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辅导员帮扶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举措论析*

2015-02-13 07:51李绍蕾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农村

田 罡,李绍蕾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地方高师院校辅导员帮扶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群体的举措论析*

田 罡,李绍蕾

(通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该文在对现有调查研究成果和日常工作经验进行提炼总结的基拙上,认为地方高师院校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大,负面情绪多;经济条件差,学费和生活费用不足;学习观念落后,学习效果一般等问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从思想、心理、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对其开展帮扶,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贫困女大生面临的问题.

地方高师院校;农村贫困女大学生;辅导员;帮扶

农村贫困女大学生是指高等院校中来自农村边远地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的学生.由于受到外部因素和自身心理问题的影响,高校农村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一直较为艰难.农村女大学生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以往的研究很少有从高校辅导员角度研究帮扶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的对策.为此,本文以此为视角,研究地方高师院校辅导员群体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帮助农村贫困女大学生,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帮扶贫困学生的解决策略.

1 地方高师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压力较大,负面情绪较多

由于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心理集中表现为自卑、虚荣、敏感、过度自尊、嫉妒、依赖、孤僻、抑郁等特点.有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强烈的不自信,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些为了在同学中维护自尊,刻意地保护自己;有些不愿向学校提出困难补助申请;有些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强,比别人好,对一些有优越经济条件的同学产生了极强的嫉妒心理;有些由于经常受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帮助,反而形成经济上的依赖,导致缺乏进取心,不能吃苦;有些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总感觉比别人低一等,对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不愿敞开心扉,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1.2 经济条件差,学费和生活费用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西部、东北部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还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致富.多数高师院校位于地级市州,录取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学生们有着沉重的经济负担.2006年中国大学生年平均消费5000元左右,加上吃、住、书籍等费用,一年总的消费开支大约需要1.1万元. 根据《2006年云南特困优秀高考学生调查》的数据统计:在调查的特困生中,家庭年收入2000元及以下的接近40%.[1]他们“为了筹措学费和生活费,全家人节衣缩食,每人每月实际消费在300元以下的占30%,38%的学生每月实际消费在300~500元之间,很多学生因为生活费、学费来源无保障而发愁;因学校催缴学费而时常感到焦急、惶恐”[2].

1.3 学习观念落后,学习效果一般

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发达的中心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农村学校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图书资料十分有限,大多数农村学生只知道拼命努力学习书本知识,造成知识面较为狭窄.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与城里的学生有很大差距,城里的学生学习刻苦程度可能赶不上农村学生,但是她们有广阔的知识面、适应能力强、为人处事灵活、社会实践能力强、多才多艺、在各种活动中都是活跃分子,她们是站在台上接受万众瞩目的人,而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只能静静地躲在台下无人的角落默默地哭泣.而当前社会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需要员工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创新统筹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她们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地打击,时间久了便越发地自卑和沉默.[3]

1.4 就业压力大,社会适应性不强

从农村贫困女大学生自身内因分析,造成她们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她们的就业理念落后,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是她们的综合素质不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她们承载着父母巨大的期望,强烈的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毕业找一份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处理错综复杂事情的能力,能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能够具备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对话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需要受到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具备的,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们,她们很少有机会和条件获得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和高质量的能力素质训练.观念的错位、能力的不足与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提高之间的矛盾,一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造成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她们的健康成长.

2 地方高师院校辅导员对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的帮扶对策

2.1 从思想方面开展帮扶

(1)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努力提升帮扶水平.辅导员群体一般是走出校门又进校门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他们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心理,便于开展学生工作.但是他们普遍存在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效果一般的情况.传统的学生工作经验是“抓两头、带中间”,一头抓学生干部和党员,起到模范引领作用;一头抓犯错误后进的学生,起到维持稳定的作用.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千头万绪,“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工作开展不能面面俱到,感觉做了很多但是效果反而不明显.因此,辅导员既要做好“两头”,更要兼顾中间来自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她们占了地方高师院校在校生较大比例,必须要做好她们的教育引导工作.

(2)帮助她们树立“四自”精神.“四自”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尊,才能自我认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自信,才能敢于抗争并不懈努力;自立,才能克服懒惰并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强,才能奋发有为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辅导员应该坚持“四自”教育,例如,新生开学,可以举办专场报告会,邀请已经就业的优秀女毕业生讲授如何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搞好学习以及如何处理交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用她们的成长成才故事,引导在校农村贫困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借助网络平台,加强思想引导.当前,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必备的物品,近几年网络新兴媒体发展快速,大学生每天有相当长的时间在上网刷微博、聊QQ、玩微信.辅导员可以利用各种学生常用的交流平台,建立交流群,撰写或者转发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章,特别是青春励志类的文章和故事,利用交流平台传播主流的核心价值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形成正确的成长成才观.

2.2 从心理方面开展帮扶

(1)给予贫困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辅导员要从心理上关心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走近她们、多了解她们,做她们的知心朋友,及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

(2)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入学时,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建立材料齐全、分类有序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她们进行重点的跟踪调查.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一对一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辅导,引导她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帮助她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加强“逆商”教育,引导她们勇于面对暂时的挫折,敢于迎难而上.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辅导员要主动设计并精心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如观看励志电影,举办演讲赛、辩论赛、邀请心理专家作讲座等,为农村贫困女大学生提供交往交流平台,增进她们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培养她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2.3 从经济方面开展帮扶

(1)落实好学校的“奖、困、助、贷、减、免、补和绿色通道”政策.一要详细了解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为了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为生活困难上不起学”的目标,中央和地方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辅导员要主动收集政策信息,严格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二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资助资金发放到位.严格审核资助对象的条件,既要看文字材料,又要看平时表现,更要主动联系家长,详细了解资助对象的情况,确保资助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三要加强对资助资金发放后的使用监督,确保资助资金用在资助对象的学习生活上.

(2)积极开拓捐资助学和勤工俭学渠道.一要立足校内争取勤工俭学岗位.辅导员要主动联系校内各部门,积极为贫困生争取学校内部的勤工助学岗位.二要积极开拓校外捐资助学渠道.熟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辅导员应当敢于走出校门,主动联系当地的企业、培训机构、卖场、部队、慈善机构和优秀校友等,争取社会资金帮助贫困学生.

2.4 从学习方面开展帮扶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从新生入校开始,辅导员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主题班会,纠正部分学生只读教材不读课外经典和只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的错误认识,提倡在学好教材知识基础上广泛阅读本专业经典书籍,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她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加强榜样典型示范作用.新生入学伊始,辅导员要组织选派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担任新生班主任,引导学生向她们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辅导员要引导贫困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更新知识,增长才干,适应时代变化.五要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学习非常刻苦,空闲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看似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实际上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指导她们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并严格执行、每日总结,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后,在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摸索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2.5 从就业方面开展帮扶

(1)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一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掌握求职技巧.辅导员通过就业指导课让她们深刻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抛却不切实际的幻想,立足大学四年的黄金时光,多学习生存本领,掌握求职技巧.二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能力素质等因素,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发展目标.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一要引导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农村贫困女大学生迫切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境况,但是,不能盲目地想着找到一份好工作,立即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找份高收入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能力素质.辅导员在日常的教育引导中要及时纠正她们一蹴而就的观念,树立脚踏实地,平稳提升能力的观念.二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辅导员要引导来自农村的贫困女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切忌不要有挑肥拣瘦和等靠要思想,不能从众盲目乐观,要树立脚踏实地的思想,有就业机会就要抓住,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谈发展问题.三要鼓励到基层实现就业.政府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制定出台了“三支一扶”、村官计划、西部计划、特岗教师、选调生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国家的优惠政策,树立把好事办好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实现就业,纠正她们从农村走出来又回到农村去是丢人现眼的错误思想,积极宣传出身农村扎根农村,带领乡亲发家致富,最终实现了自己富乡亲也富的先进典型大学生的事迹.

(3)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一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辅导员要帮助她们深入剖析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引导她们向成功女性学习.二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帮助她们走出自我封闭、自卑等心理,引导她们积极参加校院班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参加活动中提升能力.

[1]2006年云南特困优秀高考学生调查.云南日报[N].2006-09-14.

[2]段振榜,李小球,张洪.对地方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和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5):83-85.

[3]曾海文.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成长现状和扶植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8):89-91.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8.033

2014-09-17

通化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农村贫困女大学生生存现状及德育辅导对策”(201235)

田罡,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团委副书记.

G412

A

1008-7974(2015)04-0097-03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