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学的个人本位视角
——从《老子》及道家说起

2015-02-13 06:44杨福根
关键词:杨朱隐者圣人

刘 艳,杨福根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 安徽 宣城 242000)

【哲学】

先秦哲学的个人本位视角
——从《老子》及道家说起

【哲学】

刘 艳,杨福根

(中共宣城市委党校, 安徽 宣城 242000)

先秦哲学采取了一种个人本位的视角,这一点不是表现在某家某派,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道家哲学在这一点上表现得相对比较明显。以《老子》为重点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个人本位视角的特点。当然,其他一些派别也表现出此种倾向。

中国哲学;先秦哲学;个人本位视角;老子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的一个动乱时代,这时期诞生的诸子哲学一方面要回答个人在乱世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另一方面自然也带着一种救世的使命,不可能不谈论政治。先民们在人类文明史之初自然也没有摆脱迷信思想,用天意来解释、预测人事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到了诸子哲学那里,迷信的“天”、阴阳五行等乃转变为哲学上的超越性主题,转变为哲学形态的“天”、“道”等。个人本位视角不是说哲学不谈论政治乃至于超越性的“天”、“道”,而是说,即使它谈论这些宏大的主题,它依然采取了个人本位视角,依然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类似于成功学一样,个人的好是其目的论链条的终端,即使对这种个人的“好”可以有不同理解,或者“全生保真”,或者成王成圣等。

一般来说,个人本位视角在道家哲学中表现得比较明显。笔者拟从道家谈起,以《老子》为重点,兼及其他流派,梳理出个人本位视角在先秦哲学中的大体脉络。

中国古代历史中从来不乏隐士这种人,堪称民族特色之一。《韩非子》中提到的“轻物重生之士”可能就是当时的一种隐士:“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韩非子·显学篇》)隐士的精髓在于一个“隐”字,其本质在于对现实政治的回避态度。“隐”出政治必然导向个人,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冯友兰先生认为,早于老庄的杨朱哲学是隐士精神的代表。[1]105

孟子时儒、墨、杨已呈鼎足三分之势,所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亦以“距杨、墨”为己任。可见杨朱之学为一时之显学,足可与儒墨分庭抗礼。杨朱哲学最精炼的概括是“阳生贵己”(《吕氏春秋·不二》)。贵己到何种程度呢?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如何贵己呢?《淮南子》中提到:“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淮南子·汜论训》)

如此看来,杨朱虽然自私,但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自私自利,而是“轻物重生”、“不以物累形”,既未导向唯利是图,亦未导向纵欲主义,经济利益、物欲等与之无关,其主旨在一个“生”字,这种“生”是洁身之生、适欲之生,不参与政治,不参与世间利益争夺,亦不主张纵欲。如此观之,则杨朱虽“取为我”,但俨然有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高蹈精神。但是反过来看,杨朱避世归隐之说固然不失清高,在乱世之际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安身立命的选择,但它却是从对个人好的角度出发的,它无意于天下的动乱及他人的疾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之“生”、个人之“生”,这种“生”具有身体层面的亲身性,是完全个人的,杨朱学说以是否有利于这种个人之生为内在标准,其个人本位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明显的。

冯先生认为杨朱之说为道家之源,《老子》晚于杨朱,“老、庄皆继杨朱之绪”。[1]107《老子》的成书及版本演变情况极为复杂,此说固不必为定论,然即以《老子》本身来看,它也是从个人本位的视角来立论的。

众所周知,“道”是《老子》中的核心概念和最高原则。道既是万物本体论的根源,也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这样的道是形而上的、超越于具体事物的,不可见,不可触,“玄之又玄”,实际上连指称它都不能,只能“强为之名”。

但是,道的应用却完全是形而下的,也是个人的。《老子》强调对道的认识,说“知常曰明”(《十六章》,下引《老子》只注章名),然而“知常”的目的不是“常”,而是个人的祸福,“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道的运行规律是“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因此,知常是为了以“反者道之动”的规律指导个人的“弱者道之用”,“道之用”落在一个“弱”字上。

“弱”是一种抱柔守弱的个人处世方法,讲究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凡事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论述《老子》中有很多,比如: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四十一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

守“弱”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全生保真”,避免诸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的后果;另一方面是因“反者道之动”的缘故故作柔弱,以达到反面的目的,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七章》)。

可见,道的本体论与其应用的实践哲学是脱节的,体用不一,道并不是实践的目的终端,不具有伦理学意味。《老子》的道不像古希腊柏拉图的“至善”那样,既是本体论的、知识论的,又是实践论的、目的论的,个人的实践应以回归至善作为最高追求。《老子》的道在实践上只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指导个人的“弱者道之用”,服务于个人处世的目的。虽然《老子》有时也把道称为“上善”,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但是在应用上看不出这种“上善”在个人的好之外“善”在何处?《老子》关于道的论述最终导向了一种抱柔守弱的个人处世哲学,且不论这种处世哲学是否有效,其个人本位视角是明显的:从个人的好出发进行论述,以个人的好为悬设的目的终端。

将这种处世哲学推广开来,其最不坏的结果即导向庄子式的个人的任自然,导向个人的修身养性,“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消极的影响则导向法家的讲权术,对于普通人而言,极易培养人的机心,对于君王而言,则成为“君人南面之术”(《汉书·艺文志》),成为驾驭臣民的统治技巧。“自隐无名”与“君人南面”看似矛盾,实为《老子》哲学发展的两种可能性。[2]42其区别在于人们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是倾向于以前半句为重心还是倾向于以后半句为重心,是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全生保真的人生境界还是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以退为进的行事策略。如理解为前者则成为一种“自隐无名”的人生境界,“隐”本身即是目的;如理解为后者则成为一种“取天下”的行事策略,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隐”只是手段。(按: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不见“无为无不为”句,与通行本差别很大,亦与郭店楚简本不同,因此上述区别当然不必是理解此句所致,笔者特以此句泛指《老子》中的这种“辩证法”耳,更为可能的是两种学派及两种传本系统的区别,参见高亨、池曦朝《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3],黄钊《竹简〈老子〉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4]484等文。)至于《老子》本身则此二者兼而有之,《老子》中“是以圣人……”的句子总共出现了二十一次,这当中既有偏于理解为人生境界的圣人,亦有偏于理解为讲权术取天下的圣人。但不论是“自隐无名”还是“君人南面”,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以个人的好为内在标准的。

当然,《老子》也谈政治,提出了“绝圣弃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等救世的政治主张。《老子》的政治主张可以看成“反者道之动”在治国方面的应用。儒墨所提之治世之方,在《老子》看来均应排除。法令、智慧、仁义、巧利等治世之方只能带来相反的结果,所谓“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知慧出,有大伪”(《十八章》)。治国应反其道而行之,以不治而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但《老子》谈政治,谈治世,其视角不在世之治,而在圣人之治,是从圣人即统治者出发的,为王者谋,依然是个人本位的思维方式。下文的措辞犹能体味这一点:“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视角不在民之化、正、富、朴,而在“我”这个“圣人”,在“我”如何治民。

实际上不唯《老子》,儒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都是这种圣人哲学,但与庄子从《老子》发展出的作为隐者的圣人哲学不同,前者是作为统治者的圣人哲学,可称之为王者哲学,而后者可称为隐者哲学。二者皆以个人本位为视角,此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隐者哲学向内将个人的全生保真、逍遥而游作为目的,回答的是乱世之中个人如何保全自己、安顿心灵的问题,王者哲学向外将个人的成王成相作为目的,回答的是个人如何在乱世获得成功乃至于取得天下的问题。王者哲学应用于普通个人即成为成功学,当然,《老子》、法家与儒家、阴阳五行家等给出的成功学途径是不一样的,《老子》讲抱柔守弱、韬光养晦,其途径多少带有一点阴谋论的味道,此种机心倾向为法家所发展;儒家则建议一条知识的进路,学而优则仕;阴阳五行家给出的建议则是从时序、方位、物象等当中寻找吉凶的密码。王者哲学应用于诸侯即成为王霸之学,虽谈论政治仍不失个人本位视角。孔、孟等都曾游说过诸侯,试想若不从诸侯个人的王霸大业出发如何能推销自己的学说?王霸之途径各家给的建议当然也不同,《老子》讲“无事取天下”;儒家讲周礼,讲德治,讲王道;法家讲驭臣民之术、之势、之法;阴阳五行家讲天人感应。当然,普通个人也有可能成为帝王将相,二者均属于强者的精神气质,两种应用之界限无需分明。

而隐者哲学则指出了一条截然相反的人生选择,它不追求乱世出英雄,不允诺成王成相,它追求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圣。儒家也讲内圣外王,但其重心在外王,而隐者哲学只求内圣,内圣即圣,守弱本身即是目的。庄子乃将《老子》中抱柔守弱、韬光养晦之隐者精神发扬光大,将其系统化、合法化,《庄子》即可看成这种隐者哲学的合法性叙事。后世的文人每每在官场上遭遇挫折时,往往“外披儒衣,内修佛道”,以儒入世,以佛道出世,这样即使不能成王成相,也能留下安顿心灵的出路。从杨朱到《老子》到庄子,保身全生的隐士精神一直贯穿于其中,《老子》尚可作进退二解,至《庄子》则取消了从退到进的迂回性战术,直以退为目的,“终身不仕,以快吾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杨朱、《老子》尚停留在身体之隐,庄子则不仅重身、生之全,亦重精神之隐、之逍遥,反身向内,修养身心,退亦可成圣,当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圣”。但正因此,它当然也是个人哲学、处世哲学,圣人哲学皆个人哲学。

《老子》保留了隐者哲学与王者哲学两种发展的可能性,除了以王者哲学来理解《老子》的政治主张外,另一方面亦可以隐者哲学来理解它,即从被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它,所谓“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如此则可将其政治主张理解为隐者们的政治诉求:无政府状态,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式生活等等。

总之,《老子》虽以“道”的形而上的本体论为体,但其用,其“弱者道之用”均从个人出发,以个人为本位,无非是这种其用以个人为本位的道既可以看成“自隐无名”的隐者之道,亦可以看成“君人南面之术”的王者之道,一为退之用,一为进之用,一以退为退,一以退为进。如此反过来看,则其超越性的本体论不过是为个人之用服务,是隶属于这种个人之用的,可看成是对个人抱柔守弱之用的合法性叙事,因此《老子》总体上是个人哲学、个人处世哲学。

概观先秦诸子,个人的实践哲学即处世哲学是主流,当然,没有实践不是个人的,区别在于个人的实践是导向个人还是导向某种超越于个人的东西,柏拉图的“至善”、康德的“自由”、列维纳斯的“他者”均是某种超越于个人的东西,而保身全生、成王成圣均是个人的。在先秦百家中,道家的个人本位视角最为明显,法家、阴阳家等次之,儒家最不明显,但后者仍是隐性的个人哲学。例外的是,与儒家并为春秋显学的墨家却不是个人处世哲学,墨家哲学超越于隐者哲学与王者哲学的区分,超越于个人的安身立命,堪称先秦诸子中的奇葩。当然,例外的也有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流派,如专心于逻辑思辨的名家。汉独尊儒术之后,统治者往往明儒暗法,儒法并用,个人本位视角逐渐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比如,不论其历史意义为何,时至今日,春节——这种国人最大的仪式式实践,不只有团圆的意义,更以一种集中的、大规模的个人“工作”总结的意义传达并加强着这种思维方式。李宗吾先生由“宗儒”到愤而著《厚黑学》,不可谓没有道理,难怪有人评《厚黑学》曰:“(李宗吾先生)反复研究,才将千古不传的成功秘诀发现出来,一部廿四史,必须持此观点才读得通。”[5]2厚黑学固然极端,但不过是放大了的二十四史,只是放得太大,矫枉过正了。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高亨,池曦朝.试谈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J].文物,1974(11).

[4] 黄钊.竹简《老子》的版本归属及其文献价值探微[C]//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 李宗吾.李宗吾与厚黑学[M].刘泗,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冯自变】

On Individual-Oriented Perspective in Pre-Qin Philosophy——From“Lao Tzu”and Taoism

LIU Yan,YANG Fu-gen
(Party School of Xuancheng,Xuancheng 242000,China)

Pre-Qin philosophy of China is built on a certain individual-oriented perspective,which shows not in certain schools or Sects.but a certain degree of universality in Pre-Qin philosophy and is fairly distinctively showed in Taoist philosophy.A study focusing on“Lao Tzu”would reveal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oriented perspective.Besides,some other schools of Pre-Qin philosophy also show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philosophy;Pre-Qin philosophy;individual-oriented perspective;Lao Tzu

1672-2035(2015)01-0013-04

B223.1

A

2014-09-20

刘 艳(1980-),男,安徽六安人,中共宣城市委党校讲师,硕士。杨福根(1962-),男,安徽宣城人,中共宣城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杨朱隐者圣人
寻隐者不遇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寻隐者不遇》续篇
本期主题 《寻隐者不遇》续篇
杨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寻隐者不遇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