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肥胖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研究①

2015-02-26 08:26祝爽庞尔江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504苏州大学江苏苏州5006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学龄动态平衡受试者

祝爽 庞尔江(.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504;.苏州大学 江苏苏州 5006)



学龄肥胖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研究①

祝爽1庞尔江2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2.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平衡能力涉及到各类群体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以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研究为主。这一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实验组受试者年龄、形态学指标筛选出30名受试者,其中15名为学龄肥胖儿童,采用win-pod平衡功能检测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单足和双足平衡能力测试。通过测试学龄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平衡能力,来对肥胖儿童动态平衡能力进行评估,归纳出学龄肥胖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特征。

关键词:肥胖儿童动态平衡能力平衡功能检测系统研究

庞尔江(1988,5—),男,汉,山西怀仁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力学。

平衡能力涉及到各类群体中,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以老年人的平衡能力研究为主,这一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有学者从感知、补偿能力入手,对直立支撑动态平衡能力测定方法加以探索,并且利用人体平衡能力测试仪有效地反映出不同研究对象在平衡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研究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选择使用,而且得出了该仪器中单板机记录系统具有快速、省时和处理数据自动化特点,更适合于群体测量与体育教学训练的瞬时评价。周青通过使用CCD摄像仪测定人体直立时的身体动摇和人体平衡能力,得出使用CCD摄像仪测定身体动摇速度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综合平衡能力的大小。王津存使用人体重心平衡仪检测系统得出,它除了可以作为眩晕、前庭病变、脑部病变的辅助诊断和康复疗效评定的定量指标外,也可作为颈椎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并对疾病的进展及疗效有检测作用。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闭眼右足站立时的动态平衡能力

图1 实验组和对照组闭眼右足站立时的动态平衡能力

关于不同运动项目与平衡能力的研究,我国最早研究平衡能力与运动项目结合的是黄新河,他主要将平衡能力与平衡木结合起来,针对如何提高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平衡能力,提出了固定支撑点练习,窄木训练,限制视觉条件下训练等方案。陈伟庆、田时佳等人对如何有效提高射击运动员肩带平衡能力和手指本体感觉能力进行探讨,比较专业运动员中不同等级,不同成绩之间的差异,了解手指本体感觉能力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程度。王丽君、翟德平等人以太极拳为运动处方,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太极拳锻炼前、后某些指标进行测试比较发现,在人体平衡机能综合评定、握力、短时记忆力等反映人体衰老水平的参数皆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而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包括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该课题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平衡的诊断研究提供相关依据,促进“学龄儿童平衡能力”基础理论研究。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根据关键词“动态平衡能力”、“学龄肥胖儿童”筛选出相关文献15篇,确定该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1.2实验法

根据实验组受试者年龄、形态学指标等从多名受试者中选取30名,其中15名为学龄肥胖儿童,基本情况见表1。

动态平衡实验测试的各项指标中主要是人体下肢在“星形”测试过程中按前→后内→后外顺序伸展的距离。伸展距离的单位是cm,每伸展指标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其中,下肢伸展相对值=下肢伸展距离(cm)/下肢长度(cm)。下肢长度的测量统一为受试者右腿髂前上棘到右脚踝内测的距离。

2 结果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动态平衡能力实验数据(表2,图1)可以看出:学龄正常儿童和学龄肥胖儿童左足前值、左足后内值、左足后外值、右足前值、右足后内值、右足后外值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与分析

关于儿童少年平衡能力的研究,骆慧珠、杨安民、周丽等人就速度滑冰这一项目对加强8~10岁儿童支撑、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做出了总结。他们主要从双支撑平衡滑行,单支撑平衡滑行等方面进行了训练动作方法汇总,涉及到双支撑并、开脚压弧平衡滑行,蛇形曲线单支撑滑行等。崔景辉、付丽敏等人运用平衡测力台对140位8岁男生进行了36项指标测试,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归纳出评价动态平衡能力的7个因子,确立了动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5个等级的8岁男童动态平衡能力评价标准。吴升扣、姜桂萍采用Tec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3~6岁共60名幼儿进行双脚睁眼,双脚闭眼和单脚睁眼站立测试,选取采用压力中心(COP)包络面积、压力中心轨迹长度和压力中心在前-后及在左-右方向上最大位移值为评估幼儿动态平衡能力的指标。平衡能力是幼儿动作学习与发展的基础,3~6岁幼儿处于动作发展关键时期,幼儿阶段应注重选择适宜的手段促进其平衡能力的发展。此次实验测试的各项指标中,左足前值、左足后内值、左足后外值、右足前值、右足后内值、右足后外值这些指标测得的值越高,表明人体动态平衡能力越强。

在平时运动过程中,人体视觉系统将周围信息捕捉并收集起来,通过视觉通路传递到视觉中枢,从而为人体提供了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方向的信息。长期的训练环境下,使视觉系统捕捉功能越来越强,信息的获得更加准确。我们知道前庭是维持平衡、感知机体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主要结构,包括3个半规管感知人体角加速度运动和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它向中枢传递加速度信息,感觉头部在空间的位置,再由前庭运动系统调节眼位保持清晰的视觉,调节有关骨骼肌张力,保持头位及正确姿势。3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经C运动纤维传出的冲动调整梭内肌纤维的紧张性。频繁的活动课运动中单脚击打强调的是整个机体在平衡的基础上迅速出击,此时经A运动纤维发放的冲动调整腿部骨骼肌的收缩或放松,这种调整的准确性是随着训练的熟练程度而逐渐加强的。同时,相关文献中指出下肢肌力的大小也是影响学龄儿童平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戴昕[14]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下肢肌肉力量的大小对青少年的动态平衡能力有影响,二者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但是对其动态平衡能力没有显著的影响。该文主要研究频繁的活动课对学龄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所以没有将下肢肌力作为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考虑。

参考文献

[1]单信海,杜英杰,王伟霞,等.站高时的人体平衡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60-62.

[2] Asseman F,Caron O,Cremieux J.Is there a transfer of postural ability from specific to unspecific postures in elite gymnasts?[J].Neuroscience Letters,2004,358(2):83-86.

[3]山神真一.创造高段位者立位姿势时的重心移动[J].(日)香川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报告,1991(82):203-212.

[4] Era P, Konttinen N, Mehto P, et al.Postural stability and skilled performance—a study on top-level and naive rifle shooters[J].Journal of Biomechanics,1996,29(3):301-306.

[5] Konttinen N,Lyytinen H,Era P.Brain slow potentials and postural sway behavior during sharpshooting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1999,31(1):11-20.

[6] Fong SS, Fu SN,Ng GY.Taekwondo training speeds up the development of balance and sensory functions in young adolescents[J].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2012,15(1):64-68.

作者简介:祝爽(1983,9—),男,汉,江苏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基金项目:①苏州市体育局体育科研局管课题,课题编号:TY2015-307。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13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13-02

猜你喜欢
学龄动态平衡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