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央行“双降”对股市的利好分析

2015-02-18 08:36
金融经济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利率

聂 郡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浅谈央行“双降”对股市的利好分析

聂郡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多次降息降准,8月26日,央行再次宣布同时“双降”,而“双降”对股市是否对股市利好正是本文研究主题。针对当前情况,本文从降息降准背景出发,从实例层面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认为降准降息对股市干预效果不大,利好发展不明确。在经济层面上,应该不断推进市场利率化改革,合理保持市场资金流动性,使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双降;利好;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以更好地平衡好总量稳定与结构优化的关系,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以来,楼盘持续萎靡;实体经济融资依旧困难,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今年1月下旬,瑞士、丹麦、俄罗斯、印度等国相机推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受此影响,美元国际走势增强,人民币贬值,从而加剧资本外流,“双降”应势而生。

一、“双降”背景分析

2015年年初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四次降准三次降息。2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我国股市迎来利好前景,自3251.21点开始上升,中途虽有回落,但上升趋势明显;3月1日,央行降息;4月20日,央行降准,从而提高货币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增长,使得股市朝利好发展,进入牛市,一举突破5000点大关,于6月12日达到最高5178.19点,后回落;此后,股市虽伴有V型反弹,但下降趋势明显。

6月28日,央行宣布降息0.25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时隔两月,央行再次宣布双降,自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不变。除降息外,央行再次降准,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此后股市有反弹,且突破3200点大关,但MA10依旧呈下降趋势,利好前景堪忧。另外,8月份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外汇市场波动频繁,我国外汇储备压力巨大。因此,央行6月28日与8月26日宣布降息降准,救市意图明显。

1、对冲外占下滑: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央行被迫抛美元资产进行外汇干预,回收基础货币。此前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MLF释放短期和中期流动性对冲,此次降准意在释放长期流动性对冲,稳定利率。之所选择定向方式,意在通过设定降准条件激励银行放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同时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作用。

2、对冲经济下行:7月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全面下行,8月财新PMI初值创09年以来新低,商品数据也显示总需求没有明显改善,三季度经济破7压力越来越大,迫使央行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融资成本。

3、稳定市场情绪:人民币突然贬值、股市连续下跌与全球市场动荡形成负反馈,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周末养老金入市等小招不给力,迫使中央加快放大招。

二、“双降”前后股票指数分析

关于本文采取的数据说明:为了更好的说明降准降息对股市的影响,笔者选取6月28日降准降息前10日与降后10日,以及8月26日降前3日与降后3日的上证股票指数收盘价进行分析。(数据来源:大智慧软件)

对6月28日“双降”前后上证股票指数收盘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降准降息后,仅有6月30日出现利好反弹,但很短暂,之后跌势明显,中间虽起起伏伏,但收效胜微。笔者认为,6月下旬大盘连续急跌原因之一即资金流出,仅6月29日沪市融资净流出达266.28亿元。而8月24日与8月25日,上证指数暴跌8.49%、7.63%,沪市融资净流出达到526.88亿元、554.07亿元,资金流出愈亦严重。

对8月28日“双降”前后上证股票指数收盘价进行分析,而对于此次的“双降”影响股市的效果,很容易联想到6月26日宣布降准降息。8月26日宣布降准降息的当天,股票不升反降,反映出维持股市稳定的任务较为艰巨。之后的短暂时间,利好趋势明显,但由于时间过短,“双降”是否有效,是否是股市反转的号角,是否会走上6月份“双降”的老路,并不能确定,仍然有待于考察。

三、“双降”对股市的利好分析

(一)降息对股市的传导分析

降息,顾名思义,降低利率,意味着利息减少,使银行存款转移到消费与投资,利率是衡量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在完善的市场化国家,利率与股票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一般来讲,央行下调利率时,股票价格上升;提高利率时,股票价格下降。

降息一方面通过利率变动直接作用于股票价格,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而使企业规模化。利率降低,会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增加企业利润,进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股票价格上升;利率提高,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减少企业利润,导致分红派息减少,股价下降。另外,利率提高,会使社会的储蓄额增加,消费、投资减少,社会总需求趋于下降。

但6月28日降息后,大盘不升反降,且急剧暴跌,而8月28日降息后,股市短暂时间内回升。另外,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境内外利差的进一步缩小,有可能会引起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以及资本流出压力,进而引起股市的进一步下跌。

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是十分完善,信息不完全对称,许多因素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股市对降息的反应不太明显。由此,笔者认为,降息是否对股市利好,还有待商榷。但从逻辑上来讲,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降息是股市走出阴霾的关键。

(二)降准对股市的传导分析

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即为存款准备金率。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若果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一定,则存放在央行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可提供的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进而导致流放到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减少;当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社会资金供应增多,市场资金相对宽松。

尽管降准短期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但长期而言,降准有利于改善银行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并通过信贷供应带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压缩银行在资产端的收益,导致利差缩窄。

纵观2015年几次降准,2月4日与4月20日宣布将准,股市大盘利好前景明显;而6月28日宣布降准以来,股市急剧下跌,7月2日下跌突破4000点,甚至8月25日跌至3000点以下。由此,笔者认为,央行调准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升跌情况并无规律可言。降准本质上无法左右股市走势,更多的是看政策走向,

降准是否对股市利好,依旧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四、建议

1、市场利率化:一方面利率是货币政策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完善的市场条件下,利率变动直接影响着股票价格。另一方面利率变动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关系着企业的规模经济。另外,8月份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降息虽在短期内可能导致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但从长期看,利率的降低将使汇率反转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我国市场不十分完善,在市场改革下,利率并没有对股市有实质性的作用,且与货币市场协调性不够,经济效应传递不明显。由此,在之后的市场利率化改革下,需要加强利率变动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注重提高利率与货币市场的协调性,真正发挥利率的决定性作用。

2、降准有效化:降准并非直接作用于股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资金流动性,增加社会的基础货币,让释放的资金流向于实体经济。但如果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如股市过多,很有可能通过杠杆使股市泡沫。另外,流动性对于实体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过高的流动性将掩盖风险和其他经济问题。因此,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降准要控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资金流转额,且注意资金流动的适度,让降准真正对股市产生利好发展。

3、杠杆合理化:股市之所以热,就在于股市高杠杆,相比于将资金存放于银行、购买债券或者基金,股票很明显收益高,且获得利益的时间短,速度快。但正因为股市的高杠杆,购买股票的风险较高,可以一夜成翁,也可以一夜成穷。下半年股市大盘大跌原因之一即是杠杆,从之前的平仓触发“被动去杠杆”开始逐渐扩大为“主动降杠杆”,导致行情大跌。但笔者并不支持“去杠杆”,如果股市没有杠杆,或者杠杆很低,甚至低于基金,股市是否利好是值得商榷的。因此,要保证股市杠杆的合理性,不能过高亦不能过低,与此同时,要警惕过度炒作和膨胀的炒作,完善监督体制。

五、结束语

降准降息虽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完全对称,“双降”对股市的影响是有限的。需要推进市场的利率化,维持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在合理区间,从而促使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仅作抛砖引玉之言。

参考文献:

[1] 秦锐.央行降准,市场如何反应[J].科学智囊.2015(42).

[2] 程实.继续降息将打开中国资本市场潜在空间[N].上海证券报.2015(008).

[3] 唐齐鸣.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分析[N].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14).

[4] 张炜.降息降准难改A股跌势[N].中国经济时报.2015(001).

猜你喜欢
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