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茴香—番茄—黄瓜三茬种植模式

2015-02-21 15:43崔俊英
西北园艺(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茴香黄瓜粉剂

崔俊英

大棚茴香—番茄—黄瓜三茬种植模式

崔俊英

通过在河北中部地区试验,早春茬茴香12月上旬直播,每亩产1500~2000kg;春茬番茄1月上中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每亩产5000~7000kg;秋茬黄瓜8月上旬直播,每亩产3500~4000kg。三茬蔬菜常年每亩效益在2.3万元以上。

1 早春茬茴香

1.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快、耐寒、抗病、高产的品种。河北多种植扁粒小茴香品种。

1.2 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底施优质粪肥3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30~50kg、生物菌肥80kg、微量元素钙镁硼锌铁2kg。深耕细耙,做宽1m畦,将土坷拉打碎,搂平畦面。

1.3 播种时间 一般在12月上旬。

1.4 吊挂天幕 播种前,在棚内距棚膜30~40cm处挂一层流滴膜,膜厚0.010~0.012mm,可增加棚内温度2~4℃。

1.5 播种 茴香种子为双悬果,内含两粒种子,在播种前应把种子搓开。浇足底水,水渗后撒播。为做到播种均匀,可进行两次撒播,播后覆土1cm厚。随后覆盖小拱棚,拱棚宽4m、高1m,覆盖2个3m流滴膜,中间用小夹子夹好,膜厚0.010~0.012mm。

1.6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前,密闭大棚保温防寒。茴香出苗后,苗高7~8cm时开始放风,一般上午超过22℃时放风,下午低于20℃关闭风口。中期早晨8:00—9:00放风,一直到下午温度20℃时关闭风口。后期外界最低气温超过3℃时昼夜通风,白天风口要大,夜间风口要小,白天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4℃,否则茴香易干尖。

1.7 水肥管理 苗高20cm左右时,浇1次水,水量适中。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kg。

1.8 病虫防治 早春茴香一般不发生虫害,病害主要是茴香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6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或每亩用15%腐霉利烟剂250~500g熏棚。

1.9 采收 一般在3月上旬,苗高30cm左右时进行一次性采收。

2 春茬番茄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如中研100和金棚、东圣系列品种。

2.2 播种育苗

1)播种期。春棚番茄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种。

2)用种量。每亩用种量25~35g。

3)种子处理。将种子用55℃温水浸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时,再浸泡6~8小时,最后用清水反复搓洗至无黏液。

4)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洁净的湿布包好,放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次,2~3天左右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播种。使用育苗专用基质,基质在填充穴盘前要充分润湿,一般以60%为宜,即用手握一把基质,没有水分挤出,松开手会成团。番茄采用72孔穴盘,将基质填满育苗盘,刮平。将4~5个装好基质的穴盘垂直叠放在一起,两手伸平放在顶部穴盘上去均匀下压,使每个穴孔里的基质出现0.5~1cm深的播种孔,每穴播种1粒,种子平放。播后覆盖0.5~1cm的基质,淋透水,覆盖地膜。

6)苗期管理。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50%种子顶土时,揭去地膜,此后白天温度应在20~25℃,夜间13~15℃。

水分管理以适当控水防徒长为原则,见干见湿。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苗期防病可喷施40%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定植前5~7天进行秧苗锻炼,通过逐渐加大通风、降低温度、增加光照等措施营造与定植地块相近的环境。

7)壮苗标准。株高25cm、茎粗0.6cm以上,有5~6片真叶,现花蕾,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3 整地施肥 定植前结合整地,底肥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6000kg、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25kg、生物菌肥80kg、微肥钙镁硼锌铁2kg。

2.4 定植 番茄每亩定植密度一般3000株,可采用大小行定植,大行距60cm,小行距40 cm,株距40~50cm,按行距开沟栽苗。

2.5 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3~5天后浇缓苗水。结果期需水量增加,要根据长势等因素调整浇水间隔期,每次要浇小水,且在晴天的上午进行,通过放风调整温湿度。

分别测试当撒料区域数量由少增多时,撒料区域面积也随之增大的情况下,算法整体运行所消耗时间,包括从预处理到得出可供装甑撒料机构执行撒料操作的数据的阶段.测试所运行的平台如表3所示.

追肥在第1穗果60%乒乓球大小时,结合浇水追肥,每穗果实膨大期都要追肥,每亩追施尿素6.5kg、硫酸钾10kg,或硝硫基复合肥15~ 20kg,或硝酸钾10~15kg。

结果期可于晴天的下午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或流体钙肥,7天1次,喷施3~4次。

2)温度管理。缓苗期白天25~28℃,夜间15~18℃;缓苗后白天 20~25℃,夜间13~15℃。

3)花果管理。采用单干整枝,及时打掉侧枝。一般留3~4穗果,在最上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摘心。为保证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为防止灰霉病的发生,每2500g药液中加入25g/L的咯菌腈10mL。

2.6 病虫防治 用黄板诱杀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每亩挂粘虫黄板30~40块,挂在行间。在大棚的放风处设防虫网,用防虫网阻虫。选用抗生素、植物源、昆虫激素等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加强苗期、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合理稀植,保持棚内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晚疫病用72%霜脲·锰锌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500g熏棚。

早疫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或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

灰霉病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或5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15%腐霉利烟剂250~500g熏棚。

蚜虫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3000倍液喷雾,或每亩用22%敌敌畏烟剂300~600g熏棚。

白粉虱用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或20%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

3 秋大棚黄瓜

秋季大棚黄瓜生产前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进入10月下旬后气温下降快,相对管理难。一般采用直播方式,畦单行播种,增强通风、光照效果。

3.1 品种选择 选用前期抗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品种,如德瑞特223、亮优888等。

3.2 播前准备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腐熟粪肥3000kg、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地块整平后做畦,畦宽100cm,将土坷垃打碎,畦面搂平。

3.3 播种 播期日期一般在8月上旬。每亩用种150~200g,播种前选择晴天晒种1~2天。在畦内单行开沟,沟深5cm,顺沟灌水,水渗下后播种,将种子贴在沟边上,距离地面约2.5cm,每隔8~12cm左右点种子1~2粒。播后为防止曝晒,在种子上要封一个土垄,高约5cm。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种子发芽很快,要在种子发芽拱土前及时放风,把封土垄搂平。第3天开始放风,第4天即可出苗。

3.4 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定苗。大棚秋延后黄瓜要早间苗、晚定苗,及时拔除病劣苗。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苗。每亩留苗2500~2800株。

2)水肥管理。结瓜以前处在高温时期,这一时期,即不能干旱,也不能浇水过大,浇水宜少而勤,浇后及时中耕,防止高温高湿造成幼苗徒长。摘根瓜后进入结瓜期和盛瓜期,浇水量适当加大,但应注意高湿,否则会造成病害发生。10月中旬以后进入结瓜后期及低温期,注意不能多浇水,严格控制浇水,以便保持地温。

当根瓜膨大时,开始追肥,每亩每次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5~25kg或高氮高钾水溶肥10~20 kg或硝酸钾 10~15kg。结瓜期叶面喷肥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喷施2~3次,7~10天1次。

3)植株调整。秋延后大棚黄瓜前期生长发育很快,当主蔓快到架顶时,一般在20~25节时摘心,以利回头瓜的发生,并及时打掉底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对于侧蔓,一般10节以下的要尽早除去,防止养分流失,上面的侧蔓见瓜后留1叶摘心。

4)温度调节。白天要加强放风管理,最高温度30~32℃,夜间最低13~15℃。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逐步提高白天的温度,蓄存热量,以提高夜间的温度。10月中旬以后进入低温期,以防寒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在大棚周围特别是北边围草苫,以防低温冷害。

崔俊英,河北省南皮县农业局,邮编061500。

2015-02-10

猜你喜欢
茴香黄瓜粉剂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清新脆嫩的黄瓜
球形茴香
茴香宴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