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

2015-02-24 01:30何伟兰何连爱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528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组间状态

何伟兰 何连爱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528000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分析

何伟兰何连爱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5280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改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手术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和焦虑状态方面的差异,明确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的作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认知水平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在SDS、SAS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理想,两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前焦虑,帮助患者调整到理想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护理干预焦虑甲状腺癌

大量研究显示,甲状腺癌术前患者心理状况不理想、负性情绪多,对患者术前准备、手术进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1]。为了帮助患者在手术前调整好心理状态,顺利做好手术准备,笔者为患者提供了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并将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甲状腺癌知识认知水平和焦虑状况方面的差异,明确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术前焦虑、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方面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取得一定积极进展,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全程研究。观察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9.54±5.4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2.56±0.73)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17例,高中12例,大学及以上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8.21±5.13)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2.34±0.58)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初中17例,高中10例,大学及以上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2~6]:(1)心理护理。从接待患者开始,为患者提供热心、细致、耐心的服务,跟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巡视病房时,多跟患者交流、沟通,认真回应患者的问题,了解患者对本病的感受和认知情况以及其他想法,以便于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以及担忧的问题。针对患者担心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安慰和心理疏导,竭尽全力消除患者的思想包袱,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健康教育。手术前,宣教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转归方面的知识和手术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甲状腺癌的认知水平,帮助患者了解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注意事项。请在院治疗成功的康复患者现身说法,给予患者良好、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环境支持。术前1d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促进患者睡眠。对过度紧张、焦虑的患者提供单独的指导,必要时晚间睡前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参考相关研究,制定观察指标:(1)疾病知识认知水平:采用自拟评估方案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知识和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不合格,60分及以上合格,60~80分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2)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患者干预前和术前1h心理状态,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理想。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疾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比较〔n(%)〕

2.2心理状态的比较干预前,两组在两项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理想,两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较男性易感,其基本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本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严重影响[7],同时已知手术也是一种

表2 心理状态的比较(±s,分)

表2 心理状态的比较(±s,分)

组别n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术前1h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干预前术前1h观察组5057.65±4.7442.91±4.3055.42±3.7540.45±3.34对照组5056.12±4.1955.06±4.0854.61±4.2249.02±3.99t值1.3211.230.799.02P值>0.05<0.05>0.05<0.05

常见的应激源,两者心理挫伤效应叠加,会导致患者在手术前出现强烈的身心应激反应,具体表现为患者会有不同程度上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术前焦虑具有延迟效应[8],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并发症的产生都有不良影响。因此,术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或者缓解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或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使患者正确、积极认识本病,增强信心,主动将身心调整到理想状态,对患者后续治疗和疾病恢复有积极作用。

对比分析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认知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表明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结局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必要方面的认知水平明显提升,有助于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增强积极乐观心态和遵守医嘱、配合治疗的自觉性、主动性。干预前,两组在两项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较高,说明两组患者均存在严重的焦虑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项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起到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患者从身、心两方面做好手术前的准备。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前焦虑,帮助患者调整到理想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吴墅,傅银敏,黄香茗,等.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34-35.

[2]张芳,涂植芳,李育秀,等.术前患者实施群体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5):73-74.

[3]甘英.健康教育对择期手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术前焦虑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221-222.

[4]刘丽滨.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23-225.

[5]宋爱东.健康教育方式对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27-5628.

[6]薛澄琳,袁淑卿,姜华,等.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5):80-82,99.

[7]汪梅.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11):2060-2062.

[8]吴墅,傅银敏,黄香茗,等.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前焦虑情绪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21,123.

(编辑雅文)

收稿日期2015-01-26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8-2530-02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组间状态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状态联想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更 正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