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构建探析

2015-02-21 05:17谭杰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评估

谭杰

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构建探析

谭杰

构建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综合利用多种评估手段和方法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高校大学英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的重要课题。分析了传统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存在的问题,从多元评估的概念、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多元评估体系的策略,并探讨了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英语;多元评估;评估标准;多种方法结合

学业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学业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提高。但是,传统的学业评估过分看重终结性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人际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多元评估体系的建立,不单单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而是坚持全面客观的评估,也就是教师评估与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坚持量化的评估标准,坚持评估反思、反馈和修正,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汲取、人格的完善和思维的训练等等。评估方式和评估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是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传统大学英语评估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估,评判一个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主要的指标就是英语考试成绩。这种唯成绩论影响了企业的用人选拔,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1]。

第一,这种评估方式的功利性过强。传统的评估方式过分看重分数,不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为了迎合教师、学校、社会单位的衡量标准,努力研究应试特点、技巧,对考试分数非常在乎。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持久的学习激情。

第二,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主体比较单一。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任课老师或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教学评估,学生是被评估的对象,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估过程之中。学生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过于被动,其能动性、主体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三,传统评估方式的评估目标比较单一。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和评估中,我们往往会为学生先预设一个目标,最终考察的是学生对这个既定目标的完成情况。这种考察其实是建立在书面考试的基础之上,看重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其反映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潜在的学习结果[2]。

二、多元评估体系的概念及内容

鉴于传统评估体系固有的缺陷,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实现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手段、评估功能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估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所谓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指的是全面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就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已经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估分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活动效率的提升[3]。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相比,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评估主体不再单一由教师或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担任,而是采用教师评估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估,使评估尽可能全面客观;二是评估形式的多元化,不再单一采取终结性评估,而是采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综合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方法,鼓励学生自我评估,也鼓励同学间相互评估;三是评估内容的多元化,不再将评估的焦点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上,还要对学生非学业内容和学习能力加以评估;四是评估标准的多元化,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采用的是唯一的标准化、模式化的评估体系,而多元化的评估标准要求既要有标准化评估也要有个性化评估,制定评估标准时要正视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将学生视为一个个独立自主的学习个体。

多元评估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198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就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s)。该理论认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都与其他人不同,比如体操运动员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建筑师的空间智能较强。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反对用统一的标准、单一的内容或形式来评估学生,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识别学习个体的优势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根据学生的特质制定个性化的评估标准,实施因智而评。多元智能理论是多元评估的重要理论依据,为高校构建多元化的智能评估体系指明了方向。

三、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制定明确客观的多元评估标准

制定明确客观的多元评估标准是构建多元评估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制定这一标准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使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紧密结合,力求评估标准客观化、明确化。学生有权知晓具体的评估标准,制定标准也必须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只有学生对评估标准有了清晰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形成性评估可以划分为课堂形成性评估、单元形成性评估和阶段形成性评估。课堂形成评估主要针对学生的出勤、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情况、思维发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项目展开评估;单元形成性评估既要考虑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语法、单词、语篇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情绪、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等等;阶段形成性评估是在课堂形成性评估和单元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展开的,评估的难度可以适当拔高,既要对前两项形成性评估的结果加以检验,也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进而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后期的终结性评估[4]。

评估标准一般应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以及个体差异标准。绝对标准就是指根据预先制定的目标来评估学生的表现;相对标准指的是找到一个合理的基数,引导学生在学生内部横向比较;个体差异标准主要是立足学生个体,视每个学生个体为一个差异化的主体,综合考察该学生过去的学习表现、情感表现、人际交往、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帮助学生找寻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智能,及时查找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改进[5]。

(二)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估与互相评估相结合

教师评估要尽可能客观全面,这就要求教师抛开成绩论,尝试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用相对标准衡量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同,因此,要注意把学生过去的表现与现在的表现相对比来全面评估学生,而不是简单地对比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加以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可以起到自我诊断、自我激励的作用,因此多元化的评估要求学生自己选定评估项目和内容,选用最适合自己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来展开自我评估。学生开始可能并不适应这种自我评估,教师要加以引导,既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也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已经取得的成绩。结合评估标准积极开展自评、互评与他评,通过客观真实的、主体多维的、内容丰富的、标准多元的评估来发现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评估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拥有自信[6]。只有这样,学生的自我效能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也才能更有动力参与到英语教学当中。宽松开放的合作评估可以让学生全面认知自己,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三)注重对评估信息的反馈

评估不是最终的目的,也不是考核的终点,只有重视评估信息的反馈,针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的主体和客体共同参与讨论、修正,及时地调整评估计划,才能使评估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评估标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有效的评估反馈应该为新的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使学业多元评估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促进评估体制的不断完善,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全面发展。注重评估信息的反馈,其实也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可以让学生主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评估的氛围更加民主和谐,这就使评估的结果更加容易被接纳。评估的主体和客体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可以实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促进。

四、构建多元评估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和学生都要及时转变观念。一方面教师不再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也不再是唯一的评估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合作参与多元评估;另一方面,学生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分数极为看重,对多元评估会感觉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思想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新评估方式的重要意义。

第二,多元评估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评估体系要求教师必须积极转换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对自己的角色和教学评估工作有全新的定位。多元评估体系较为全面,评估标准涉及了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评估表的设计方法、评估量化的主要方法等。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积极参与到多元评估体系中来,积极开展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多数教师会感觉知识和经验不足。因此,教师要想适应多元评估体系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学习。

第三,虽然多元评估体系已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评估自主权,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评估中教师的绝对评估地位,但是,教师的具体技术操作依然会对评估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评估的主观性影响因素依然不容忽视。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必须建立和规范多元评估的监督管理体制,要对教师的权限加以限制,以确保多元评估的客观和公正。不断完善的多元评估体系,能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重要的反拨作用,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

[1]周文瑾.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应用研究[J].职大学报,2010(4).

[2]李超,邢若枫.实施形成性评估,构建适合我校的多元化英语教学评价模式[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

[3]刘红梅.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0(7).

[4]孙玉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

[5]周娉娣,秦秀白.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5).

[6]周文瑾.基于多媒体网络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应用研究[J].职大学报,2010(4).

(编辑:文汝)

G642.0

A

1673-1999(2015)03-0065-03

谭杰(1971-),男,攀枝花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

2015-04-27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英语课程责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子课题“大学英语课程责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01060129-DX23);四川应用外语研究会2014年规划项目“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通识教育改革探索”(SW2014-012)阶段研究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
“留白”是个大学问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