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势及机制探讨

2015-02-24 01:30李长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五家渠市831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8期
关键词:胃动素胃泌素胃肠功能

李长风 黄 娜 于 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五家渠市 831300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势及机制探讨

李长风黄娜于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五家渠市8313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优势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组以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组,每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与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呈负相关。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分泌而实现的。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胃肠功能

直肠癌在我国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过去开放的直肠癌根治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1],现在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已逐渐成为直肠癌患者手术的选择方式。其具有创伤小、快速恢复的特点,大大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2],本文就对应用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如下分析,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130例直肠癌患者,使用数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5.9±6.8)岁;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25例,Ⅲ期19例;肿瘤直径2~6cm,平均直径(3.4±0.5)cm。对照组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4.4±7.2)岁;TNM分期:Ⅰ期24例,Ⅱ期23例,Ⅲ期18例;肿瘤直径2~5cm,平均直径(3.3±0.4)cm。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对照组全身麻醉后行剖腹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麻醉后,取腹部中心切口,长约10cm,从切口进入腹腔后与回结肠动脉的投影位置将肠系膜切开,切断结肠癌对应肠断,相应血管进行结扎,清扫相应区域淋巴结,在距离肿瘤5cm处切断肠管并进行吻合。观察组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脚高,应用四孔法建立人工气腹,压力设置为1.33~1.73kPa,脐部插入一个1cm直径套管针,放置腹腔镜镜头,常规探查,确定肿瘤的位置,术中必须严格遵守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无瘤原则,清扫外侧淋巴结以及肠系膜,注意保护骶神经丛和骨盆神经[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胃动素、胃泌素分泌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神经内分泌激素与胃肠功能恢复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予以处理。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标本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标本切除长度(cm)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组65115.53±19.3446.84±6.8411.85±1.9613.48±1.96对照组65188.68±26.8498.33±12.3911.48±2.0413.86±1.79t值6.87810.1320.1350.742P值<0.05<0.05>0.05>0.05

2.2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n=65)

表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s,n=65)

组别腹胀持续时间(min)肛门排气时间(d)胃肠道激素(pg/ml)胃动素胃泌素观察组3.23±0.572.95±0.4578.3±10.6239.4±43.2对照组4.96±0.694.12±0.5857.6±7.8159.8±26.3t值5.4825.9056.7487.048P值<0.05<0.05<0.05<0.05

2.3胃动素以及胃泌素含量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相关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水平与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胃动素以及胃泌素含量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是一种很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癌症的总发病率相比于胃癌和结肠癌稍低,但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低位直肠癌,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4],它在距离肿瘤边缘2cm处进行切除,使用吻合器吻合,同时清扫直肠筋膜和筋膜淋巴结,能有效去除肿瘤病变及其上方淋巴结,但开放手术会导致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近年来逐渐得到发展,通过腹腔镜探查可以更好地分离结肠周围血管和组织,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有利于肠胃功能以及术后免疫机能的恢复[5],通过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术后腹胀持续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可以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当的效果,其淋巴结切除长度和数量在两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胃肠蠕动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其中胃动素和胃泌素与肠道蠕动有关,近些年来有研究指出,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有以下几种因素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表达:(1)操作牵拉上消化道,引起胃动素以及胃泌素分泌异常;(2)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会抑制胃肠道功能,间接导致胃动素和胃泌激素分泌异常;(3)全身麻醉药物的应用使得M0细胞和G细胞的分泌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利用腹腔镜手术使得术中视野更加清晰,对组织的损伤较小,局部创伤小,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6],通过本文结果可以看到,腹腔镜手术可以通过改善胃动素和胃泌素的释放来缩短腹胀和肛门排气时间。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分泌而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戴恒兵,宁忠良,朱志强,等.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体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11):1408-1409.

[2]张元川,陈丙辰,何度,等.内脏型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系膜完整度的影响及评价指标分析〔J〕.腹部外科,2014,27(4):245-250.

[3]邱枫,王今.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对比〔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689-692.

[4]黄美近,彭慧,王辉,等.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肿瘤清除及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8):606-610.

[5]王存川,陈鋆,胡友主,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J〕.中国内镜杂志,2001,7(6):11-13.

[6]李显蓉,杨庆强,徐林霞,等.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50-153.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2-17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8-2469-02

猜你喜欢
胃动素胃泌素胃肠功能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胃泌素-17的临床研究进展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