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检验:1995-2013

2015-02-18 08:27万红先王利平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

万红先, 王利平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检验:1995-2013

万红先,王利平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233030)

摘要:基于安徽省1995-2013年的年度数据,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选取的多维变量中得到代表变量信息的主要因素,以消除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其次通过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人均GDP、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人力资本、安徽省服务贸易开放度、安徽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和汇率均与服务贸易额呈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世界产业结构的优化,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竞争的重心逐渐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在一国的经济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90年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仅为98.29亿美元,而到了2013年达到了5 396.4亿美元,进口额为3 290.5亿美元,是1990年的80倍,出口额为2 105.9亿美元,是1990年的37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在1990-2013年这2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数据计算得出。。在中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安徽省的服务贸易也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拉动安徽省经济发展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安徽省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在这一背景和环境下解决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对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及影响服务贸易发展因素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拟对影响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推进安徽省服务贸易快速均衡发展提供可供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对于安徽省服务贸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发展特征以及促进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等方面的探讨和分析,而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少。

黄毅从国际上对服务贸易不同的统计分类方法出发,即BOP统计、FAT统计和自然人统计,对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徽省的服务贸易目前存在整体竞争力较弱,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她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包括城市化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和服务贸易开放度低等。[1]万红先研究了安徽省近年来旅游贸易的发展情况,首先肯定了安徽省旅游贸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认为目前安徽省出入境旅游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且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安徽省的重点发展产业。但同时指出,安徽省旅游贸易的发展目前正受到总体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以及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等因素的制约。[2]胡光明,蔡云辉通过对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安徽省服务业存在基础薄弱,内部结构不平衡,相关促进机制缺乏等问题。[3]邓庆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安徽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测算,认为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之一,服务贸易虽存在一定的比较劣势,但比较劣势呈减弱趋势,这体现出安徽省服务贸易竞争力正不断发展和加强。[4]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对于服务贸易的地区研究明显匮乏,这可能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和国际服务业的统计方法和口径存在差异,以及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缺乏所致。

二、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快

2006年安徽省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只有6.21亿美元,到了2013年,安徽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8.44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25.51亿美元,出口额为23.83亿美元*2013年安徽省服务贸易数据至今没有公布,本文数据系依据历年安徽省服务贸易额及增长率估算而得。,同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7.81倍,5.78倍,13.31倍。从同比增长率来看,除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的同比增长率为负外,其他几年的同比增长率均为正值,2013年的同比增长率为23.23%,比全国的同比增长率多了8.56个百分点,增幅位居中部第一。

(二)服务贸易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2013年安徽省服务贸易总额达到了历史新高,位列中部第三位。从安徽省服务贸易所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2013年比2006年提升将近0.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2%提高到1.13%,服务贸易进口所占全国的比重从0.44%提高到0.78%,2013年安徽省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4.7%。另外,从安徽省服务业的人员和资金方面来看,2013年全年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跨上6 000亿元新台阶,实现增加值6 286.8亿元,同比增长9.5%,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金融业)共13 104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 111.2亿元,同比增长12.7%,期末从业人员达105万人。

(三)服务贸易整体逆差,但逆差的规模有所缩小

安徽省从2006年到2012年的服务贸易逆差额分别为2.63、4.53、2.91、0.1、0.8、2.11和1.13亿美元,虽然服务贸易整体一直呈现逆差格局,但是服务贸易的逆差额已经从2006年的2.63亿美元缩小至2012年的1.13亿美元,可以看出逆差规模有不断缩小的趋势。从具体的服务贸易各部门来看,一方面服务贸易顺差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优势部门,比如旅游部门在这几年中始终保持顺差。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建筑、计算机、信息以及其他商业服务也逐渐由原来的逆差转为顺差。另一方面,服务贸易逆差的部门则主要集中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部门,比如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与保险服务。

(四)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近年来安徽省在旅游、运输和建筑这三大传统服务贸易项下的服务贸易总额约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50%左右,这表明安徽省的服务贸易目前仍然以传统的服务贸易为主,但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安徽省除了在三大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外,同时在金融、保险、咨询和计算机及信息等新兴部门的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一方面,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在全省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另一方面,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服务外包企业24 818家,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67 424份,合同金额9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8%。2013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都有显著提升。安徽省还建成了多个服务外包示范区,其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三、安徽省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1.研究方法

(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涉及的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概括性的综合指标。在实证研究中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为:数据标准化;求相关系数矩阵;一系列正交变换;得到按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的特征根;求出各个特征根所相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特征根各自的贡献率;通过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来解释主成分的物理意义。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较多,运用SPSS21.0软件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具体过程SPSS21.0软件会给出输出值。

(2) 回归分析法

所谓回归分析法,就是在获得大量相关变量的统计数据后,建立起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回归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并用此表达式来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本文就是要建立安徽省服务贸易额与相关变量的回归方程来进行回归和预测分析,主要使用SPSS21.0软件来进行回归和预测。

2.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

殷凤和陈宪(2009)收集了14个国家和地区从1990年到2005年的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服务贸易的主要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贸易开放度、人均GDP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5]本文参考殷凤等的研究,引入多个解释变量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影响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因素,选取的因变量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Y),选取的自变量有安徽省人均GDP(X1)、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X2)、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X3)、人力资本(X4)、安徽省服务贸易开放度(X5)、安徽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6)、安徽省城市化水平(X7)和汇率(X8),共8个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借鉴易行健,成思[6]的研究,对选取的8个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提取主要成分对解释变量进行分析。

3.对相关解释变量的说明

(二) 安徽省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表1列出了1995-2013年安徽省服务贸易主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表,它们是本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础数据。

表1 安徽省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表:1995-2013年

(1)相关性检验

首先对这8个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SPSS21.0的计算结果,表2给出了具体的检验结果。

从下页表2可以看出,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8个解释变量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对这八个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期减少解释变量的个数。

表2 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主成分分析

同样的,SPSS21.0给出了这八个解释变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见下页表3和表4。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表4 成分矩阵

提取方法:主成分;a. 已提取了 2 个成分。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的贡献率达到了82.738%,因此提取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来代替原来八个解释变量的信息。进一步,从表4可以得出第一主成分FAC1和第二主成分FAC2的表达式,如(1)式和(2)式所示。SPSS21.0会自动给出FAC1和FAC2的值,它们包含了这八个解释变量的信息。其中ZX表示标准化的解释变量。

FAC1=0.410ZX1+0.382ZX2+0.410X3+0.384ZX4+0.331ZX5+0.240ZX6+0.264ZX7+0.365ZX8

(1)

FAC2=-0.221ZX1-0.356ZX2-0.108ZX3-0.228X4+0.434ZX5+0.753ZX6+0.047ZX7+0.059ZX8

(2)

2.变量的回归分析

在对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继续使用SPSS21.0对服务贸易额、提取的主成分FAC1、FAC2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见表5、表6和表7。

表5 模型的拟合优度

a. 预测变量: (常量),REGR factor score 2 for analysis 1, REGR factor score 1 for analysis 1。

表6 模型的相关参数

a. 预测变量: (常量), REGR factor score 2 for analysis 1, REGR factor score 1 for analysis 1。b. 因变量: 服务贸易额.

表7 模型的估计结果

a. 因变量: 服务贸易额 。

从表5和表6中可以看出,R2的值为0.946,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即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变化中有94.6%可以通过所建立的模型来解释,同时表6中的F值达到了130.821,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该模型对总体的近似程度较高。最后,从表7中可以得到FAC1、FAC2与服务贸易额之间的回归方程,如式3所示。

Y=0.819+0.535*FAC1-0.110*FAC

(3)

将式1和式2代入式3,得到安徽省服务贸易额与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如式4所示。

Y=0.819+0.244*ZX1+0.244*ZX2+0.231*ZX3+0.231*ZX4+0.130*X5+0.046*ZX6+0.136*ZX7+0.189*ZX8

(4)

3.回归结果分析

从式(4)可以看出,这八个解释变量均与安徽省服务贸易额呈正相关,都能够促进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增长。具体来看,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人均GDP每增加1%,服务贸易总额就会相应增加0.244%,说明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国内需求的增加,进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货物贸易额每增加1%,服务贸易总额就会相应增加0.244%,这说明货物贸易可以大幅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反映出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每增加1%,服务贸易总额就会相应增加0.231%,表明外资的进入和跨国企业的建立带来的技术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我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服务贸易总额就会相应增加0.231%,这说明人力资本的投入会促进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服务贸易开放度每提高1%,安徽省的服务贸易总额就会相应增加0.130%,这说明安徽省的服务贸易越开放就越有利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安徽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提高1%,安徽省的服务贸易额就会增加0.04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安徽省的服务贸易业受物价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安徽省的服务贸易额就会增加0.136%,这说明城市化水平越高服务贸易越发展;最后,在其他变量不变的前提下,标准化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每上升1%,服务贸易额就会相应增加0.0189%,说明人民币升值对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小。

4.小结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均GDP、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化水平和汇率对安徽省的服务贸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选取的这些变量主要包含服务贸易人才(人力资本)、服务贸易制度因素(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安徽省的基础经济因素(人均GDP和汇率等),其中从回归分析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安徽省的基础经济因素对安徽省的服务贸易影响较大,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力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制度因素对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也在逐年扩大,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想提高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安徽省的基础经济要素,促进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其次要不断优化安徽省的服务贸易结构,完善服务贸易的相关制度建设,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最后还要加大人才培养,为安徽省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四、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要素禀赋,巩固发展比较优势所在的行业,进一步扩大这一领域的出口水平,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还要突出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发展在提升安徽省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拓服务贸易出口的新领域,推动计算机和信息、软件、服务外包、会计和医疗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尤其是要抓住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机遇,鼓励和支持安徽省的服务企业主动承接更多的服务业外包业务。二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处于低端,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不高,长期依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由于研发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有限,安徽省在服务贸易上的竞争优势难以获得。因此,安徽省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依靠技术进步使安徽省从消费性服务业向生产型服务业转化以提升安徽省的生产性服务水平。三是要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安徽省的经济目前尚欠发达,要想促进安徽省经济迅猛发展,招商引资当前仍然是主要手段。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合理安排资金,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省内落户的政策环境。其次政府要引导和鼓励境内的金融机构对服务贸易领域中符合国家产业优惠政策的企业给予信贷上的支持。

(二)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加强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安徽省政府要想对服务贸易实施全面有效的宏观管理,就必须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具体要求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健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首先要明确和统一安徽省的各个服务贸易管理部门以及各自的管理范畴。即是要建立以商务厅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体系,由商务厅对各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监督和管理,使各管理部门在各自管理范围内各司其职,整个省内的服务贸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其次要加强制度供给,不断优化省内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安徽省的有关服务贸易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和修改各服务行业的行业服务标准,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对服务业服务标准的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增加安徽省服务贸易的透明度。最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健全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安徽省的政策制定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的统计系统,及时准确地统计和掌握安徽省内服务贸易的基本数据和市场状况,并依此制定出既符合安徽省经济发展目标,同时又不与国际服务贸易通则相违背的服务贸易的保护政策。

另外要建立省级服务贸易管理和跨部门的联系机制,要做好安徽省服务贸易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监测与预警工作,深入推进服务贸易统计企业直报工作,促进贸易统计、信息报送等平台建设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数据和信息,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解决事关全省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重视服务业品牌建设

现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可以说最终也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安徽省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就需要强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队伍。目前,安徽省虽然在劳动力的数量上拥有优势,但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拥有高层次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仍然相对欠缺。针对这种现状,我省必须加快进行服务贸易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构建由高等院校、服务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贸易人才培育体系。二是建立人才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因此,我省目前急需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等各方面的限制,改善用人机制,畅通人员流动机制,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尽最大努力留住优秀人才。还应积极研究引进境外国际型人才流动的便利化政策措施,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在某些领域增大开放度,增强对境外急需人才的吸引力。

为了提升安徽省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引导产学研结合、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等方面来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服务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企业应该强化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管理创新,主动挖掘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开拓市场,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毅.安徽省服务贸易发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9,33(5):155-159.

[2]万红先,李莉.安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74-78.

[3]胡光明,蔡云辉.安徽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25(5):21-25.

[4]邓庆.安徽省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开放度关系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2014(7):10-13.

[5]殷风,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6]易行健,成思.中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1984~2008[J].国际贸易探索,2010(11):33-38.

[7]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中国服务贸易统计[EB/OL].(2014-02-19)[2014-10-13].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

[责任编辑邓先友]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5)01-0019-07

收稿日期:2014-10-14

基金项目: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2A00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236);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acjyzd201408)。

作者简介:万红先(1966-),女,安徽颍上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服务贸易。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Service Trade of Anhui Province:1995-2013

WAN Hong-xian,WANG Li-pi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nual data of Anhui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3,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s used to obtain the main factors represen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from multi-variables and to eliminate the multi-collinearity between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made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rvice trade in the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capita GDP in Anhui Province,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trade,the amount of actual use of foreign capital, human capital in Anhui Province, the openness of service trade,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xchange rat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rvice trade. Finally,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of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service trade; influence factor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变形监测的金安桥水电站坝体稳定性分析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研究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