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话《石瓢》

2015-02-26 00:4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石瓢宜兴苏东坡

潘 宁

宜兴紫砂壶中的《石瓢》壶,是一款比较经典,制作历史较久,也比较受消费者和壶艺收藏家欢迎的紫砂壶之一。“石瓢”是紫砂壶的传统经典款式,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带劲,敦实调和。虽历经几百年还是受壶艺家及消费者推崇倍致,得以一直延续下来。

“石瓢”最早的时候称为“石铫”,是一种形象比较高的器皿,口比较大且有盖,是用沙土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作为煎药或烧水用的。史书有记载,北宋时期与大学士苏轼(苏东坡)同朝为官的周禾童(宋泰州人,字仁熟)曾送给苏东坡一把“石铫壶”,苏东坡甚为喜欢,还专门写了一首《谢周仁熟惠石铫诗》:“铜腥铁涩石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煎未干,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后来历经辗转,周禾童送给苏东坡的这把“石铫壶”被尤荫有幸收藏到。尤荫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文人,居白沙之半湾,自号“半山诗老”,著有《出塞》、《黄山》等文集。他还是一位画家,擅长画山水花鸟,尤长兰竹,传世作品有乾隆十三年作的《石铫图》。尤荫收藏的石铫壶后来被送进了内府,但尤荫仍怀念不止,叫人用紫砂仿制石铫壶,壶腹镌东坡诗句二句,题款署“水邨”。据此,应该认为尤荫当时叫人创制的壶,当是紫砂“石瓢壶”的先驱。在北宋时期石铫壶还不是用紫砂制作的,而是用金属制作,它原先也不是用来沏茶泡茶的,而是用来煮水的。因为在苏东坡那个时代,还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紫砂壶,但原本作水壶或药壶之用的“铫”,后来已被苏轼移作饮茶之用具。

清末时期酷爱壶艺的紫砂艺人陈曼生受尤荫《石铫图》的启发遂仿制紫砂“石铫壶”,并题铭云:“铫之制,抟之工;自我作,非周禾童。”意思是说我这里制作的石铫壶,并不是周禾童的石铫壶,而是用紫砂抟制作的,且由我陈曼生亲自设计的,已有了继承和创新。那么紫砂“石铫”又从什么时候起被称为“石瓢”的呢?据有关资料记载,这应该是从著名壶艺大师顾景舟时期开始,因为宜兴的顾景舟大师引用了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故大家都认为“石铫”从那个时侯起就改称“石瓢”。以上所述说明了“石瓢壶”的历史相当悠久,而且这种石瓢器型也是历经几代人而经久不衰,至今仍然在流行。目前,不但江苏宜兴的紫砂壶艺术家喜欢制作石瓢壶,就连广东潮州的朱泥壶壶艺家也是大量制作石瓢壶。现在在潮州市面上各茶壶店销售的大量石瓢朱泥壶,就说明了这一点。石瓢壶的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摆放及使用较为稳当,其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型,出水比较流畅。壶身呈“金字塔”状,饱满丰润,稳重端庄,古朴古香,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因为此,才能流传至今及得到大家的喜爱。

《石 瓢》

猜你喜欢
石瓢宜兴苏东坡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石瓢壶”探艺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学无止境