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5-02-24 01:30祝艳芳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卫生院21553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8期
关键词:病程情绪血糖

祝艳芳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卫生院 215534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祝艳芳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卫生院215534

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在社区接受诊治的老年T2DM患者265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统计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不同性别、婚姻、体重、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分。结果: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42.26%,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6.23%,焦虑合并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15.09%。患者的SAS和SDS平均评分分别为(41.72±8.64)和(48.72±6.49),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数据。不同性别、体重、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T2DM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且受性别、体重、病程、血糖控制状况及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焦虑抑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患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T2DM是一种心身疾病,长期的服药和治疗容易给患者造成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常见。本文通过对265例社区老年T2D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客观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社区接受诊治老年T2DM患者265例,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T2DM诊断分型标准[1]。均无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无认知障碍、对问题能正确理解,并自愿参加本项调查,能配合完成所有问卷。全部患者中,男156例,女109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4.5±2.3)岁;已婚195例,未婚7例,离婚21例,丧偶42例;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5.0±3.6)年。

1.2调查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每个量表包含 20 项问题,按严重程度分为 4个等级,分别记0~3分,由患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如实作答,累积20项问题分值得出总粗分,用总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50分说明存在焦虑情绪,SDS标准分≥53分说明存在抑郁情绪[2]。(1)分别统计患者的SAS、SDS的评分和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2)分别统计不同性别(男/女)、婚姻(已婚/未婚、离婚或丧偶)、体重(无/有肥胖)、病程(≤2年/>2年)、血糖控制情况(理想或尚可/差)及并发症(无/有)患者的SAS和SDS的评分。

1.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T2DM患者所占比例用百分率(%)表示,SAS、SDS评分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不同变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65例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患者112例,占42.26%;存在抑郁情绪患者96例,占36.23%;焦虑合并抑郁情绪患者40例,占15.09%。患者的SAS和SDS平均评分分别为(41.72±8.64)和(48.72±6.49),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数据[3]。不同婚姻状况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体重、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有无并发症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间T2DM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状况比较(±s)

表1 不同特征间T2DM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状况比较(±s)

项目例数SAS评分SDS评分性别男性15638.36±9.5546.63±6.24女性10945.72±6.2852.59±5.05婚姻已婚19540.84±8.3650.77±7.53未婚、离婚或丧偶7042.97±10.0548.28±9.25体重无肥胖17337.83±9.0543.78±6.94肥胖9245.36±10.2355.21±8.49病程≤2年16536.44±7.9045.66±9.00>2年10047.01±8.2553.10±7.24血糖控制理想或尚可18335.72±7.2844.50±8.34差8248.16±6.7254.59±5.93并发症无21438.25±7.7246.55±6.80有5146.01±6.5752.02±10.10

3讨论

T2DM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是一种以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所致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的严重并发症。T2DM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并非由单一病因所致,而是与遗传、免疫、环境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综合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代谢控制及病情转归会产生消极影响[4]。不仅如此,而且对已患T2DM的患者也容易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有调查显示其焦虑、抑郁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5]。而由于老年患者与社会的接触少、社会支持少,负性生活事件多,应激和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患病后更容易诱发焦虑抑郁情绪。

本文通过对老年T2DM患者的调查后显示其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42.26%,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6.23%,焦虑合并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15.09%;而且患者的SAS和SDS平均评分也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这些数据均表明了焦虑抑郁情绪在T2DM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中的普遍性。本文还发现,焦虑抑郁情绪受患者性别、体重、病程、血糖控制状况及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女性、肥胖、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差和存在糖尿病无发症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女性患者的SAS和SDS评分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心理、性格特点等有关,女性患者对躯体症状较男性更为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病情变化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血糖若长期得不到控制,逐渐出现慢性并发症,躯体不适症状加重,疾病的折磨使得患者心理状况严重下降,便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赵宝龙等[6]的研究认为,SAS、SDS评分与糖尿病病程成正相关,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认为焦虑抑郁情绪可促进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影响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引起血糖升高;在焦虑抑郁状态下,体内皮质醇分泌增多,其可通过拮抗胰岛素来阻碍血糖利用,也导致血糖升高;此外,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增高血中生长激素浓度,其不仅可加重胰岛素抵抗,还可促进糖原异生,阻碍血糖降低[4]。因此,在T2DM治疗过程中,除有效控制糖、防治并发症外,还应重视老年患者心理情绪,医护人员应尽早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相应心理或药物治疗,使患者从家庭、社会获得更多支持,从而改变行为态度和负性情绪,有效缓冲疾病和应激对患者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6.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8.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42.

[4]卢莉,薛云珍,侯玉英,等.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42-944.

[5]Weinger K,Lee J.Psychosocial and psychiatric challenges of diabetes mellitus〔J〕.Nurs Clin North Am,2006,41(4):667.

[6]赵宝龙,徐桂芳,程雯,等.2型糖尿病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相关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4):214-215.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12-19

中图分类号:R587.1;R74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8-2552-02

猜你喜欢
病程情绪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情绪认同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