要充分、有效征求读者意见,增强文献资源的针对性;在流通过程中要对读者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进行文化引导,增强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本溪市图书馆近年来在纸质文献资源建设上推出了一系列广受读者欢迎、肯定的新举措。

①根据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以文学方面书籍为主体和以哲史人文、钢铁加工、医药卫生方面书籍为侧翼的“一体、三翼、四注意”的文献建设新思路。

②为了更好掌握阅读倾向、整理读者意愿、深挖用户需求,要把文献采购读者征询作为一项终端性日常工作常抓不懈。这项工作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将自己喜爱、需要的书籍信息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读者阅读需求的调查面,真正达到优化馆藏文献结构,满足读者阅读心理预期,更好实现馆藏文献“藏为所需、藏为所用”的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目标。

③推出“借阅三榜”,包括介绍读者借阅率高、文化味道浓郁的“读者喜爱的图书排行榜”,体察国内最新出版动态、梳理各方书评信息的“国内最新出版图书排行榜”和评价年度图书特色、文化演进轨迹、社会思潮脉络的“年度中外图书总评榜”。“借阅三榜”一经推出即受到读者关注,普遍认为排行榜充分体现了本溪市图书馆应有的文化高度,并积极踊跃地提谏出策。

④推出“悦读书摘”,摘录优秀书籍的精彩段落和精辟语句,把“浓缩图书精华,传递书界信息,倡导读书风气,营造书香社会”作为宗旨,致力于开办一个格调高雅、文化味浓、可读性强的大众读书品牌。“悦读书摘”一方面在图书选择上坚持“三种眼光”:“市场的眼光”——瞄准当前出版热点和阅读动向,精心选择市场聚焦和大众热衷的内容;“文化的眼光”——图书是文化产品,相应的书摘所传播的也应该是文化知识,甚至是文化感觉,让读者在读后“若有所思”;“引领的眼光”——要达到读者阅读书摘后会有继续阅读全书及同类型图书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书摘选取上力争做到“有代表性”——所摘内容能体现一本书的主旨意趣和创作特色;“有独立性”——所摘内容本身就具备一定程度的思想品味和审美价值。“悦读书摘”的开办标志着该馆文献资源建设朝着文化纵深方向迈进的决心。

3.4以多样举措规划公共图书馆“第三文化空间”总体环境

要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城市的“第三文化空间”,营造一个温馨典雅的环境,实现从“书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3],实用性、美育性与技术性辩证统一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的总体空间应具有宽敞、明亮的特点。图书馆应结合各部室服务功能的不同主动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同一读者在不同区间的穿梭中“别有洞天”之感油然而升。

2013年,本溪市图书馆将借阅部新书库容量扩大至原来的3倍,社会科学书库、自然科学书库也适当扩充了面积。书库扩容后,该馆在书库内部精心打造了“柱廊文化”。“柱廊文化”紧紧围绕“书—人—图书馆”这一主题展开,整体艺术风格甄选“庄重且简约、高雅且质朴”的美学判断,分为“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功能、古代藏书楼及海外图书馆发展史”情况概介、“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世界三大著名图书馆”情况概介、“国际三大顶级书展与文献发展史”情况概介、“中外颇具影响力出版机构同全球出版史”情况概介等彼此关联的4个组成部分。“柱廊文化”的推出令广大读者耳目一新,有效拓宽了读者对于图书馆阅读功能的认知范围,彰显了本溪市图书馆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准。该馆近年来还对电子阅览室和自学室进行了装修改造,实现全馆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在市民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1]韩一丹.让图书馆成为全民共享的“第三文化空间”[J].品质生活,2012(3):22.

[2]吴建忠.建中读书博客日志:人生感悟[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34.

[3]屈菡.调查显示图书馆读者群在流失,拉回读者需革新[N].中国文化报,2012-07-24.

丁轶男,馆员,借阅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4-11-12;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本溪市文献图书馆
园林苗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你来问 我来答
你来问我来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王宠智作品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