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视域下的《春在堂随笔》考略*

2015-02-12 13:35张桂兰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5009扬州市文津中学江苏扬州5000
图书馆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俞樾文献学

赵 宣 张桂兰(.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5009;.扬州市文津中学,江苏扬州5000)



文献学视域下的《春在堂随笔》考略*

赵宣1张桂兰2
(1.扬州大学图书馆,江苏扬州225009;2.扬州市文津中学,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生平治学重在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义假借,且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其著述总编为《春在堂全书》,共约500卷。《春在堂随笔》是作者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共10卷,大体按年代排序。结合晚清文化和学术之思潮,首分10类,条分缕析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揭橥了其在晚清杂著类笔记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俞樾《春在堂随笔》文献学

[分类号]G256

*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域下的俞樾《春在堂随笔》研究”和2013年度扬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俞樾《春在堂随笔》研究”(项目编号:xjj2013-70)系列成果之一。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说:“前清一代学风,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相类甚多。其最相异之一点,则美术文学不发达也。……要而论之,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上价值极大;清代文艺美术,在中国文艺史、美术史上,价值极微,此吾所敢昌言也。”[1]诚哉斯言!清代散文,与前代无法比拟;清代诗歌,与唐代相形见绌;清代之词,难以并驾两宋;清代之曲,为元曲之末流;清代小说,为中国古典小说之终结;清代骈文,缺少六朝人的灵气。概而言之,清代的文化遗产,是它的学术思想以及与其思潮共俯仰的笔记。而自道光二十年(1840)到清末的70年间,更是清代笔记的百花齐放时期,俞樾的一生则恰恰贯穿了晚清这70年的光阴。欧风东渐,晚清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为笔记与文学以多重价值、多重视角审视历史与记录现实创造了条件。所以,它不仅是中国古典笔记的终结,而且是近代白话笔记的开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俞樾及其《春在堂随笔》

俞樾,字荫甫,晚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年(1821)生,光绪三十二年(1907)卒,年86岁。幼有夙慧,9岁即戏为书,而自注其下。著述等身,实兆于此。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以复试诗有“落花春仍在”之句,为曾文正公所赏,散馆授编修。博物闳览,著称辇下。咸丰乙卯,放河南学政,因人言罢归。既返初服,一意著述,尝曰:“治经之道,大要有三: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假借为尤要。”[2]盖以高邮王氏父子之学为主也。俞樾罢官后,历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德清清溪、归安龙湖等书院,而主杭州诂经精舍至三十一年,为从来所未有。课士一依阮文达成法,著籍门下者甚众。

俞樾自少即有著述之志,中岁以后,纂辑尤勤,所著统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50卷、《诸子平议》50卷、《茶香室经说》16卷、《古书疑义举例》7卷外,其《第一楼丛书》30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并颇资考证。《春在堂随笔》是俞樾杂著之一种,是他根据平日所作笔记整理而成,凡10卷,大体按年代排序。全书分卷列条,每条无标题,乃随笔札录而得。其“春在”之名因试诗中“花落春仍在”句为曾国藩所激赏,“因颜所居曰春在堂”[3],是书卷一即阐明此义。俞樾“惟既博通典籍,或旁涉稗官杂流,复以笔札泛爱人,论者遂以比之随园,雷同相和,所谓貌同心异,有道于通人之前,宜不值一吷耳。”[4]事实上,《春在堂随笔》虽不是俞樾的主要学术成就,但由于他学识渊博,根柢较深,因而笔记取材广博,文字简约,内容或为对经学、小学、诗文、石刻之考释和评定,或为师友间之酬和文字,或为游历览胜之实录实感,或为朝野之轶闻掌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堪称晚清杂著类笔记之典范。

2《春在堂随笔》的内容及价值

2.1轶闻掌故139则

这是全书占比最大的一部分,除了19则名物、5则人物、2则地理、6则书法外,还涵盖了1则记时、1则围棋、3则西学、1则外域历史、2则造船、1则时政。这充分说明,面对晚清空前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自康熙中叶以后沉寂多年的经世思潮再度崛起,并在鸦片战争前后趋于高涨;同时,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民变如火如荼,资本主义列强剑拔弩张,清廷内外交困,国家积弱不振,于是“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应运而起。同治、光绪间,此一思潮更凭借时局的短暂稳定而席卷朝野。

以“金眉生都转安清”条为例,“眉生作《豢夷说》一篇,请以宽免沿海关税,抵其入江入京两事。当时不能用,然实正论也。国家无洋税,岂遂不能立国?而夷夏之防不致溃决,则所得多矣”,俞樾是借金眉生上湘乡相国书,表达了一代朴学大师对“战”与“和”的态度。

再如“宝山蒋敦复”条,记载了英吉利的历史;“西人有医士名合信者”条,记载有用电气制炼字画铜板之法;“日本人竹添光鸿”条,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些人和事;“火轮船中击钟报时与自鸣钟异”条,详细记载了“一昼夜凡击钟四十八回”的“火轮船中击钟报时”。

2.2小学考释19则

如“宝应王予中先生”条,对王懋竑《读书记疑》中“故”“女妹”“持尺威帝”“胡”“切”诸语的勘正,令人涣然冰释,洵为不刊之论;“宁波镇海县有义火祠”条,对祠中楹联里“咳”“呸”二字,俞樾以《史记》并《索隐》为据,认为“咳”当作“唉”,并引《说文》认定“呸”当是“否”之俗字;“夏夜,每有虫行几案间,亦能飞”条,俞樾为求证此小虫之名而援引经史数百言,认为“蟑螂即俗字,赃郎亦无义,殆即字之合音。按《字典》字有张略一音,今呼章郎者即张略之转也”;“余同年生孙琴西太仆”条,俞樾应日本东京大藏省官学生井上陈政之约,对《毛诗》中“雎鸠”“逑”“兕觥”“樛木”“螽斯”“鸲鹆”“蘩”“展衣”“采地”“二矛重乔”诸语,作了长达近千言的科学考释。

2.3文学考释与评定30则

如“壬甫兄示余旧钞书一册”条,对南宋大臣郑清之及林竹溪、刘克庄、胡谦厚合撰之《文房四友除授集》一书的著者与著述时间均作了详细的考释与评定。除了著述、文章、词赋的考释外,如“蒲留仙《聊斋志异》一书”条和“甲戌之秋”条等,俞樾还对《聊斋志异》和《十子全书》等书的版本源流有着精审的考释与评定。

2.4史学考释与评定14则

如“陆存斋观察心言尝问余曰”条,俞樾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中之“圣人”“正谓当时诸侯耳”。他不仅引田齐、三晋之史实,又引《礼记·乡饮酒礼》篇注文,再引鲁臧武仲之言、孔子之告季孙言,得出结论:“所谓圣人,正以名号推尊之,非以德言,亦犹古以君子为在位者之通称也。”寥寥几十言,一语中鹄。又如“俞氏不详所自出”条,对俞氏一族之渊源有详尽考释;“宋时人臣”条,对“身后赐致仕者”,条分缕析,罗列至详,令人豁然开朗。

2.5经学考释与评定3则

如“余幼时读《康诰》”条,对《尚书·康诰》和董仲舒《春秋决事》中的“圣人之言”和“汉儒绪言”,俞樾经谨慎考证后明确表示“吾不取也”。

2.6钟鼎石刻考释与评定23则

如“咸丰二年,余姚客星山新出一汉碑”条、“余既得《三老碑》拓本”条以及“余在会稽禹寺,见唐开成五年《往生碑》”条,俞樾分别对汉《三老碑》和唐开成五年《往生碑》之碑文内容作了详尽的考释与评定。再如“朱定甫司马示余古钟拓本”条,俞樾引《说文》及《论衡·雷虚》篇,不仅言简意赅地辨识出古籀之“雷”字,而且提炼出了“所谓古籀文,多繁重也”的科学结论。

2.7佛经考释与评定4则

如“《金刚经》第八分云”条,详加考释后俞樾指出,《金刚经》中的“四句偈”,当是《楞伽经》中,佛告大慧云:“大慧,彼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再如“《魏书·卢景裕传》”条,俞樾纠正了《高王观世音经》乃由丞相高欢得名之旧说,他指出:“佛家称谓,凡尊之,则曰王,如鹿曰鹿王,象曰象王,须弥山则曰须弥山王,皆是也。王而再加以尊称,则曰高王”,此洵为定论也。

2.8天文历法考释与评定6则

如“王兰泉先生《金石萃编》卷八十八”条中,俞樾在鲜明地指出《金石萃编》失考之后,详细解释了天文历法中“辰”与“建”之异;再如“求者以日推时”条、“余尝用此法校杜氏《春秋长历》”条、“余偶检旧箧中,得门下士王梦薇书”条、“《玉吾集》十八卷”条以及“金石文字,例不书初一初二,而书甲子乙丑”条等,无一不彰显出俞樾对天文历法所具有的独到而精深之见解。

2.9辑录46则

此部分内容计包含辑录他人经学成果1则,他人诗作13则,他人著述5则,外籍著述1则,他人文章3则,药方1则,偈语1则,本人诗作长歌14则,本人著述1则,本人题辞1则,本人和他人对联3则。如“潘孝廉鸿”条,辑录了诂经精舍高材生潘鸿与儿子潘绍莱的书信,洋洋千言,实乃一篇有关经学源流之学术论文。又如“余少时”条,辑录了俞樾少作《骫骳子》一卷中的部分内容,而其原稿早已散佚。再如“《宕阴存稿》十三卷、《补遗》一卷”条中,俞樾辑录了日本盐谷世宏所著《宕阴存稿》中6篇《六艺论》的主要观点。

2.10游历21则

以“余至杭州屡矣”条为例,从理安之法雨泉,到云栖之莲池和尚骨塔,行文层次鲜明,语言洗练,而这部分内容在“游历”中占绝大多数。又如“余因白马三郎之称”条,作者游历福建,感慨于“王审知之庙无闻焉”,因录唐礼部侍郎于竞所撰《闽王碑》碑文,认为五代闽国创建者王审知“造福闽疆,亦不让吾浙之有钱氏矣”,“自宜庙食闽土,春秋崇祀”。再如“余从前客授新安”条,作者登览严子陵祠后即有对“严濑”的考释;“余在姑苏,偶一日过盛家浜”条,作者游一小庙后乃有对“皮场”的勘正,虽系游历文字,却无不显示出一位朴学大师的深厚学术底蕴。

3 结语

晚清文化之一大特色为经世实学的兴起,正如梁任公于《清代学术概论》中所称:“‘鸦片战役’以后,……经世致用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抑。”[1]可以说,经世实学的崛起,不仅使文化精英获得了另一种眼光,而且其“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同乾嘉朴学之本质是一致的。此外,经世实学既以面向现实和注意实效为特征,其观念和策略就必须随时加以调整,以适应客观变化,故“因时变通”的精神亦贯穿于经世实学之中。以这一时代大潮为基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在一代朴学大师俞樾的笔记中,竟也涉猎了为数不多的造船、时政、围棋、水利、地理、记时及天文历法等范畴。

晚清文化之第二大特色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王国维云:“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5]我们认为,王先生所说的“新”,既指当时方兴未艾的西学,同时亦应包括中国传统学术在会通汉宋中的自我更新。所以,《春在堂随笔》中才出现了诸如西学介绍、外域历史、辑录外籍著述等“新”内容了。

总体而言,乾嘉以后,吴派中断了,段、王之学则继续发展,俞樾即是皖派支流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特点是不专攻经学,重视民间文学,于文学也颇有成绩。所以,反映在《春在堂随笔》中,“经学考释与评定”仅占很小的比例,其余则广泛涉及“小学”“文学”“史学”“钟鼎石刻”“佛经”等诸多领域。

俞樾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晚清,而中国文学在这个大局必须转变的思潮刺激下,正一步步迈向现代,不论什么文体形式、什么文章内容,都充满着与时代同步呼吸的紧迫感。这种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底下波涛汹涌的文学变化,恰恰不是清代以前哪一个时期的文学面目可以作比的。可以说,这一段的清代文学史,也就是中国由近代走向现代化的缩影。作为一代朴学大师的俞樾,虽以一意治学为圭臬,但时代之思潮却必然映射在其随笔札记之中。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82-83,59.

[2]俞樾.群经平议·序目//春在堂全书.第一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1

[3]俞樾.春在堂随笔[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

[4]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8: 124.

[5]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王国维遗书(第二册)·观堂集林卷23(十册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583.

赵宣男,1970年生。硕士生导师,副研究馆员。

张桂兰女,1974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教研处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4-11-26;责编:张欣。)

猜你喜欢
俞樾文献学
俞樾晚年诗作与过渡时代的文学感知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俞樾&章太炎 名师出『狂』徒
春江有月明
俞樾
书籍环流与晚清士人学术权威的建构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文献学视域中的当代藏族文学研究
从文献学的角度考释不同版本的声明学论著《八转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