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蔬菜黄秋葵

2015-02-21 15:43王田利孔燕平
西北园艺(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黄秋葵开花结果真叶

王田利 孔燕平

新兴蔬菜黄秋葵

王田利 孔燕平

黄秋葵也叫秋葵、咖啡黄葵、羊角豆、补肾草等。性喜温暖,原产地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美国南部栽培较集中。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我国沿海地区有少量栽培,面积相对较大的省份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江苏、山东、江西、浙江等省。当今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烈追求的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

1 营养功效

黄秋葵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果荚,可凉拌、热炒、油炸、炖食,做色拉、汤菜等,切片裹上玉米粉油炸,洒上面包碎末或黏上面糊油炸,风味都很好。还可利用其黏滑的汁液与番茄一起做成调味汁,也可腌渍或加上萝卜、辣椒等制作泡菜。其嫩叶也可作绿叶蔬菜烹饪,因叶有毛,烹饪时宜先用开水焯一下再炒食以去涩。其花及嫩芽可用于煮汤,别有风味,但花朵柔嫩、不宜久煮。成熟的黄秋葵种子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可以作为干豆食用,可加工磨碎制高蛋白粉,或烧烤后再磨研成粉,作为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此外,还可提取油脂。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

黄秋葵味淡性寒,具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降压的作用。经常食用有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健胃整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功效。黄秋葵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很好的的保健蔬菜之一。

2 植物学性状

黄秋葵为一年生草本,高1~2m。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互生。叶柄长7~15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mm,被疏硬毛。叶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两面均被疏硬毛,边缘具粗齿及凹缺。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mm,具毛脉纹。花期5~9月。

3 生长发育习性

黄秋葵生长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三个时期。其中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一般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土。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1朵花开放为止为幼苗期,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1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1片真叶,其中第1、第2片真叶为圆形。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从始花到采收结束为开花结果期,一般需85~120天。出苗后50~55天,第1朵花即开放。第1~2朵花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从开花到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1次采收。在昼温28~32℃、夜温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开花结果后生长速度加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1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1片真叶。

黄秋葵性喜温暖,耐热,怕寒,不耐霜冻。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12℃以下发芽缓慢,开花结果期最适温为26~28℃,月平均温度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气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不耐阴,生长期要求光照时间长,而且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光照充足时,植株发育健壮,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水分充足,有利于果实发育。缺水时植株长势差,产量低,果实品质低。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在碱性过强的土壤里,易患缺铁症。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我国北方栽植时以中早熟矮生型黄秋葵品种为宜。

4.2 育苗方法 黄秋葵可用分株、扦插、播种多种方法繁殖,分株时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扦插时在夏季剪当年生的枝梢进行。播种繁殖时,我国北方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由于它的种子外皮相当坚硬,事先应将种子投入浓硫酸中浸泡5分钟,再用水冲洗干净,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芽长0.5cm时播于营养钵中,每钵播2粒,覆土1cm,播种后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间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幼苗出土后降温,白天22~25℃、夜温13~15℃。第2片真叶时间苗,每钵留壮苗1株。

4.3 整地施肥 黄秋葵忌连作,前茬最好是种植过根菜、叶菜的地块,不要选果菜为前茬的地块。在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以创造疏松的土壤条件,为黄秋葵的健壮生长打好基础。一般深翻25cm以上。结合深翻,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500kg左右。按70cm间距,整成15cm左右的小高畦,在垄上覆盖地膜。

4.4 定植 当幼苗达到3~4片真叶。苗龄30~ 4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前1周降温炼苗。定植时选晴好天气,每垄播种单行,按株距30~45 cm打孔定植。定植后封严定植穴,每亩保苗2 700~3000株,高秧品种密度可小些,矮秧品种可大些。定植后立即于膜下暗沟浇透水1次。

4.5 生长期管理

黄秋葵性喜温,耐热怕寒,在我国北方主要以棚室栽培为主,生长期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温度管理。定植后闭棚,增温促进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8~32℃,夜温18~20℃。缓苗后降温,白天25~28℃,夜间15~18℃。温度调节主要靠及时揭盖草苫和放风调节。结果后保持白天温度25~30℃,夜温13~15℃,当夜间最低温度低于8℃时,在温室内设火炉架烟筒加温。当5月下旬夜温稳定在15℃时进行昼夜通风。阴雨雪天要在中午适时揭苫,争取较多光照,外界温度过低时要晚揭早盖。

2)肥水管理。黄秋葵是需肥量大的作物,结果期长,生产中要保证充分的养分供应,除施足基肥外,要多次追肥,一般黄秋葵定植后至第1朵花开放一般不追肥浇水,结荚后开始追肥浇水。以后每隔15天左右浇水追肥1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每次每亩开穴追施活性生物有机肥300kg或氮磷钾复合肥20kg,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3~5次硼肥和磷、钾肥,可以用0.2%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混合喷施。结荚盛期每隔15天喷1次600~800倍液的高美施或其他叶面肥,对产量的提高非常有益。

3)中耕除草。生产过程中要多次进行中耕除草,除草要求除早、除小、除了,减轻杂草危害,集中养分供给黄秋葵生长,以利产量提高。

4)整枝。黄秋葵喜光,不耐阴,生产中要进行及时整枝,每株留4~8条侧枝结果,剪除多余侧枝,保持田间有良好的通透性。株高50~60cm时摘心,以提高前期产量。及时摘除下部老叶,一般底果下留2~3片叶即可,以利通风透光。

5)激素保花。在黄秋葵开花期用番茄灵50~60mg/L液涂抹柱头,有利提高坐果率。

6)防治病虫害。黄秋葵在我国北方为新兴蔬菜,种植时间短,病虫危害积累少,植株生长旺盛,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虫害。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可在播种前或定植前用2000倍液敌克松或多菌灵500倍液消毒土壤或灌根。发生蚜虫时用一遍净1000倍液或菊酯类药剂喷雾防治。

4.6 采收 黄秋葵从播种至采收第一嫩荚一般需60~80天,花谢后4~7天,果荚长7~10cm时为收获适期。注意不要采收过迟,以荚鲜嫩、种子未老为商品标准,平均单果质量10~15g,采收期在100天左右,每株收果30~60个。还要及时剪去已老的果荚,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可采至晚霜结束。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梗部,避免劈伤植株。

王田利,孔燕平,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邮编743400。

2014-09-23

猜你喜欢
黄秋葵开花结果真叶
牢记“三个务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让民族文化开花结果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黄秋葵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让德育在“典型”和“品牌”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