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广告侵扰影响因素研究

2015-02-20 12:46顾远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价值消费者用户

本文系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吉林省广告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0418023FG)的研究成果。

广告侵扰是受众对广告的一种感知。2002年Hairong Li、Edwards和Lee指出,当广告妨碍了消费者的持续认知过程时,消费者对广告的心理反应就是广告侵扰。可见,广告本身并不具有侵扰性,只有在它妨碍受众的媒体目标时才形成侵扰。而且,广告侵扰可能引发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恼怒和消极的认知反应,如广告态度下降,并最终导致广告回避 ①。

至2015年,我国网络视频媒体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间,贴片广告日益为广告主所接受,并成为视频网站的主要盈利方式。然而,这种广告形式与电视广告比较相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平等、互动的互联网思维,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侵扰。最近几年,贴片广告有增无减,如何平衡网站利益和用户感受,愈加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笔者以网络视频贴片广告为对象,将广告侵扰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广告价值、广告交互性和广告混乱。其中,广告价值是网络视频用户对于广告内容的认知。广告交互性代表用户与广告的互动程度。广告混乱是用户对于广告数量的主观评价。这三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广告侵扰。

一、广告价值

广告价值是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主观评价。它对广告侵扰具有负向影响 ②。1995年Ducoffe提出,广告价值是广告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它受信息性和娱乐性的影响 ③。如果广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或娱乐需求,那么,广告价值就会提升,广告侵扰就会降低。

可见,提升广告价值意味着提高广告与消费者的相关性。对于网络视频广告来说,其探索方向大致有两个:

其一,提高广告与节目的相关性,使其与消费者的媒体目标更加一致。华扬联众的“视线”可以将广告与特定内容绑定,实现以内容为导向的跨平台广告投放。优酷可以将企业代言人广告投放在出现该代言人的节目中,更好地吸引目标消费者。

上述探索虽然有益,但反观现实,广告往往与节目无关。同样的广告插播在不同的节目中,同一个节目前插播几条完全不同的广告。这种现象既是技术局限和成本压力造成的,也是以收视率为导向的传统电视广告投放思维的写照。可见,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将网络视频看作与电视不同的媒体,并利用互联网传播规律投放广告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其二,洞察消费者,更好地满足其需要。2013年爱奇艺推出“一搜百映”。该产品能够分析用户的百度搜索行为,并为其推送视频广告。同时,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运用大数据为消费者“画像”,力求提高广告的精准性,优化广告效果。

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大数据分析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且,随着数据量的加大,其存储成本和分析难度也将提高,这都可能阻碍大数据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大数据很难解读瞬息万变的生理指标和深刻复杂的心理状态,即便将其与小数据结合,也很难在每一个时空场景都准确契合多元易变的消费者需求。可见,尽管程序化购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为精准投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然而,对于我国网络视频广告来说,若想真正做到精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广告交互性

交互性是互联网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主要优势。它指的是用户与网站的互动程度。其关键特征是用户控制和信息交换 ④。与电视广告相比,交互性是网络视频广告的最大特点。2014年DildarHussain等人对于网络视频广告的研究表明,缺乏互动是人们使用广告阻止软件的主要原因。提高广告交互性有助于降低侵扰感并减少广告回避 ⑤。

我国网络视频广告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设置按钮,以及吸引用户参与活动或购买产品上。同时,多数网站还添加了静音、倒计时等功能,以此缓解用户等待的焦虑。然而,这些做法并未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今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从而更好地顺应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趋势:

第一,提升交互深度,深化用户的情感体验。首先,征求用户意见,使其得到更好地尊重。Hulu在广告的右上角询问用户此广告是否符合其需求,如果回答“No”,Hulu会表示尊重用户的选择,并将进一步提升其体验。其次,增添趣味性,在交互中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2011年底爱奇艺推出“浮屏技术”,它允许用户在广告悬浮窗写下祝福并发送给亲友,成为趣味互动的有益尝试。再次,利用社交媒体扩大广告影响力。Hulu、Youtube等都有分享贴片广告的功能。今后,伴随我国网络视频广告吸引力的提升,主动分享并非不能实现。最后,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个性化交互功能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第二,赋予用户选择权。2010年YouTube引入TrueView系统,允许用户5秒后跳过广告。2012年Max Pashkevich等人研究发现,可跳过的广告与传统插播广告在信息传播效果方面旗鼓相当,而且,前者更受用户偏爱。到2012年7月,YouTube70%的广告都采取了可跳过方式 ⑥。而且,此方式还被延伸到移动端,保证了用户的选择权。

相比之下,我国在此领域进展缓慢。2011年阳狮锐奇在中国发现,“广告选择器”可以兼顾消费者和广告商的利益,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广告模式。2014年搜狐视频在其移动端推出语音去广告功能,只要用户喊出品牌名称,即可自动跳过广告。上述探索皆是有益之举,但鲜有广告主采用,强制广告仍然占据主流。实际上,强制广告在吸引注意和加强记忆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然而,它对广告态度有较强的负面影响 ⑦。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能对其更加敏感,广告主应该谨慎采用之。

三、广告混乱

广告混乱与广告侵扰密切相关。1997年Speck和Elliott指出,在一个媒体中,受众对于广告过量的主观评价就是广告混乱。它可能中断受众的持续认知过程,妨碍其媒体目标的实现并引发广告侵扰。

广告价值是影响广告混乱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作为一个完全是广告的媒体——黄页,由于其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因此,感知的混乱程度比电视广告低得多 ⑧。

用户控制也是影响广告混乱的重要因素。印刷媒体的读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回避广告,因此,只有当广告量超过媒体内容50%时才会引发反感。电视广告强制播出,其广告量达到节目三分之一时就令观众感到混乱 ⑨。

对于网络视频广告来说,其时长问题一直是行业争论的焦点。然而,片面的谈论时长并不科学。广告价值、用户控制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对于广告过量的评价。例如,Youtube可以在一个20分钟的视频前插播3分钟以上的广告。不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直接跳过。而对感兴趣的用户来说,3分钟并不过量。可见,提升广告价值,提高交互程度,赋予用户更多的控制权是视频网站减少混乱的有效途径。

总之,十年来,广告侵扰一直是影响网络视频广告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升广告价值、增强广告交互性以及降低广告混乱都可能减轻广告侵扰,提高广告效果。今后,伴随网络视频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如何利用新思维和新技术降低广告侵扰,增添广告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更好地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趋势将是一项新课题。

注释:

① Li,Hairong etc.Measuring the intrusiveness of advertisements: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ournal of Advertising,Summer2002,31(2),pp37-47.

②⑦ Steven M.Edwards,Hairong Li,and Joo-Hyun Lee,Forced Exposure an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Perceived Intrusiveness of Pop-Up Ads,Journal of Advertising,Fall2002,31(2),pp.83-95.

③ Robert H.Ducoffe,How Consumers Assess the Value of Advertising,Journal of Current Issue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1995,17(1),pp.1-18.

④ Liang Zeng,Robert WProctor etc.User-based assessment of website creativity:a review and appraisal,Behaviour&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2,31(4),pp.383-400.

⑤ Dildar Hussain,Hélène Lasage,Online Video Advertisement Avoidance:Can Interactivity Help?The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January/February 2014,Volume 30,Number 1,pp.43-50.

⑥ Max Pashkevich etcEmpowering Online Advertisements by Empowering Viewers with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Skippable Video Advertisements on YouTube,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12(12),pp.451-457.

⑧ Michael T.Elliott,Paul Surgi Speck,Consumer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 Clutter and Its impact across Various Media,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8,1.2,pp.29-41.

⑨ Steven Bellman etc.Get the Balance Right Commercial Loading in Online Video Programs,Journal of Advertising,2012,41(2),pp.5-24.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赵 均】

猜你喜欢
价值消费者用户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
一粒米的价值
关注用户
“给”的价值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