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向太阳剧坊到戏剧图书馆——来自马来西亚的一个案例

2015-02-12 19:35沈国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7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

●沈国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73)

从心向太阳剧坊到戏剧图书馆
——来自马来西亚的一个案例

●沈国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73)

[关键词]戏剧图书馆;马来西亚;心向太阳剧坊

[摘要]马来西亚戏剧图书馆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唯一一间以戏剧为主题的图书馆,由马来西亚华人民间剧社“心向太阳剧坊”于2009年创立。戏剧图书馆成立的宗旨,不仅希望作为知识的基地,更希望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除了让剧场工作者能够获得本地或国外相关的戏剧信息和知识,还能让更多民众可以面对面地接触戏剧。

1 心向太阳剧坊简介与戏剧图书馆缘起

心向太阳剧坊的名字来自一部舞台剧——《心向太阳》。演的是台湾一位脑性麻痹患者黄乃辉的奋斗故事,舞台剧于2000年11月公演,更邀得故事主人公黄乃辉亲临现场,获得观众的热烈回响。两年后,“心向太阳”成员将台湾另一名残疾人士郑丰喜的故事《汪洋中的一条船》搬上舞台。当时的班底就称做“心向太阳舞台剧制作群”。为了更系统地发展剧团,2004年将剧团中文名定为“心向太阳剧坊”,同时公演舞台剧《梦天堂》,并主办黄乃辉《梦天堂:打开生命之窗》激励讲座,共在马来西亚巡回讲演9场。剧坊后来又公演了《椅子·人》和《爱之路》舞台剧,并在2006年正式注册为非盈利社团。

心向太阳剧坊于2005年推出一本戏剧刊物——《戏纪元》(Go!Theatre)。随着马来西亚大大小小的中文舞台剧蓬勃发展,《戏纪元》希望设立一个文字沟通平台,通过资讯交流、意见交换和心得分享,从“心向太阳剧坊”开始,逐渐拓展到其他剧团和表演艺术工作者,让大家利用这个园地探索戏剧艺术的发展,发表参与的感受和彼此的鼓励,让舞台上的光、影、声、艺沉淀成文字,理智清醒地分析、批判、沟通、交流。同年,剧坊开设儿童戏剧表演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环境下体验团体生活,学习戏剧知识和演艺技巧,最重要的还是建立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2008年,获得韩新传播学院林景汉院长的赏识合作开办戏剧传播学系。2009年,正式设立戏剧图书馆。同时设有黑箱剧场、戏剧咖啡座、精品馆三个空间,作为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戏剧资讯中心的基地。

2 戏剧图书馆理念

剧团业务主要依靠演员进行咨询与服务,用帮助筹办舞台剧的剧场工作者解决一些行政问题,但是想要推广戏剧,寻找戏剧理论与影音画面等文献与材料,还需更有力的措施。于是,打造戏剧图书馆的想法由此萌生了。戏剧图书馆的宗旨就是希望提供一个戏剧的交流平台,让剧场工作者能够获得本地或国外相关的资讯,也让更多民众接触中文戏剧,从而将戏剧普及化。因此,戏剧图书馆于2009年在吉隆坡怡保路珍珠坊正式成立了。

戏剧图书馆的藏书包括戏剧理论、戏剧史、剧场技术、编剧、导演、表演方法、剧场实务与营运、剧本、小说、侧写、导读等。此外,在戏剧图书馆旁也打造了“阅读和影音空间”,让民众可以在舒适和幽静的环境下阅读。

在一年多时间里,心向太阳剧坊在这个空间进行了超过100场的活动,包括电影赏析会、中小学戏剧观摩赛、舞台剧、单人剧、舞台剧影片欣赏会、台湾文化艺术电影之旅、摄影分享会、戏剧生活营、儿童戏剧表演班、青少年戏剧表演班、中秋节欢聚会、戏剧交流会等。另外,也开放“黑箱剧场”作戏剧团体演出、电视台拍摄、媒体采访、学院生拍摄短片的公共空间。此外,戏剧图书馆也提供戏剧咨询平台,如让本地演出单位置放传单、张贴海报、售票,为学生解释戏剧与剧场知识,协助家长与老师解决戏剧教学的疑难等。

戏剧图书馆在2011年1月搬迁至吉隆坡旧巴生路珍城商场。

马来西亚雪州高级行政议员郭素沁说:“艺术不能够没有企业、经济的支持,对于国内中文戏剧团体的成长深有感触。国内有诸多表演艺术人才,但是中文源流的艺术工作者在国内却无法很好发展,往往在国外扬名后才为人所知。华人社会中对戏剧艺术的认识不够,宣传需要加强。希望更多华团、华裔企业能够作为心向太阳剧坊的经济后盾,以让心向太阳剧坊没有后顾之忧专心推展戏剧工作。我们有很多充满活力、精力、创意、演艺天份的儿童和青少年,剧坊能够让孩子有发挥的平台。若能加以推广取得各方面的援助,将吸引更多喜欢艺术创作的青年朋友和孩子参与。”郭素沁也宣布拨款马币3000令吉支持“心向太阳剧坊”活动。

原任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兼心向太阳剧坊顾问拿督斯里翁诗杰说:“11个年头的经历,为心向太阳剧坊的坚持和诚意喝彩。11年来剧坊的成长,是由无数次的挫折、磨练、经验累积而成。希望剧坊能以新起点、新作为、新气象,继续推广剧艺这条艰难的路,并且自我超越、自我改进。”他也代表中兴青年会拨款马币5000令吉,鼓励心向太阳剧坊继续坚持戏剧之路。

3 戏剧图书馆活动与宣传渠道

在网络时代,戏剧图书馆不与现实低头,试着寻求另一种经营模式与现实社会抗衡,策划和执行了许多娱乐、教育、公益性等活动,即使没有经济的支柱,也要发挥它社会教育与公益的功能。

(1)戏剧演出。图书馆旁主办的戏剧演出,人山人海,异常热闹。演出场地的灯光、音响等都是图书馆人员一手搭建。而舞台与观众距离接近,也加强了互动与交流。往往散场后,观众会走进图书馆参观珍藏的戏剧书籍,而到戏剧图书馆看戏成为当地的一个好风景。

(2)新闻发布会/推介礼/开幕礼。宣传广告费昂贵,对于戏剧图书馆而言,开放场地让文艺活动作新闻发布会、推介礼或开幕礼,能够达到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免费宣传的效果,举办记者会也是一种宣传渠道。即使记者会的内容与图书馆主题无关,但是记者总会在新闻稿上列明活动地点,甚至作为背景的图书馆在仪式上进行合影,这无形中提供了免费的宣传。

(3)开班招生。戏剧图书馆旁的空间或“黑箱剧场”,定期为孩子们举办戏剧课程。每堂课2个小时,父母送完孩子后,即可到图书馆浏览书籍,或利用图书馆舒适的空间休息,无意间也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另外,在一些课程设置上,也加了一些内容让孩子们到图书馆查询资料,让学生对图书馆的资源产生兴趣。

(4)电影欣赏会。电影欣赏会能够将社区居民联系起来,戏剧图书馆成为居民们新的社交场所。

(5)展览活动。为了让图书馆旁的空间得到利用,也让剧坊成员和青年朋友有个发表创作的平台,因此,举办摄影展、诗展、绘画展和装置艺术成为图书馆的另一项目。

(6)电视取景。戏剧图书馆的空间,对于本地媒体而言还是新鲜的,成为电视剧、电视杂志性等节目的拍摄地,利于戏剧图书馆的宣传。

4 戏剧图书馆书籍来源

(1)热心人士捐书。捐书除了来自剧坊成员外,还有公众人士的捐赠。来自芙蓉马口的林天霸老先生在偶然情况下,知道了戏剧图书馆的存在,二话不说将自己少年时期珍藏的戏剧书籍40册赠送给戏剧图书馆供读者阅览。书籍几乎都是收藏了50年以上的老版,对于戏剧爱好者而言颇为珍贵。此外,一些加入面子书(facebook)“戏剧图书馆”专页的粉丝,也会通过网络捐书给戏剧图书馆。如Doris Liew(刘秀玲)就主动发信息到“戏剧图书馆”专页将珍贵书籍捐赠给戏剧图书馆。

(2)书行赠书。对戏剧图书馆支持的有书商,秉持推动戏剧文化艺术公益事业的精神,将国外进口的文艺书籍捐赠给戏剧图书馆。如上海书局、大将书局等。

(3)自资出版书籍。自2005年起,心向太阳剧坊就自资出版戏剧季刊《戏纪元》(Go!Theatre),将剧坊活动和本地戏剧动态以文字图片记录下来精心出版,并且免费赠阅。

戏剧图书馆2009年8月8日在吉隆坡成立,至今已有5年。2012年12月12日,笔者接获商场管理层的信件,要求在当年12月20日搬清戏剧图书馆。隔日,管理层表示暂时可以不用搬了,但是一旦有业主要租,就得随时搬迁。不知道下一个恶耗会在什么时候,图书馆约5000册的书籍,能不能继续有个“家”?

[收稿日期]2014-09-05 [责任编辑]李金瓯

[作者简介]沈国朋(1981-),男,心向太阳剧坊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8-0095-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G258.5;J8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
看你一眼就会笑
有你在可真好呀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来自马来西亚胡传统甜品
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仿宋锡钱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北京赢了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