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真实的“命案现场”

2015-02-15 01:21徐梦靓
法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真凶冤案命案

◎ 文 徐梦靓

清代断案电视剧在很长一段时间风靡一时,如电视剧《杨三姐告状》《李卫当官》《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在《李卫当官》中有一集,李卫的母亲因抢粮而被定谋反罪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定案。难道在清代人命官司是这么简单的吗?《谁是真凶》就带领我们走进真正的清代“命案现场”。

《谁是真凶》用命案、疑案、冤案三个话题把读者带进了清代的“命案现场”。在疑案辨明上,经典的当是许氏杀夫。一名妇人因不满婚姻生活,在出走失败后,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因许氏初审与复审时口供不同导致最后无法明确结案。许氏杀夫案件审理了长达7年之久,最后许氏没有判凌迟而改判了斩刑。这说明清代的命案有着它自己的法则,对于疑点官员们加倍重视,因为这关乎他们的官途与性命。

在许氏杀夫中我们能看到,清代的司法程序是从书面文字中找出疑点,这给一些不法之徒可钻的漏洞,冤案就出现了。在冤案中,牵扯最广的是王树汶案。一伙强盗抢劫了一富贵人家,因差役贪图赃物放走主犯,欺王树汶年幼骗他认下自己就是胡体,之后瞒天过海一直到王树汶刑场喊冤。

在这起案件中,能让读者清晰

《谁是真凶:清代命案的政治法律分析》

作者:徐忠明、杜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地看到冤案“锻造”与平反的过程。但在王树汶的案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不是冤案而是政治。高官暗示命案主谋,下属官员为迎合高官胡乱伪造证据,这也是对清代政治的一大讽刺。现今社会政治参与案件的例子很多,我们需要反思不能让政治影响判断。

在清代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命案,那就是文化与经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这两个因素影响最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白菜被诬陷毒害丈夫,在屈打成招的情况下陷害了杨乃武。在我们知道的故事中,主角是小白菜。但在当时主角早由小白菜变为杨乃武,这个转变关键就在杨乃武的身份。

杨乃武是一名举人而且出身在富裕人家。杨乃武的举人身份让杨乃武的罪名已然不是他的个人荣誉而是浙江读书人的声誉问题了。正是这个原因,浙籍的京官才不遗余力地为杨乃武申冤平反。而他的富裕家庭也给了他申冤的可能。清代时进京申冤当然要花费钱财,如若没有较好的财富支撑,杨乃武的姐姐不可能有机会上京伸冤。

《谁是真凶》把清代命案“现场”、命案的司法程序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对清代命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到清代真实的命案司法经过,读者能更好地看清电视剧里出现的司法程序是否合理,增加看电视剧的趣味性。

命案、冤案、疑案三个相互交叉的话题,让读者进入了清代办案的“现场”,从更深的角度,去看待清代案件的办案过程。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如我们所想的那般草率,也不是所有的冤案都是那样的简单。它有着极其复杂的过程与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如“照镜子”一般,看看我们现今社会的问题。正如徐教授所说,此本书旨在“通过检讨以往的冤狱,揭示其原因,总结其教训”。

猜你喜欢
真凶冤案命案
本期导读
谁是纵火案的真凶
聚焦张玉环冤案
他是传奇 凭一个弹壳就能发现真相 凭半枚指纹就能锁定真凶
“制造”杀人犯
盘山公路局的命案
“真凶”是谁
少年宋慈
毒苹果
投毒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