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力的分析

2015-02-18 08:44
金融经济 2015年20期
关键词:竞争力

关 欣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中韩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力的分析

关欣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文章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转移份额分析法对中韩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中韩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对美出口的相似程度很高,且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激烈。总体上来看,虽然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一直处于竞争优势,但从2013年开始这种优势已经开始减弱,所以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出口结构、改善贸易条件以及减少贸易摩擦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转移份额分析;竞争力

1.引言

根据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为9.5%,且总量继续增长,达到1108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0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6%;进口额为506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4%。同时,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达到943亿美元,再次创出历史新高[1]。随着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量的不断提高,所以分析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分别为中国香港(28.3%)、美国(19%)、欧盟(14.4%)[2]。对于美国来说,美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国家主要位于太平洋沿岸、欧盟以及北美地区。其中,中国是美国高技术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而韩国也是美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之一。所以本文以韩国作为对比对象,主要分析中韩两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2.中韩两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状况的比较

本文采用美国高技术产品(ATP)分类标准将高技术产品分为10类,分别为生物技术(01)、生命科学(02)、光电子(03)、信息与通讯(04)、电子(05)、柔性制造(06)、尖端材料(07)、航天航空(08)、武器(09)、核技术(10)。根据美国普查局对高技术产品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可得2013年中韩各类产品对美出口额占对美出口总额比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3年中韩各类产品对美出口额占对美出口总额比例

从上表数据显示,中韩两国对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在结构上比较单一。大部分都集中在信息与通讯类产品的出口,并且这类产品分别占到两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1.05%和67.38%之多。可以看出在电子通讯类产品上,中韩两国一定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衡量两国产品的出口在结构上是否相似可以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来进行分析。出口相似度指数最早由Finger和Kreinin(1979)提出,用来衡量任意两个国家在世界市场或第三方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相似程度[3]。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图1 2009-2013年中韩两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变化情况

从出口相似度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两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相似程度很高,根据计算结果得出两国的出口相似度指数基本上维持70以上,这说明两国对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70%以上都是同类产品,所以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必定会进行激烈的竞争。

3.出口竞争力的分析

3.1 方法介绍

本文将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转移份额分析法最初由Dunn(1960)等人创立,之后有一些学者将该方法用于研究不同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像Herschede(1991)利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东盟、中国和东亚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研究;[4]Voon(1998)利用该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研究[5]。

转移份额分析法就是将所要比较的几个国家作为一个参照组,研究各国相对于参照组的出口表现,照组中的单个国家称为竞争国。此方法将由参照组的出口构成和增长率所决定的各国出口变化当作份额效应,由于各国的竞争力水平发生变化,其实际出口额的变化与应有份额效应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净转移,也称转移效应或出口差异,它是一个绝对数,表示竞争国在某一产品上所特有的竞争优势[6]。其表达式为:

NS=AC-SE

(2)

在(2)式中有:

(3)

(4)

净转移(NS)反映了各国出口的竞争力状况,当净转移效应为正时,表明该国与参照组内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出口竞争优势。净转移效应的形成可以归因于三个子效应,分别为: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交互效应,则净转移效应也可表示为:

NS=ISE+CE+IE

(5)

其中产业结构效应(ISE)反映净转移效应有多少可以归因于竞争国和参照组在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如果某国发展迅速的工业出口份额大于参照组,或者其发展缓慢的工业出口份额小于后者,则这个效应就为正效应,其具体表达式为:

(6)

竞争效应反映净转移效应有多少可以归因于竞争国与参照组在出口增长率上的差异。若某国的出口增长率高于参照组,这个效应就是正效应,并认为竞争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其具体表达式为:

(7)

其中Gij表示j国在[0,t]时期内i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交互效应反映净转移效应有多少可以归因于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共同作用。如果竞争国专门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或者很少生产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那么这个效应就为正值,其具体表达式为:

(8)

本文中参照组的国家有中韩两国构成,X为各国高技术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此处所采用的是美国普查局对高技术产品(ATP)的分类标准,将高技术产品分为10大类。而且,本文利用来自UnitedStatesCensusBureau,ForeignTradeData的相关数据整理,将2009-2013年分为四个时期,通过这四个时间跨度来分别进行计算,以动态反映中韩两国的出口竞争力的变化。

3.2 净转移效应(NS)的结果分析

中韩两国高技术产品的净转移效应四个时期的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韩各类高技术产品净转移效应(NS)计算结果 (单位:百万美元)

从计算结果的总体上可以看出前三个时期,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一直处于竞争优势而韩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是处于竞争劣势,但从第四期开始,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较之韩国由优势转为劣势,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韩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对美的出口额大幅度增加,由2012年的8954百万美元增加到10733百万美元,增加了将近20%。从具体的产品类别上看,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而韩国主要集中在电子类和航空航天类产品,其他类别的产品两国的竞争力都处于此消彼长的状况,说明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3.3 净转移子效应的结果分析

通过数据整理分别计算出各类产品的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交互效应,具体计算结果分别如表3、表4和表5所示。

表3 中韩各类高技术产品产业结构效应(ISE)计算结果 (单位:百万美元)

表4 中韩各类高技术产品竞争效应(CE)计算结果 (单位:百万美元)

表5 中韩各类高技术产品交互效应(IE)计算结果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同表1

从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总体计算结果来看,中国前三个时期的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都是正值,均呈现正效应,但是第四期开始由正转为负,说明我国的高技术产品与韩国相比由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转为了结构劣势和竞争劣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信息与通讯类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减少,而韩国此类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大幅度增加所造成的。从交互效应的计算结果来看,虽然我国的交互效应呈现负值,但是从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出这种负效应在不断减小。韩国在第一期的交互效应为正值,但是从第二期开始交互效应开始变为负值,说明韩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优势在不断减弱,这也与它对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逐年减少有关。

从具体的产品类别分别对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交互效应进行分析。在产业结构效应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的产业结构效应一直为正,而韩国则相反,这说明我们在这类产品上具有结构优势,但是这一效应有不断减弱的趋势。而我国在航天航空类产品出口的产业结构效应一直处于负效应,说明在这类产品上我国不具有结构优势。在生命科学、光电子、柔性制造、武器和核技术类产品上,我国的产业结构效应都是有正转变为负,说明这五类高技术产品的结构优势都在不断减弱。其它三类产品如生物技术、电子和尖端材料技术类产品的产业结构效应在四个时期都是呈现正负交替的现象,但都不具有很强的结构优势。

从竞争效应的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生物技术、光电子和尖端材料技术类产品上的竞争效应由负转正,这说明这三类产品有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而韩国只有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上由竞争劣势转为竞争优势。在信息与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类产品上我国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弱,竞争效应由正变负,而韩国在生物技术、光电子和尖端材料技术类产品上的竞争优势也在减弱。

从产业结构效应和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和韩国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子和电子技术类产品的交互效应都是由负转正,而两国在信息与通讯和尖端材料技术类产品的交互效应都是由正转负,且两国在核技术类产品上的交互效应一直处于负值状态,这说明两国的高技术产品的交互效应具有一致的变动性,更加说明了两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出口类型的相似程度很高,竞争激烈。

4.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及建议:

(1)从总量上来看,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已经达到了1/3,接近于韩国对美出口的十倍之多,而且大多数的高技术产出口都集中在了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上。虽然我们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上取得了竞争优势,但我们仅是在量上取得了优势,在产品的质量上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在2012-2013年期间,我国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已经由优势转变为劣势,所以我国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变化,加强这类产品的技术创新以及对这类生产企业加大R&D投入,使我国高技术产品重新回到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

(2)从出口相似度的分析以及对各类产品的交互效应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韩两国对美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而且两国产品的交互效应呈现趋同变化的趋势,这说明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且两国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都集中在信息与通讯技术类产品上。虽然从总体上我国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不断减弱。所以我国不仅要在技术水平上有所突破,还要优化高技术产品对外出口结构,加强出口结构优势。

(3)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中,贸易逆差的大小绝不是衡量技术水平高低和贸易获利大小的标志。随着中国高技术产品对美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了许多贸易摩擦的增加。虽然我国因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取得了优势,但是在产品质量上还有待于加强。同时,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采取了很多限制手段,导致中国对美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受到了阻碍,所以加强两国的经济对话,放宽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将有利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

(4)在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协议即将达成之际,也将促进中韩两国的高技术产品的贸易。虽然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竞争激烈,但都受到了美国的进口限制,而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管制更加严格,阻碍了两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果中韩两国的自由贸易区协议一旦达成,那么这势必会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同时也会增加两国的高技术产品的贸易,使得两国的高技术产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韩国本土市场容量有限,韩国作为签订双边自由贸易较多的国家之一,拥有非常好的贸易平台,潜在目标市场巨大。所以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不仅为韩国拓宽了对外出口的市场,同时也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更多途径。

参考文献:

[1] 《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状况分析-2013年第3期》[DB].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2] 《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13》 [DB].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3] 杜莉,谢皓.中国与墨西哥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0).

[4] Fred Herschede,Competition among ASEAN,China,and East Asian NICs:a shift-share analysis[J].ASEAN Economic Bulletin,Vol.7,No.3(March 1991),pp.209-306.

[5] Jan P.Voon.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ASEAN in the U.S.market[J].ASEAN Economic Bulletin,Vol.14,No.3(March 1998),pp.273-291.

[6] Wayne C.Curtis.Shift-Share Analysis as a Technique in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54,No.2 (May,1972),pp.267-270.

猜你喜欢
竞争力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在校大学生兼职对培养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供应链助力直企打造非核心竞争力
未来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化社会责任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