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
——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

2015-02-21 03:20丁祥倩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流行语隐喻语义

丁祥倩(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
——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

丁祥倩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本文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参照,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解读,认为流行语的生成方式包括隐喻、转喻、主观化、推理,流行缘由为高频使用、语言接触、创新表达、交际原则;并对流行语语法化的趋势进行反思与展望,以期明确界定流行语概念,树立正确的流行语使用观。

语法化;流行语;生成方式;流行缘由

伴随大数据时代通讯手段的不断更新,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和传播媒介中的言语表达也在迅速换代,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发展动向及社会心理变化的流行语。在语言学界,对流行语概念的界定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有的学者将流行语看作单纯的词语;有的学者则坚持将词、句、篇均纳入其中,甚至包括表情符号。但上述两种观点都肯定流行语的动态性、高频性、广泛性。有鉴于此,本文将流行语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区域内,被一定社会集团认可的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言现象,包括词汇、句子、句群和篇章”。

目前学界运用语言学理论对流行语的研究角度多样,成果丰富。考虑到流行语的动态性,本文试用语法化理论考察流行语的动态生成过程,以期为流行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语法化是当代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其关注语言现象变化的渐进过程,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语法化指词汇由实到虚的演变过程,广义的语法化则涉及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语法化的发生必须是高频重复和惯常化的结果”[1],流行语的语法化同样如此。下面以《咬文嚼字》期刊发布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参照进行具体阐述,发掘流行语流行背后的深层根源。

一、从语法化看流行语的生成方式

(一)隐喻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之一。在不同认知域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即为隐喻。发生隐喻的两种事物间要具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语言中词汇或句子的语义在联想作用下发生演变。同样,流行语的形成过程突出地表现为语义的泛化,甚至实词虚化。可以说,隐喻是产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的四个是通过隐喻方式生成的,我们将其生成过程认定为语法化。德国认知语言学家Bernd Heine等曾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间的映射排成如下线性序列(由具体到抽象):人>物>过程>空间>时间>性质。在这里,“每一个范畴都代表一个对构筑经验极为重要的概念领域。其相互关系则是隐喻性的”[2],即从左至右概念化逐渐走向抽象化,左边为本体范畴,右边为喻体范畴,前后构成隐喻关系。就2014年十大流行语而言,“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均是通过隐喻语法化成为社会化流行语的,具体变化过程见下表。

流行语具体概念域抽象概念域更抽象概念域顶层设计系统功能学概念,指从顶层开始,对工程各层次、要素、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以便高效快捷地达成目标政治名词,指政府的“战略管理”,着眼于整体统筹的思维方式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新常态即“新出现的常态”,指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经济恢复缓慢的痛苦过程———“低增长、高失业、高债务”形容中国经济当下转型调整期“中高速、有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在各领域中被频繁使用打虎拍蝇俗称“老虎苍蝇一起打”“老虎”喻高层腐败官员,“苍蝇”喻基层腐败官员用于处理政治腐败问题的原则和措施断崖式断崖即高峻陡峭的山崖断裂,引发猛烈快速的山体滑坡形容“幅度大、势头猛的下行状态”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此处,具体概念域为源域,抽象概念域为目标域,语法化的过程就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以上四个流行语语义在具体概念域均指向单一实义,落实到某一具体行为(顶层设计、打虎拍蝇)、过程(新常态)、现象(断崖)。进入交际后则出现了明显的语义泛化倾向,由源域向目标域过渡,如上表中分别指代思维方式(顶层设计)、状态(新常态、断崖式)、政治原则(打虎拍蝇)。在此基础上向其他领域的延伸运用使得各概念更加抽象,此趋势反过来又继续扩大了各流行语的使用范围,从而在短期内生成了这样的流行语,传播复制速度极快。

(二)转喻

转喻是指在同一认知域中进行的映射,是以同一认知域中的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相关事物的认知方式。“一件事物、一个事件、一个概念总会有很多特征,而众多特征中的凸显特征最容易留存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这种认知上的凸显观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用事物的最凸显特征来转喻整个事物”[3],比如“红领巾”表示“小学生”。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断舍离、神器、失联、高大上”均通过转喻产生,过程如下。

流行语原义替代义断舍离倡导通过“做减法”,把自己的居住空间收拾得舒适宽敞,以缓解压力、释放心灵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的生活理念神器我国古代神话人物所用器物某种新器物或高科技产品失联失去联系失去联系的事实或状态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格调奢华,层次高端

“断舍离”一词出自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著《断舍离》一书,是调节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一种主张。伴随书籍的畅销,该词成为流行语,指摆脱繁杂无用的事物,降低对物品的依赖度。转喻前后的语义均处于同一概念域,属生活理念;不同的是替代义语义更泛化,所指范围也延伸至生活各方面,如“治疗高血压要断舍离”等。“神器”一词对转喻的运用更加明显,替代义凸显“神器”的神奇效果,因此凡是具有神奇功效的事物均可用“神器”来指代。“失联”用“失去联系”这一结果来转喻事件所处状态。“高大上”用事物“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在交际中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主观化

社会交际中,说话人说出一句话的同时,不仅表达了客观的命题内容,或多或少也会带有个人态度,这便是语言的主观性。“主观化”就是语言为体现主观性,其结构形式不断演变凝固的过程,这是语法化的一大机制,也是生成流行语的一大途径。2014年十大流行语中,源于网络用语的“萌萌哒”,“萌”指可爱,重叠表示可爱程度加深;“哒”同“嗒”,本用来形容马蹄声、机关枪声等,在这里非本义,出处已难以考证,或源于“么么哒”的“哒”,常用于卖萌的语境中,语法功能相当于“的”。“萌萌哒”即“萌萌的”,意为太可爱了,人、事、物均适用,常用来表夸赞。这种包含主观情感的词语经过反复运用,就会逐渐凝结为固定表达结构,主观化为虚化成分,如“哒”可能会演变为表喜爱的语法标记。

(四)推理

此处的“推理”即语用推理。在一定社会语境中,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或不便详细表达事件本身,但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叙述全面清楚,这就需要听话人根据语境自行推断说话人的话语意图,理解其没说出的话语含义,即“隐含义”,这一推断过程便是语用推理。“如果一种话语形式经常传递某种隐含义,这种隐含义就逐渐‘固化’,最后成为那种形式固有的意义,这种后起的意义甚至可能取代原有的意义”[4]。流行语“你懂的”便是通过语用推理实现了语法化,从而在社会交际中得到普遍应用。

2014年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在回答关于周永康的提问时说:“无论什么人,无论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严厉惩处。我只能回答成这样了,你懂的。”“你懂的”一语随即在社会广泛流行,适用语境分两种:一是因众所周知,说话人无需说明;二是因涉及敏感话题,说话人不愿说或不便说。显然,“你懂的”已不单单表示字面意义本身,而且具有特定的语境义,语法化为十分有效的社交应对语。

二、从语法化看流行语的流行缘由

(一)高频使用

美国语言学家Joan Bybee指出语法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重复,促进词语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是词语本身具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从句法功能到语义就越易语法化,而语法化后词语的使用频率相应增高,这种循环发展模式促使流行语迅速复制和传播。例如“顶层设计、打虎拍蝇、神器”,伴随其本体到喻体的过渡,词语本身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增高,意义泛化,并延伸至社会各领域。

(二)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指不同语言间或同一语言不同方言间接触后的相互吸收,其可以提高语言本身的丰富性。借词、仿词、意译词均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吸收进来的词汇在传播过程中会带有原来语言的特征,语法化进程中其形式较为特殊,语义也相对新颖,因此更易传播。例如“新常态”是意译词,源自英语的“New normal”;“断舍离”则是借自日语的形译词,即只借该词的书面形式和语义内容。

(三)创新表达

当代社会,大众在交际中往往带有求新求变心理,加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新词汇的能力,比如汉语的词根复合法、缩略法等,使得汉语词汇随社会发展而源源不断地向言语交际中输入新鲜血液,加速汉语的发展演变,这从语法化可见一斑。例如利用附加法,将“式”这一词缀附加在“断崖”后面,组成了新词汇“断崖式”。“萌萌哒”中“萌”重叠表示可爱程度加深,将“哒”作为语气词附着在其后面,带有亲昵喜爱的情感。

(四)交际原则

由交际原则引发的流行语传播,实际是语用语法化的结果。英国哲学家格赖斯1975年提出制约人类交际行为的最高原则——合作原则,其中适量准则和方式准则与法国语言学家A. Martinet提出的语言经济性原则、美国哈佛大学教授Zipf提出的省力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为了达到交际目标,交际双方必须考虑对方的理解能力和背景知识,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和最为合理的方案,节省双方的心力,达到最优化交际和双赢”[5]。

流行语的流行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言语交际要满足经济性原则,使交际高效完成。例如“你懂的”,其隐含义在不同语境中会作不同解释,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效果。“失联、高大上”均为缩略词,显然是依据经济性原则固化的表达形式,这种省简必然受到言语交际双方的偏爱,流行也在情理之中。

三、流行语语法化趋势反思与展望

语言是动态的,而语法化正是一种动态演变过程,流行语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之一。当然,并非语法化必然产生流行语,它只是生成方式之一。在未来的汉语言语交际中,这种语法化方式或将继续作用于流行语的形成过程,甚至会成为一种生成趋势,不断产生新词新语,丰富汉语的语言现象。

同时,我们也当认识到,语法化使词汇语义由实变虚,甚至虚化为语法标记,高频使用会导致流行语的语义磨损,从而失去语力,最终淡出言语交际。因此,对反映社会变迁的流行语,我们首先应给予关注,明确界定其概念。流行语的身份是否会随其流行程度发生改变,仍需进一步讨论。其次,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切忌滥造滥用,如“人艰不拆、何弃疗、智捉、duang”等不规范用法的流行,值得言语交际者反思,更需要语言文字工作者给予合理解释与正面取舍,以使其得到规范和优化,保证社会言语交际的有序进行。

[1]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6.

[3]胡晓研.语言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5.

[4]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3).

[5]毛继光,陈晓烨.转喻与言语交际中语言的经济性原则[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A Garmmaticaliz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Prevalent of Catchwords——Taking the Top Ten Catchwords of 2014 as Examples

DING Xiang-qi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prevalent of catchwords by the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taking the top ten catchwords of 2014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ExcessiveWordingas Examples. The ways of generation include metaphor, metonymy, subjectification and reasoning. The reasons of prevalent involve high frequency use, language contact,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Then the paper try to make a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the trend of the catchword’s grammaticalization in order to clearly define the concept of catchwords, and build up the correct notion of catchwords use.

grammaticalization; catchwords; ways of generation; prevalent reasons

2015-03-19

丁祥倩(1990- ),女,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H030

A

2095-7602(2015)07-0096-04

猜你喜欢
流行语隐喻语义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