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2-24 01:30黄德秋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儿科334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8期
关键词:肺泡通气综合征

黄德秋 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儿科 334000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德秋江西省上饶市立医院儿科334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1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观察对象,均需接受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上机后6h、12h、24h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均比刚上机时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NRDS患儿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法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且肺损伤发生率和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频震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婴儿出生6~12h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致死率较高。临床通常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方式为患儿供氧,直至其呼吸恢复正常,虽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容易损伤肺组织[1]。我院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法,取得良好效果,并对其与常频机械通气疗效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其中男57例,女53例,胎龄(31.5±1.2)周,体重(1 314±247)g。患儿均表现有呼吸困难、面色灰白、胸廓下陷等症状,经血液生化检查,全部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胎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使用英国SLE5000型呼吸机,初设值为:FiO2为0.4~0.8,呼吸频率40~60次/min,吸气峰压2.16~2.74kPa,呼气末正压0.49~0.78kPa,I∶E=1∶2。调节:通过血气分析和X线检查结果对以上参数进行适当调节,FiO2、呼吸频率等可有所降低,直至呼吸机撤离。观察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使用Sophie新生儿呼吸机,初设值为:FiO2为0.6~0.8,吸气时间0.3~0.5s,振荡频率10~15Hz;调节:保持振荡频率不变,对平均气道压加以调整,使得PaCO2为50~80mmHg(1mmHg=0.133kPa),经皮氧饱和度达0.88~0.95,调节振幅使得PaCO2为30~55mmHg。随着患儿病情好转,适当降低振幅、FiO2、平均气道压,最终撤离呼吸机。

1.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不同通气时段FiO2、OI、PaCO2、a/APO2的变化情况,其中OI反映患儿由肺吸入氧气进入动脉血管的障碍程度,OI值越低代表呼吸障碍越小;a/APO2反映肺部换气功能,值越高说明肺部换气功能越好;(2)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3)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支气管肺不良发育、气漏、视网膜病变等。

1.4统计学分析本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与刚上机通气时相比,两组通气后6h、12h、24h患儿FiO2、OI、PaCO2、a/APO2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FiO2、OI、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a/A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FiO2、OI、PaCO2、a/APO2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FiO2、OI、PaCO2、a/APO2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指标上机时通气6h通气12h通气24h观察组FiO20.74±0.120.58±0.100.52±0.110.44±0.14OI31±1325±918±815±8PaCO245.4±14.538.2±9.035.4±7.834.1±7.2a/APO20.07±0.020.18±0.070.22±0.090.25±0.10对照组FiO20.72±0.130.66±0.120.60±0.100.56±0.11OI32±1228±1024±819±9PaCO245.5±15.041.3±9.638.5±8.836.2±7.6a/APO20.08±0.040.12±0.050.16±0.070.20±0.06

2.2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4.4±2.0)d,住院时间为(21.2±5.2)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6.2±1.8)d,住院时间为(28.5±5.5)d,两组治疗时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儿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无死亡,观察组3例患儿出现气漏、肺部感染、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

发症,对照组5例患儿出现以上症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致,从而引起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患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极易引起患儿死亡。治疗中多采用机械通气法,CMV使得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该模式若参数设置较低,维持肺泡扩张所需压力不足,非但无法改善肺血氧和,还可能会引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2];若参数设置较高,易损伤肺泡引起其他炎症反应。近些年来,高频震荡通气法应用越来越多,该方法用小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以超生理通气频率的振荡产生双向压力变化,从而顺利实现气体交换。以平均气道压充盈支撑肺泡,尽可能使患儿肺内气体处于均匀状态,肺容量达到最佳,从而加速肺血氧合,加快二氧化碳排放。本文结果显示,刚通气时两组各项指标无较大差异,随着时间延长,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且,高频振荡通气时间较短,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常频机械通气。 梁世鹏等[3]在相关研究中也对此两种通气方式进行对比,所得结果与本文大致相同,HFOV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CMV,能够更快地改善患儿肺换气通气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刘郴州等[4]在研究中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比例辅助通气(PAV)两种方式和HFOV进行了比较,SIMV、PAV和HFOV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05%、86.67%、98.28%,SIMV和PAV无显著差异,HFOV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总之,HFOV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和氧合,同时可减少气压伤发生,有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极具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游楚明,傅万海,孟琼,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99-101.

[2]潘先发,吴志兴,吴煜.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4,11(9):9-11.

[3]梁世鹏,祁亚平.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11-112.

[4]刘郴州,刘东,黄碧茵,等.3种模式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124-126.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5-03-03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8-2513-02

猜你喜欢
肺泡通气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考前综合征
不通气的鼻孔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