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学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5-02-13 07:51胡乡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胡乡峰,赵 艳

(通化师范学院 物理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应用科学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胡乡峰,赵 艳

(通化师范学院 物理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特征、要素和建设的主要领域,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相关对策,以此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快速、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对策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和学习必备的工具,世界各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都在加快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得以落实的重要条件.

1 教育信息化理论概述

1.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

教育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使教育环境满足社会的需要.广义的教育信息化, 不仅包括现代化的教育环境,还包括建立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变革,具体指结合现代教学理论,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设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理解信息、有效利用信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1].

教育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特征.教育信息化的开放性将过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打破,教育变得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教育信息化以后,学校为师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全体师生可以共享资源,并且大量的信息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使人与人之间即使时空分隔,在远距离的条件下也能交互学习,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双向甚至多项交流;同时,教育信息化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地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使人与人、人与机之间可以更好地通过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1.2 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组织管理、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人才,构成了教育信息化体系.

(1)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包括互联网、多媒体综合教室、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2)信息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

(3)信息化组织管理.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规范和协调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另外,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

(4)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以教育信息为核心的教育软件资源和以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数据为核心的教育资源构成了教育信息资源.

(5)信息化人才.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包括通识型教育信息化人才和专业型教育信息化人才[2].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领域

(1)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建立各种信息技术设施以及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各科电子教材,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培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建设学校教育领域信息化要做的主要事情.

(2)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主要环节,其中的网络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管理和信息技术队伍培训领域.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管理系统是建设教育管理领域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而办好教育技术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则是建设信息技术队伍、培养领域信息化的最主要任务.

2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在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导致我国教育信息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东部地区有着地域的优势以及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人才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中部地区的经济赶不上发达的沿海地区,又不像西部那样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虽然与东部地区有一段距离,但基础教育信息化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西部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基础教育事业仍显薄弱,是全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弱点和难点[3].通过对各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基础教育中,但传统的教育观念制约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虽然现在基础教育的教师学历越来越高,但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教师还是缺乏时代观、创新观和改革观,这样的教学思想导致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的不协调.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模式的落后造成了现在的基础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不符合社会的需要.

2.2 缺乏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人才

近几年我国为基础教育开发了很多的教育资源,但这些教育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理想.能够真正符合课程改革、适合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并且,从事高级信息技术的人才数量也不尽如人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很多基础教育机构不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2.3 投入仍显不足

虽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政府宏观政策推动下发展迅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仍面临着资金匮乏、信息化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重复建设等问题, 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不同步,重硬轻软,对潜件建设就更加忽略了,导致设施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教育信息化仍然要走一段艰难探索的路.

3 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对策

3.1 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统筹规划,循序渐进.要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应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及内部协调的职能.基础教育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更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从而带动教育信息化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因此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事实证明,领导的重视,可以使人力物力得到合理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一把手工程”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加强组织协调,严格遵守国家要求,做好计划,避免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基础教育信息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必然会顺利向基础教育现代化推进.

3.2 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

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快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应对教育信息化挑战并实现以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未来几十年内,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技术等领域面临的挑战都是巨大的.因此,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加大对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模式也要逐渐改善,这样才能保证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同时,对基础教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培训要进一步加强,逐步使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水平得到提高.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中,教师是关键.因此,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既懂基础教育又懂信息技术的高水平师资人才.

3.3 科学均衡投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确实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需要科学均衡地建设.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大多数都投入到了硬件基础设施上面,在应用方面、软件和人员培养方面的投资却不多.为了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更上一个台阶,就应该均衡化投资机制.坚持推进网络融合和统筹规划,克服基础网络重复建设的问题,是解决基础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发展迅速所带来问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基础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基础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3.4 加大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基础教育信息化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尽快回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4],推行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要切实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基础教育每一个课堂的质量.学校要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架设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校教学环境的生态系统中去,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效益,促进基础教育管理、教学的现代化.

3.5 增强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作为任何改革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也对加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要想保证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强整个民族的教育观念,使全民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关注和应用信息新技术[5].如果我们还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来进行教育信息化的传播,就定会让我国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现代化鲜明的特征,更是基础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必经之路.因而,增强全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意识是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6 加强与跨国IT企业合作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缩小数字差距方面的意义已逐渐被各国所认同.加强与跨国IT企业的合作,提升中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成为了国内各级教育机构讨论的热点.近年来,中国教育界与戴尔、微软、IBM、英特尔等众多跨国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紧密合作,开展了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平台的开发,以此来提升中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当今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陈旧的教育模式迅速变革,虽然中国信息化教育已历时多年,但在基础教育中师机比、生机比都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解决方案,占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至高点.

[1]赵晓声.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内涵、层次与现实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新认识[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

[2]杨奋.教育信息化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

[3]张建平、梁松林.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4]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

[5]郑旭东,严莉.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新阶段的多维透视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02).

10.13877/j.cnki.cn22-1284.2015.08.045

2015-07-06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

胡乡峰,吉林通化人,硕士,副教授.

O6-3

A

1008-7974(2015)04-0137-03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