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视域下的图书馆社会阅读推广策略

2015-02-12 19:35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15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

●李 铭(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15)

全民阅读视域下的图书馆社会阅读推广策略

●李铭(菏泽学院图书馆,山东菏泽274015)

[关键词]全民阅读;图书馆阅读;社会推广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与个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应该肩负起面向全社会推广文化理念、传播文化精神的重任,推动全社会良好阅读文化风气形成。文章从理念塑造、兴趣培养、载体拓展等三个层面入手,在全民阅读视域下对图书馆阅读社会推广策略进行研究。

图书馆阅读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来自社会,是图书馆阅读活动的主体。图书馆阅读社会化推广更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馆基本职能与服务的深化与体现。

针对目前图书馆在社会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 加强阅读推广认识,塑造阅读理念

图书馆阅读的社会化推广首先需要解决广大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思想认识问题。

(1)在全民阅读视域下,图书馆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以一种公益性文化服务事业的身份面向广大读者开放。图书馆不再仅仅是学者们经常光顾的场所,也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读者都有权利到图书馆阅读,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作为读者,应该正确认识图书馆的作用和意义在于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信息价值和服务价值,而不只是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了某一领域的问题之后才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图书馆的藏书不仅仅具有保存与收藏价值,更需要通过广大读者的阅读激活并赋予这些图书新的生命力。通过阅读,汲取藏书精华并内化,从而提高读者的个人能力和价值。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由点到面,最终上升到全社会层面,以阅读推动全社会精神文化水平提升,这才是图书馆真正价值所在,也才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真正意义所在。

(2)读者作为图书馆阅读的主体,不能被动地硬着头皮参与,图书馆应该积极引导读者快乐阅读,用阅读实现心灵的升华,让阅读成为自我世界不断充实的宝贵精神财富,并把图书馆看做精神家园,到图书馆把握历史的脉络,体验科技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探究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世界。阅读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载体,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3)从表面上看,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表现出来的是个体在阅读,但实际上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个体阅读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即个体通过阅读活动与社会进行深度交流,使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推动全社会的文化发展与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需要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有效推动社会发展与改革的创新。图书馆阅读是让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得到更有效体现的关键,图书馆阅读的社会推广重点在于读者与社会之间建立有效的衔接关系,这种衔接的重要载体就是图书馆。于是,图书馆就成了阅读社会化的关键平台。同样,在个人的知识阅读方面也是如此,广大读者的阅读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的知识需求,还要满足于社会发展需求。

2 丰富读者群体规模,注重阅读兴趣培养

对于图书馆阅读来说,藏书不同于蔬菜,阅读推广不同于吆喝卖菜。但是,图书馆也需要面对不同需求的读者群体。因此,图书馆应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手段,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从而使读者阅读群体不断壮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过程就相当于卖菜中菜品要拥有好的卖相的过程。当然,对于图书馆来说,可以通过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使读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得到全方位满足,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读者因为良好的服务而参与阅读活动,从而使读者群体不断壮大的同时,达到更好的阅读社会化推广效果。

在信息社会,有用信息获取成本日益昂贵以及因

社会发展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成为最需要信息援助、阅读推广的对象。[2]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读者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阅读服务方案,是保证读者群体不断壮大与丰富的重要前提。随着阅读社会化推广进程有序推进,社会上有阅读需求的人越来越多,而图书馆是一个不受年龄约束、不受职业限制,只要有一定的阅读需求就可以去的阅读场所。图书馆在制订阅读推广方案时,需要把握读者的兴趣爱好,真正了解读者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掌握了读者之间的兴趣差异,才能制订有效的阅读推广服务方案。尤其是一些有特色的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更是值得创新开展,吸引读者参与,以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在人们的阅读理念不断下滑的今天,作为现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重新找回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把越来越多的读者重新领入图书馆阅读,这是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

读者是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读者阅读的图书馆只能算作是一座死气沉沉的藏书馆,缺少生命色彩。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到图书馆阅读,才赋予了图书馆蓬勃发展的生命和向上生长的力量。当下,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图书馆文化发展事业所能够提供给读者的书籍数量是有限的,人们在阅读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容乐观的,人均实际占有的图书数量并没有像经济增长速度那样可观。针对这样的现状,图书馆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吸引读者阅读,遏制读者群体的下滑趋势,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保证读者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读者阅读质量,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

3 拓宽阅读推广渠道,探索阅读载体拓展

(1)阅读推广活动不应该是应景、应时的短效型、节日型、运动型活动,应该成为图书馆的常规活动,必须探索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3]通过长效性阅读推广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眼球,使读者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2)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不能是小范围的小报式传播,而应该是大范畴的广义传播,不仅仅是传播一定领域的知识,还应该包括多元化的传播模式。通过大众化的传播减小读者之间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以此缩小读者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通过传播,让广大读者能够完成深度阅读,实现综合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每个读者在阅读中关注的焦点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别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让尽可能多的读者领略到尽可能广泛的阅读范畴,实现阅读的平衡发展,推动阅读的大众化发展进程。

(3)纵观当下社会各个发展领域,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图书馆在社会阅读推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①图书馆的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能够被更多的社会读者认可和接受,通过图书馆阅读可以将更多的读者群体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全社会的阅读风气,图书馆在社会化阅读推广中所发挥的是表率性作用。②图书馆能够从图书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灵活配置资源,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独特的专业优势。③图书馆与地方机构联合,尤其是部队、医院、高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推广网络,互动性强,联系广泛,可有效推动图书馆阅读的开展。④利用读者信息,便于建立阅读互动小组,组建各种具有专业特点和特色的阅读团队,举办图书馆阅读交流会,让图书馆的阅读指导融入阅读推广活动,推荐合适的图书给合适的读者,把一些专业化的书籍推荐给相关领域读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让阅读活动走进基层的每个角落。⑤便于围绕科技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社会的热点领域进行书籍推荐,让广大读者对新鲜的话题产生浓厚兴趣,保证阅读的前瞻性,使整个阅读推广过程不断有新的内容融入,实现阅读的灵活性与有序性相结合。⑥能够建立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平台,让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阅读平台进行深入交流,拓宽读者的视野,促使双方在阅读交流中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与碰撞,激发新的思想火花,传播优秀文化,促进读者真正从阅读中受益,充当文明传播的光荣使者。

[参考文献]

[1]郑章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述略[J].图书馆论坛,2010(6):46-132.

[2]郑丽君.近年来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评述[J].图书与情报,2012(6):49-51.

[3]王波.图书馆阅读推广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5):32-45.

[收到日期]2014-11-30 [责任编辑]王岗

[作者简介]李铭(1974-),女,菏泽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8-0020-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G252.1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从全民阅读看图书馆的义务与责任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全民阅读”视野下少数民族村寨农家书屋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