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2015-02-18 08:44
金融经济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VAR模型

马 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基于VAR模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马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本文从需求角度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动力,基于VAR模型,通过建立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并且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了消费、投资、出口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和出口极大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增长,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基于此,本文为如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的高水平稳定增长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VAR模型;经济增长动力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合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临欧洲经济圈,是我国发展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战略合作的重要桥梁。因此立足于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地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范围界定

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已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和焦点,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将丝绸之路经济带视为一整体,侧重探讨其内涵、战略、机制、路径等问题。赵华胜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是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1]。杨恕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发展是中国全方位开放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个长期的全局性战略[2]。马莉莉等人认为丝路沿线国家要以网络化机制为合作基础,以共生协同转型机制为路径,来实现丝路国家的共同繁荣[3]。王海运认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循序渐进,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4]。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丝绸之路建设中某些领域、某些地区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罗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交通建设为研究对象,剖析了丝路物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加强国际和国内层面的沟通和协调的解决方案[5]。庞昌伟认为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突破口[6]。黄一超,立足于新疆地区,认为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位置,区位优势显著,可以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达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7]。

综上所述,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对我们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发现已有的研究多聚焦于宏微观战略层面的定性研究,缺乏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收敛性问题。本文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中国与中亚五国。本文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实证分析,并评判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收敛情况。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取与指标说明

本文拟基于需求的角度通过VAR模型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即分析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本文选取1990-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支出(con)、资本形成总额(inv)、货物和服务出口额(ex)四个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为了剔除价格因素以及克服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货币不统一而无法直接加总的困难,本文的数据均以2005年不变价美元来表示。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的序列分别记为、、、。

(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

通常,建立VAR模型要求进入模型的每一个变量都是平稳的,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则要求变量之间必须存在协整关系,否则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因此要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ln(con)是平稳序列,ln(ex)和ln(inv)为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后平稳,即ln(ex)~I(1),ln(inv)~I(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表

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这四个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可知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一致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ln(con)、ln(ex)、ln(inv)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说明这些变量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ln(gdp)=-2.017ln(con)+0.858ln(ex)+1.098ln(inv)+μi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结果

由上式子也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每增加1个百分点,GDP却下降2.017个百分点;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858个百分点;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拉动GDP上升1.098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对消费重视度不高。

(三)建立VAR模型

建立VAR模型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确定滞后阶数,滞后阶数越大,越能更好地反应模型的动态特征,同时,阶数越大意味着待估计的参数就愈多,会使得模型的自由度减少。根据LR(似然比)检验、FPE(最终预测误差)以及SC信息准则确定出模型的滞后阶数为1。VAR(1)估计结果如下:

一个合理的VAR模型必须是稳定的,如果模型不稳定,某些结果将不是有效的(如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AR根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表3 AR根表

由表3可以看出被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小于1,即位于单位圆内,则VAR模型是稳定的。这为下文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提供了基础。

(四)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本文分别给最终消费、投资、出口一个单位的冲击,来观察它们对GDP在短期以及长期内的影响。

图1 脉冲响应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消费一个正的冲击后,在前2期会对GDP产生轻微的负面效应,从第3期起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第7期之后达到稳定水平,说明依靠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给出口一个单位的冲击后会给GDP带来正面的影响,且这种拉动效应持续增强直至期末,这是由于出口增加表现为需求扩大,从而直接带动产出水平提升;同样,当投资受到正向冲击后,在前4期GDP的响应不断增加,且第4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持续减小,第9期时,这种响应接近于0,过后转为负值,这是由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和低效率投资共同作用的。

从影响程度的大小来看,在前4期,投资对GDP影响大于消费对GDP的影响,但这种情况在第4期开始发生逆转,第4期之后,消费对GDP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投资对GDP的影响。在整个观察期内,出口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总体来看,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拉动效应。

(五)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消费、出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本文对VAR模型作方差分解。

表4 LNGDP的方差分解表

从作用时滞方面来看,三个变量对GDP的变动都具有较为持续的贡献作用。如表4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水平除了来自自身冲击的影响外,消费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期为0.047%,之后各期都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投资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期为0.27%,之后平稳上升,在第6期达到最大值1.6%,从第7期各期贡献率出现逐步下降趋势。出口变动的贡献率在第2期达1%,并且第2期后各期贡献率有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

从效应大小方面来看,短期内,在三个变量中,投资和出口扰动项的贡献相对较大,但长期来看,消费和出口变动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投资变动的贡献。短期内,GDP的变化主要受自身的影响,消费、投资、出口三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分别为0.2%左右、0.8%左右、2.6%左右。从长期看,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2%左右由消费解释,1%左右由投资解释,31%由出口解释,这也再一次充分表明消费和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波动的巨大影响,这与前面的分析高度一致。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实证分析。最终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消费和出口,而投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较为微弱。

(1)基于需求的角度,从长期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生产总值与消费、投资、出口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投资和出口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会产生负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

(2)从动态影响而言,无论消费、投资还是出口,都会将其自身所受外部条件的冲击传递至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水平对消费和出口的脉冲响应较之投资更为敏感。

(3)综合而言,消费和出口变动的贡献率远远大于投资水平变动的贡献率,即消费和出口对丝绸之路经济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较之投资更为显著。

(二)政策建议

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长期稳定增长,综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商品出口战略,优化商品出口结构。

由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这会在短期内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会是国民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仍然集中体现在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供给以及能源供给(中亚国家每年出口结构中能源占比很高),仍然缺乏以资本集中所反映的规模经济优势和以高技术反映的创新优势,并且这一格局在长期内难以有质的改变。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目前应该着重于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降低国民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

(2)着力促进消费增长,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由于消费是所有经济行为有效行为实现的最终环节,只有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才会对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持久的推动力。根据上文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消费的变动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然而通过协整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消费与经济增长却呈现负相关,这从侧面反应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家忽视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应该着力促进消费增长,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为了促进消费的增长,丝绸经济带各国应该增加居民收人,调整分配格局[8]。

(3)转变投资理念,提高投资的效率。

上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长期来看,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甚微。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投资拉动主要是低水平的投资拉动。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应该改变投资理念,逐步由低水平的投资拉动向高水平的投资拉动转变。同时,应该严格宏观调控措施,避免传统模式的投资周期重演,防止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传统的低水平投资扩张已经表现出显著的边际效益递减,弊端已经十分突出,因此,应当坚决予以遏制,将其增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抑制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降低投资比例,才能为消费比例的提高创造空间,从而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9]。

参考文献:

[1] 赵华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和切入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3).

[2] 杨恕.中国西部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新丝绸之路——从北京的战略构想到兰州的现实诉[J].学术前沿,2013(12).

[3] 马莉莉,王瑞,张亚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合作机制研究[J].人文杂志,2014(5).

[4] 王海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地区各国共同发展[J].俄罗斯学刊,2014(1).

[5] 罗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交通物流制度协调与推进探讨[J].开发研究,2014(2).

[6] 庞昌伟.能源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突破口[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4(2).

[7] 黄一超.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实事求是,2013(6).

[8] 吴诣民,李碧生.基于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3(5).

[9] 赵倩倩.基于VAR模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金融经济,2010(22).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VAR模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应该怎样解读、怎样做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内蒙古牛肉价格传导实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