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分析

2015-02-24 01:30赖启勋廖开福邝光志刘明山王传才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34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胸腔镜根治术淋巴结

赖启勋 廖开福 邝光志 刘明山 王传才  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 341000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分析

赖启勋廖开福邝光志刘明山王传才 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341000

摘要目的:对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胸腔镜下行根治术的疗效及术后早期炎症反应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近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27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当时患者选择的术式不同而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指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21±1.05)个、(3.27±0.52)d、(8.35±2.12)d;开胸组分别为(10.32±1.18)个、(5.62±0.85)d、(12.02±2.97)d。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胸腔镜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术后开胸组血清C反应蛋白高于胸腔镜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适合于NSCLC,不仅短期疗效比开胸手术好,引起的术后早期炎症反应也更小。

关键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根治术早期炎症反应

肺癌居于所有癌症死因的榜首,统计资料显示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其占19%[1]。而其中80%以上为NSCLC,现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微创外科得到长足发展,腔镜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NSCLC方面的疗效进行探讨并对术后早期的炎症反应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出我院近年来确诊为NSCLC的127例患者,根据选择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胸腔镜组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49~86岁,平均年龄(65.36±7.11)岁;传统开胸手术组69例,男46例,女23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6.27±6.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 (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常规全麻、气管插管并监测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行肺癌根治术。传统开胸组在肿瘤对应侧胸壁第5、6肋间隙做切口,将肿瘤切除并将淋巴结进行清扫,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胸腔镜组在肿瘤对应侧胸壁做3个切口,分别为主操作孔和2个辅助操作孔,镜下将肿块及淋巴结进行清扫,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2]。术后抗感染治疗,根据引流情况拔除引流管。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清扫的淋巴结数、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在手术前1d,术后的第1、3、5天采集所有患者2ml外周静脉血,送检并记录C反应蛋白的含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清扫的淋巴结数、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见表1。两种方法在清扫淋巴结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胸腔镜组的拔管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疗效对比(±s)

组别n清扫淋巴结数(个)拔管时间(d)住院时间(d)胸腔镜组5810.21±1.053.27±0.528.35±2.12开胸组6910.32±1.185.62±0.8512.02±2.97χ21.062.583.37P0.150.030.02

2.2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3、5天的C反应蛋白情况见表2。可见术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1、3、5天对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胸腔镜手术比开胸手术后的早期炎症反应轻。

表2 两组C反应蛋白对比(±s,mg/L)

表2 两组C反应蛋白对比(±s,mg/L)

组别术前1d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胸腔镜组5.72±1.2140.28±2.9557.34±7.3532.37±5.31开胸组6.02±1.0553.43±4.7888.65±10.3168.50±9.03P值>0.05<0.05<0.05<0.05

3讨论

NSCLC治疗的“金标准”是将癌变肺叶切除,再视转移情况再扫除肺门纵隔淋巴结。当前胸腔镜下根治NSCLC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论证得到其疗效明显好于传统手术,这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胸腔镜组患者癌变部位及淋巴结切除率与开胸手术无差别;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样也有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及早日下床活动,减少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但是其也存在费用较高、对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高等问题,所以在临床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也还要综合患者自身及医院的医疗水平等情况[3]。

现在很多关于胸腔镜或者开胸手术之间疗效的对比只注重在上文所说的一些宏观指标,其实对手术效果的评判还可以从微观方面来考虑。作为肝脏内合成的急性反应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在机体遭受感染或创伤等应激数小时后,肝脏合成量快速增加,2d内就能达到峰值,它的主要功效是降低炎症物质对机体的损伤,当炎症反应消退后它也会降低[4,5]。所以C反应蛋白也能够很好地对病情、疗效、治疗后的预后与转归起评判作用,也能根据这一指标来指导临床操作和用药。本文提示:患者术中创伤情况越严重、疼痛的感受程度越明显,患者精神紧张、身体素质差等其与术后体内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比其他人更高,其炎症反应情况更明显,所以胸腔镜的微创功能对此也有很大的益处。

随着人们对NSCLC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倾向于选择对生理、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小、痛苦更小、恢复更快、术后能更快从手术创伤阴影中走出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所以,对于老年性NSCLC,只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意愿、经济能力及医生自己的水平采取对应的微创术对其根治。

参考文献

[1]Church TR,Black WC,Aberle DR,etal.Results of initial low-dose conlputed tomographie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J〕.N Engl Med,2013,368(21):1980-1991.

[2]昌盛,代敏,任建松,等.中国2008年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91-394.

[3]张轶,朱余明,陈晓峰,等.518例早期肺癌的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28(5):274-277.

[4]许广照,沈飚,王健,等.老年肺癌外科治疗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6):1204-1207.

[5]张雪飞,史小男,韩彪.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近期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7):422-428.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12-09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8-2463-02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根治术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