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综合练习器”应用于排球教学训练中对教学思路的启发

2015-02-26 08:26徐美东马宗孝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扣球垫球立柱

徐美东 马宗孝(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4)



“排球综合练习器”应用于排球教学训练中对教学思路的启发

徐美东马宗孝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4)

摘 要:“排球综合练习器”是一种应用于排球教学训练中的多功能教学训练器材,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它利用可调节式挡板对球的反弹作用,实现了发球、传球、垫球和扣球技术的串联,加快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利用模仿“手臂拦网”的装置加快学生对扣球技术的掌握和深入学习。利用定位圈装置加强学生对排球垫球、传球技术的掌握,提高了学生传、垫球的准确度。在器材少、排球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加大了学生的练习密度,对学生排球技术和战术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为教师和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提供了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排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

关键词:排球综合练习器排球教学与训练教学思路

“排球综合练习器”是一种应用于排球教学训练中的多功能教学训练器材,它在排球教学与训练应用过程中的多功能作用在排球教学与训练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利用它实现了发球、传球、垫球、扣球和接拦回球技术的串联,同时在排球教学比赛中实现了“半场攻防战术配合”的练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比赛场上的比赛意识,使学生能在比赛中灵活的运用排球各项基本技术。结合排球教学与训练实践,从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律出发,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排球综合练习器”,使之更有效地促进排球教学与训练,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排球综合练习器”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排球综合练习器整体结构包括可调节式挡板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上层架、下层架、固定立柱和可调立柱,可调节式挡板通过可调立柱分别与上层架和下层架活动连接,站立平板一侧通过固定立柱与上层架连接,另一侧通过可调立柱与上层架连接。

排球综合练习器,包括可调节式挡板2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上层架4、下层架8、固定立柱5和可调立柱7,可调节式挡板2通过可调立柱7分别与上层架4和下层架8活动连接,站立平板3一侧通过固定立柱5与上层架4连接,另一侧通过可调立柱7与上层架4连接,可以采用可调立柱7穿过站立平板3的方式连接。练习时,可以站在站立平板3上发、扣球;下层架8的下方设有滚轮6,上层架4上方活动连接手臂拦网9,固定立柱5和可调立柱7的上方可连接定位圈1。

教学中实际操作方法如下。

(1)可调节式挡板的高度可根据需要通过可调立柱调整,利用挡板对球的反弹,在排球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掌握以及发、传、垫、扣球技术的串联并熟练掌握。

(2)把可调节式挡板拆卸下来,换成手臂拦网,模仿手臂拦网,手臂拦网的安装数量可根据需要调整,所述的手臂拦网为胶皮和薄铁板的结合体制成的,手臂拦网的形状可模仿真人手臂拦网的情况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手臂拦网用于学生排球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应用于排球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模仿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以及三人拦网,加强对学生扣球技术的学习和体会。

(3)排球综合练习器下设滚轮移动灵活,教学和训练不局限于排球场地。

(4)定位圈的直径和安装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数量可设置成1~4个,用来提高学生传、垫球的准确度。

图1 “排球综合练习器”的结构示意图

2 两种排球教学训练思路

2.1思路1主要教学内容和过程

思路1:教师首先教学生准备姿势和移动,接下来教授学生垫球(背垫球、单臂垫球、挡球)、发球、扣球(助跑起跳、原地扣球、完整扣球)、传球(顺网传球、背传)、拦网、教学比赛和临场裁判等教学内容。

思路1主要教学过程: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再学习发球技术,接下来就开始两项技术串联练习,接下来学习第三项技术扣球(原地扣球、完整扣球),进行发、垫、扣球三项技术串联练习,学习完第四项技术传球后,进行发、垫、传、扣球4项技术串联练习。

练习内容如下:垫球、发球、扣球→发、垫球串联→垫、扣串联→发、垫、扣串联→发、垫、传、扣串联→发、垫、传、扣、接拦回球串联→半场教学比赛→全场教学比赛和临场裁判实习。

2.2思路2主要教学内容和过程

思路2:教师首先教学生准备姿势和移动,接下来教授学生垫球(背垫球、单臂垫球、挡球)、传球(顺网传球、背传)、扣球(助跑起跳、原地扣球、完整扣球)、发球、拦网、教学比赛和临场裁判等教学内容。

思路2主要教学过程:学生先掌握垫球技术,再学习发球技术,接下来学习第三项技术扣球(原地扣球),最后学习第四项技术传球。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练习后,学生基本掌握发球、垫球、传球、扣球等排球技术,能熟练的运用各项技术进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对各项技术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指导学生进行发球、垫球、传球、扣球等技术串联练习。

练习内容如下:发、垫球串联→垫、扣串联→发、垫、扣串联→发、垫、传、扣串联→发、垫、传、扣、接拦回球串联→半场教学比赛→全场教学比赛和临场裁判实习。

综上所述,从排球教学和训练的规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充分发挥“排球综合练习器”的作用,提高学生技、战术学习、掌握排球比赛规律、提高比赛意识,从而提高排球教学训练的效果。从排球技、战术运用以及排球比赛规律的特点提出有关排球教学训练新的思路和观点。

(1)教学内容方面,加强学生排球基本技术(发、传、垫、扣球技术)的串联练习,强调各项排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

(2)教学过程方面,结合排球比赛规律和“四攻系统”(接发球及其进攻系统、接扣球及其进攻系统、接拦回球及其进攻系统、接传垫球及其进攻系统)[1],有序地安排排球基本技术串联到比赛实践中应用的有机过渡,使整个教学过程严谨有序。

(3)教学理念方面,注重在排球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赛意识,加快了学生学习排球基本技术的进度,提高排球教学的效果。

(4)成绩考核方面,结合“排球综合练习器”的功能和作用,尝试采用关于考核学生串联技术掌握方面的考试内容。例如测试学生的垫、扣球串联数量以及发、传、垫、扣球串联完成数量等。在传统考核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学生串联技术掌握的情况测试,用来加强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排球综合练习器”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灵活应用结合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训练中互相促进,优势互补,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灵活应用“排球综合练习器”的研究仅限于理论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排球综合练习器”在教学训练中应用的教学实验来检验“排球综合练习器”在排球教学训练实践中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在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次征求辽宁省多位排球界专家的意见,利用“排球综合练习器”在排球教学中的综合功能,提出两种排球教学的新思路,供大家参考。对于以上两种教学思路在排球教学训练实践中的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鉴于笔者在排球教学训练领域资历尚浅,提出的观点和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排球教学训练领域专家和学者给予指导,以求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再淮.排球[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41-233.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4-208.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78-290.

[4]王晓春.学校体育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112-162.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91-181.

[6]唐长春.排球挡板训练方法研究[EB/OL].wen ku.Bai du.com.[7]黄阵,蒋建辉.专利“排球垫球教学指示套”在排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62-64.

[8]谢洪志.现代竞技排球运动防守技术、战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

[9]冯洪,李宁,王次农,等.篮球战术教学思维训练模式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20-121.

[10]张亮.基于比赛结构模型的排球技战术优化教学策略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11]张惠祥,靖桥,李思东.对软硬排球教学实验和教学进度安排的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

[12]李鹤洲,葛春林.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考核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89-691.

[13]崔立武,卞薇.排球教学训练中的目标设置于引导[J].贵州体育科技,1993(4):57-60.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24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24-02

猜你喜欢
扣球垫球立柱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立柱挠度影响因素试验分析及其仿真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基于蓄能器的液压支架立柱冲击试验过程数学建模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五台山掠影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中学生排球扣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5—2016年大超北京体育大学校女排主攻扣球技术分析
提高排球自垫球技术“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