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2015-02-23 05:57
护理与康复 2015年9期
关键词:护士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应敏娟,周永琴,吴美君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21)

摘要:总结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区属医院与社区建立联动模式,制定社区护士手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医院派出护士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管理指导,加强对社区护士的技能培训,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来院参观学习,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通过1年的实践,社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关键词:护理管理;医院;社区;联动;质量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9.028

20世纪末,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快速发展,而社区护理发展相对滞后[1-2]。2012~2013年余杭区卫生局组织区属医院的相关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较多的问题,如何持续改进社区护理质量,为居民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贯彻浙江省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要求,是卫生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初,本院护理部在区卫生局医政科的牵头下,与辖区5家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以期延伸优质护理,改变现状。经过近1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背景资料本院辖区共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家中心管辖近10个站点。社区护士80人,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0±3.5)岁;学历:中专2人,大专57人,本科21人;职称:主管护师16人,护师38人,护士26人。2013年区卫生局组织护理专家按浙江省护理中心编制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社区护理质量检查,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如护士仪表不符合规范要求,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护士对急救流程不清楚,药品、器械过期,消毒隔离不到位,输液管理不到位,护士长不知道如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等问题,亟需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管理质量。

1.2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实施

1.2.1制定社区护士手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评分标准由区卫生局医政科牵头,区护理质控中心负责制定社区护士手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并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学习,对标准和手册内容进行解读和说明。发放手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人手1册。

1.2.2工作指导医院派出5位高年资护士长,分别负责辖区5家卫生服务中心,每2个月对负责的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指导,并对欠缺的项目进行培训。培训项目:意外事件应急处理中常见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理,心肺复苏流程、心电监护仪使用,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护理管理工具,如戴明环的持续质量改进(PDCA)、5常法管理(5S)、品管圈(QCC)等。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医院护士长必须与社区分管主任进行沟通并提出解决方法;检查结果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汇总后反馈给社区服务中心和区卫生局医政科护理负责人。半年后护士长轮换至另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指导。

1.2.3接收社区护士长来本院参观学习接收社区护士长来本院各科室参观学习,参观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医院环境整理、整顿,学习如何进行护理管理资料的整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的落实等。指导社区护士长如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如何进行业务学习、操作培训,以及怎样进行质量检查及整改,规范抢救仪器设备的管理等,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经验传授给社区护士长,教会其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对社区护士长进行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如PDCA实施步骤、5S管理内涵等。

1.2.4加强对社区护士的技能培训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来本院参加医院每月组织的技能培训,并对其进行操作考核、比赛。每月无偿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来本院急诊抢救室、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科进修。

1.2.5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余杭区护理QQ群,将医院组织的护理培训通知及培训课件通过科教科、余杭区综合办公平台(OA)、QQ群传播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社区护士也能参加区属医院组织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及在线学习培训课件,医院护士长在线解答社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1.2.6质量检查医院护理部每半年对社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3效果评价与方法

1.3.1评价指标依据浙江省护理中心编制的《护士服务礼仪规范》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检查表,内容包括护士礼仪规范评分表、急救设施完好评分表、消毒隔离评分表、输液管理规范评分表、资料管理评分表,各评分表总分均为100分。参照吴钟琪主编的《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3]内容,对社区护士进行三基理论测试,考核静脉输液或鼻导管吸氧护理操作,考核心肺复苏术(CPR),每项总分均为100分。

1.3.2评价方法实施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前及实施1年后,由护理部组织专家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考核。

2结果

2.1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实施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分

2.2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见表2。

表2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实施前后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情况分

3讨论

3.1信息的互动与交流改变了社区护士的观念社区护理管理机构不合理、服务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质量管理不到位、社区护士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影响了社区护士护理服务的快速发展[2,4]。通过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开阔了社区护士的视野,转变了社区护士的服务理念,使其更清楚与医院之间的差距以及医院护士的艰辛,更体会社区护士岗位竞争的压力,珍惜自己的岗位,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增强,工作更加积极主动[5]。同时通过培训、检查,明确了护理质量标准、护理管理规范。社区护士长通过来院参观学习,明确了护理管理资料的整理,树立了做我所写的,写我所做的观念,为今后示范社区创建、社区护理科研积累了临床资料。

3. 2社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明显提高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者基本为中专学历,多数没有完成社区护士上岗培训,知识老化现象十分突出,整体素质比较低[6]。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距离社区护理的要求差距较大,存在着知识陈旧、知识面窄、预见能力及应急能力欠缺等问题,难于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大多没有建立二级以上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渠道[1],使现有的社区护理队伍很难在业务上得到提高,制约了社区护理快速发展[1]。建立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后,区属医院组织的技能培训,社区护士也能参加,使社区护士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区属医院的护理管理专家到社区讲课的次数增加,有针对性地培训社区护士的一般应急救护知识,提高了社区护士的急救技能,经过1年的实践,社区护士理论、操作、CPR考核成绩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社区护理管理得到有效改进通过制定社区护士手册、社区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规范了社区护士服务礼仪、急救设施、输液管理、消毒隔离等护理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定期派医院护士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指导、培训,使社区护士明确了护理工作的标准,能以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社区护士长通过外出学习,更加清楚护理质量管理是社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楚护士长的岗位职责,加强了日常工作的检查、督促及对护士基本知识的培训,并能运用简单的PDCA循环进行质量改进,使社区护理管理得到了有效改进。施行1年后,社区护理质量管理各项指标较实施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不足之处由于区属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紧缺,医院护士长管理科室的日常事务较多,导致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指导、培训时间不多;社区护士配置不足,外出进修、学习机会较少;一些社区与医院联动不够主动等问题犹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使社区护理管理逐渐向科学、规范、制度化方向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满足人民对健康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包家明,付伟,陈国玲.浙江省社区护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6,5(6):456-457.

[2] 付伟,包家明,胡斌春,等.浙江省社区护理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护理与康复,2008,7(7):483-484.

[3]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4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34.

[4] 刘萍,李秋红.社区护理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60-961.

[5] 艾艳.陈婷,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6):58-60.

[6] 符翠怡,赖利英.浅谈新形势社区护理管理的挑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4-125.

中图分类号:R197.32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9875(2015)09-0874-03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应敏娟(1968-),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猜你喜欢
护士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等 你
股东大会知多少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